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游记
韩国,小时候听父辈说我们抗美援朝就与这个国家有关,但我不是那么仇视他们。就像小孩子闹别扭一样,过去了就忘记了。长大后,在电视里,通过韩剧、韩文歌曲,我知道首尔一定是很开放的城市,韩国一定是很发达的国家。从此,我想,有机会一定得去看看,那怕是长长见识。
特别是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不,应该说是首尔奥运会,韩国的名气更加响亮了,那时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虽然改革开放已经好几年,但国内还不是那么安定,那时,有人告诉我,韩国的经济至少超过中国二十年,我便觉得这个国家一定不简单。
这次,终于圆了我的韩国梦。去之前,我一直在心里刻画韩国,他们一定是高楼大厦,人美国美,人杰地灵。内心里兴奋了好几天。虽然去韩国的航班是凌晨两点多,但我没有感觉到丝毫的疲惫。到韩国已经是早上七点多了,那里与国内的时差刚好一个小时。看着仁川霸气十足机场,很大气,很漂亮,我在脑海里不由地把它与上海浦东和北京机场对比起来,虽然比起国内两大机场有些逊色,但他们的服务、他们机场做工的细致,装修的豪华程度,切实也在国际机场第一梯队。
到了机场,由于跟着团队,导游对入境的程序有些生疏,大家显得有些零乱。下机后,通过一段地铁,我们来到边防检查入口处,导游给我们填好入境卡片,交到每个人手中,我们跟着导游走到入境口,两名韩国警察用不熟练的中文叫我们从另外一处接受边防检查,我们同行的小妹是否有些着急,认为导游说的更加正确,在她看来,听警察的我们就会与团队失去了联系,她用流利的英文和警察交流着,那警察是乎对英语也不是那么精通,他便把我们的入境卡片强行收了起来,说着“没错、没错”。原来韩国8月12日前对中国是免签的,并且不用填任何卡片。我们顺利的入境。那时,韩国的导游早已在门外等候多时。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登上了去首尔的旅游大巴,果真国情不同,大巴也与国内有很大区别,大巴像一艘豪华的邮轮,用严实的窗帘把整个大巴装饰得很漂亮。也许是由于韩国天气太热,为了使空调的冷气在车内循环,他们采取了这一聪明的举措。上大巴后,大家都很疲惫,而我,却没有多少睡意,脑海里只想欣赏路边的风景,想看看韩国的真实面目,我想通过这次韩国之旅,对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上了车,导游就开始介绍自己和韩国的基本情况,他流利的普通话,我想他一定是中国人。后来他告诉我们,他是东北人,移民韩国已经七年了,对于他,我总觉得有种亲切感,异乡遇同胞,给我的印象,中国男人也不比韩国的差。
汗蒸幕,是韩国最有名的,到了韩国不汗蒸就不要说到过韩国。为了解除疲劳,导游带我们吃了早餐,便带着大家走进了首尔一家汗蒸房。其实汗蒸与中国的桑拿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国内用的是火汗蒸,而韩国是装修了一个个汗蒸房,有不同的温度,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到每个蒸房里享受不同的感受,有39度的,也有84度的,还零下的。一个大厅,周围有几十个小房,那里男女老少,各自带着凉席,横竖躺着,很是休闲。里面有美容的,做指甲的,还有指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样样俱全。当然韩国的小吃也是少不了的。在里面呆久了,蒸得有些饿了,我便叫上同事走到餐厅,全是韩文,也不知道点些什么,好在同事是个英语高手,和老板娘沟通起来,结果,老板娘说出了几句中文,我和同事会心一笑,有了。看着菜单上写着7,我以为是七元,便掏出5000元韩币,老板娘说着“不够”,我才知道是7000元一碗,两碗要14000元(大约84元人民币),真大方,两碗猎排花了一万四千元,还外加了一碟韩国泡菜。凭我们粗野的性格,不用叉子,快子直接就开干,两位女服务生,看着我们是否很乡下,用手比划着叫我们用叉子,我也用手势告诉他,不用、不用。虽然嘴里没有说出来,但告诉她,这样,更爽。
汗蒸,着实让我开了眼界,也让我觉得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有着它吸引友人的一面。蒸完后,我们像赶集一样,又奔赴下一个景点。走在韩国的街头,我觉得首尔不像一个大都市,没有我想像的豪华,而非常像我们中国的武汉,楼层不高,很普通很普通,感觉是乎没有贵阳那么豪华,更不用说我们的大都市上海。后来得知,韩国最高的楼层只有68层。导游介绍,首尔两千多万人口,面积也相当的大,但四分之一属于美国,因为美国驻军太多,在韩国美国最有发言权,我才想到,美国的王道就在于此,拿准了韩国的咽喉,整天带着韩国搞军演,吓唬朝鲜。
下午,我们到了韩国的故宫,建于1394年的李朝时代的皇官,那里,曾经是中国皇帝统治的一部分,到处都留下中国文化的足迹,中文名称,中式建筑,到此旅游的人也大多来自中国。青瓦台在故宫的旁边,大韩民国总统官邸所在地,很简单,没有中南海的霸气,更没有故宫的豪迈,一个小时不到,基本把整个景点逛完,留下的印象就是太小,基本与这个国家的经济不相对称。
韩国的旅游不像国内,主要是看景点,经济效应也没有那么明显。而韩国的导游,主要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带着我们像走马观花一样,一天走了六七个地方,当朝阳西下时,又把我们领着去看韩国的文化“乱打”表演,每人470大洋,自掏腰包,我以为是摔跤,拳术什么的。看后才知道是以厨房文化为基础,以锅、碗、瓢、盆为道具,敲打着不同的音乐,有些搞笑,幽默的成份大些,逗得老人、小孩哈哈大笑。开始我倒觉得有趣,到了最后还是感到有些失望。
晚上吃饭,让我真正见识到了韩国的饮食,没有油,肉很少,听说韩国的羊肉三百多元人民币一斤,肉也是相当的贵,所以饮食就不像国内三盘四碟,而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我们四人一桌,一个锣锅放些白菜,少许肉,没有油,就这样吃了第一个晚餐。第二天虽然是火锅,但汤里是“清白”的,不见油,自助,品种较多,但都没有味口,有位同行的阿姨说,如果在韩国再这样呆下去,要不了一周,她准会跨下去,也许就要牺牲在异国他乡,因为她喜欢吃大鱼大肉,这种生活她是乎不太习惯。
韩国的床铺,韩国的酒店,都不大气,这是大家公认的,在吧台,一大堆人呆在一个小巷子里等候取房卡,酒店的吧台犹如一条狭窄的过道。房间也是家庭式的,一大一小,几天晚上都是这种款式,除了床铺外,房间再没有多余的空间。第一天晚上,运气倒好,和一个五十几岁的大叔同房,两张大床,一个超大的洗手间,有网上,但都是韩文。那晚,正是贵州茅台与广州恒大的比赛,我摸索着想看看视频和比赛结果,搜了半天也难以如愿,倒是进入了腾讯网页,但看到比赛结果自己也深感幸福。第二天,当其他团员抱怨自己的房间过小时,我兴奋地把自己的房间表述了一翻,“我的房间,两张大床,一个大洗手间”,简直浪费。看着他们眼神,我有些得意,可是第二晚上,我才知道什么叫小,什么叫抱怨。不过我想韩国的五星级绝对不会如此,如果真是如此,那才叫对它的失望。
在韩国,不管走进服装店,还是化妆品店,它都会让女人失去理智。免税,那是绝对的;比国内便宜,那也是绝对的;国内的游客到了韩国,就像不花自己的钱一样,大方且对绝不手下留情。第二天我也差点失去理智,但忽然想起韩国导游的介绍。韩国人,对国产货的保护相当严重,他们的国民爱国意识比较强烈,只买韩国车,进口车不买,日本货更是不买。怪不得日本人曾经这样告诉世界,讨好韩国人,他们也不会买我们的产品,得罪中国人,他们一样会买我们的产品,这就是区别。在韩国的大街上,两款车占全国车辆的90%,那就是起亚和现代,韩国造。想到这些,我连买韩国货的欲望都没有了,不过也买了一点,要不也对不起韩国公民和这次韩国之行。而我的同事和其他团员,花费都在二万人民币以上,看着他们提着大堆物品,我不禁叹息,原来韩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有我们同胞很大的功劳。
走在韩国的大街上,随处都可以看到韩国的国旗,他们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听导游介绍,从1910年开始,韩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直到1945年8月15日,在前苏联和美国的帮助下,朝鲜半岛才真正从日本手中解放出来,所以韩国人把8月15日定为光复节,每年韩国都会热闹地庆祝,许多韩国民众对这个日子怀有特殊的感情。韩国人也特讲意气,对于帮助过他们的国家,国旗也随处可见,大街上,博物馆里。反而,中国的国旗在韩国很少出现,因为中国在抗美援朝期间帮助过朝鲜,站在了对立的一面,不过韩国对中国人也不是那么的仇视。
对于北朝鲜,韩国民众有较强的防备心理,在去朝韩“三八线”的途中,看到的只有一道道铁丝网和一个个哨兵岗亭,看着警备森严的边防线,总有一种战争即将来临的感觉,听讲解员介绍,朝鲜在不同时期都想收复韩国,为了打败韩国,朝鲜学会了中国的地道战,先后挖了四条地下通道,准备随时出兵,最长的118公里,基本到了韩国的咽喉---首尔,所以韩国才如此谨慎。“三八线”是联合国划定的“朝韩边界非军事区”,到那里的游客必须要经过层层检查,我们当然也不例外。韩国军人作风没有中国军人扎实,工作期间随意性较大,枪支横跨,警容不是那么严整。走进非军事区,一河之隔的南北朝鲜,有着天壤之别,这边道路宽敞,经济活跃,而那边却是死气沉沉。走到韩国边界线的观望台,拿着望远镜看着朝鲜高高升起的国旗,还有那低矮的民房,我想,国家的制度,国家的领导人,对于国家的发展是多少的重要,固守也许就是他们落后的原因。南北朝鲜政治之间的矛盾注定让双方的民众吃亏,特别是住在非军事区的民众,一旦战争暴发,他们将是第一批牺牲的人。不过韩国的政府还是有点人道,住在非军事区的青年不用从军,购买物品全部免税,政府给予了绝对的实惠,所以他们也就安于现状。
韩国,确实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光是经济发达,最重要的是他们爱自己的国家,他们懂得资源互补,虽然全国人口只有五千多万,九个省,但他们资源共享的优势不可低估,中国人在韩国购物的欲望不可低估。在我看来,中国人将会推动他们的经济列车,加速奔跑。在此,我想告诫即将踏上韩国土地的中国人,购物时还是理智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