月明故乡
明月当空,我不禁有雅致欣赏起夜幕中故乡的明月来。如果夜幕中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于是多情的中国古代文人把月亮总当作什么东西当陪衬,山水总和月相伴,“山高月小”、“三潭映月”等等,不可胜数。
故乡多山,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我是完全可以想象的。至于水,故乡处于“三江并流”腹心区自然是见得水的,道不说大江之水向东而去,自然的有纳赤河、奶子河、龙潭河舒美流淌在香格里拉坝子这上,在我的眼里虽不说这三条河的气势有如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的气势,但显得婀娜多韵。常记得小的时候夏季里总喜欢到龙潭河里游泳,捉鱼。
我们躺在河岸,看故乡蓝天下的白云。有时候拿着尼龙网兜在河水里捉鱼,有时竟至于玩过头,就只有头顶上的明月无声的陪护着我们,天晚了我们索性就在明月下游泳捉鱼。我们躺在河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中油然萌动。
有时候在河边玩很久,兴趣再起又下河游一通,把满河的圆月搅成一片片粼粼跃动的银光。小时候总不懂事,总爱用童年的欢乐打破月的寂静。但现在我总觉得那是记忆中的回忆,雅情所至现在我不会轻易打破水中的那个月亮的。
玩得尽兴,才回家睡觉。在梦中梦见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依旧到龙潭河里游泳,捉鱼。整个夏季就在龙潭河里度过。
总有远行的日子。2007年到北京旅游了一回,坐在旅游大巴里我的眼总在北京的天空里搜寻。小时候我没见过平原,总想着平原应该就像月饼那样圆,自然平原的月亮也和故乡的月亮不一样。女导游看见我的“不寻常”的动作,很是奇怪便问我在看什么!我于是开玩笑的对她说我在看北京的太阳,导游有很奇怪的问我北京的太阳怎么了,我笑笑便说北京的太阳就像香格里拉的月亮。
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不过还好我们在夜幕中看到北京雾霭中朦胧的月亮,一路而来我总觉得这异地的明月总蒙着一层雾霭。没有我故乡的明月晶莹澄澈,于是我心里愈发喜爱故乡的明月。
对比之下,这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故乡的明月。每逢望夜,一轮明月当空,月光闪耀于天幕之下,上下空灵,一碧数顷,尽管没有荷香远溢,宿鸟幽鸣,其实故乡真算得上是赏月胜地。故乡明月月色的奇景就蒙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故乡的明月清清朗朗的悬挂在天幕。它的晶莹透彻总让人想起嫦娥奔月总应该就是发生在香格里拉而不是神话传说,极目远眺仿佛总能看见那玉兔在舂药,不是故乡的明月那样晶莹透彻我断然不敢有如此的遐想。
故乡人对故乡的明月总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不仅爱着跟月亮有关的传说,更将明月的含义赋予在自己一生的名字里。诸如月亮姑娘、月亮女神之类,多情且显得富有诗意,哪里还会有故乡人对明月的感情深厚呢!
晴朗的夜空,故乡的明月再次悬挂于天幕,真想掬一捧故乡的明月将它一辈子怀揣于胸膛,因为故乡明月总是陪伴我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