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赏荷观花

赏荷观花

2013-10-15 00:21 作者:小溪 阅读量:16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谚语说的真准。南京大暑后气温一路攀升,这些天都维持在高达36度以上的气温,南京高温预警已升级为橙色。去高淳、莫愁湖、玄武湖赏荷、沿湖畔散步纳凉的人多了起来。盛夏之际到高淳赏荷纳凉,乘此畅游一下美景体验一下“慢”生活理念,倒很闲适惬意。

夕阳西下的时候,沿路一直东行100公里便到了高淳。“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李白描写的美景,就在高淳。远望荷花,醉人的芳香已迎面扑来。固城湖畔的巴厘台湾迎湖度假村,微风凉亭,游人阵阵,嬉戏玩耍的,沿湖观荷的,闲心纳凉的,络绎不绝。看那湖面,密密麻麻的荷叶,张张舒茎展叶经络清晰清脆欲滴,片片舒展开来形成华盖之势,无数的华盖连接在一起,把湖面妆扮的一片翡翠碧绿。荷叶中到处点缀着或粉、或白的美丽荷花。荷花正浓情盛开,朵朵娇艳欲滴,其间还有小部分花朵躲在密密麻麻的翠绿荷叶中羞答答地绽开笑脸。再细细瞧瞧,微微动荡的水面上,还有几张嘴一张一合;那是几条顽皮的鱼,在亲吻水里的碧波。拂面的轻风,夹带着一丝丝、一缕缕淡淡的香气扑向鼻腔,沁入心脾。高淳,用荷花装点着夏季的绚丽,也给人带来了暑热中的丝丝凉意。“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欧阳修《荷叶》诗句油上心头。

传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是因私自下凡被王母贬下凡尘的侍女玉姬转世变成的。荷及其花儿,不施粉黛却天生丽质,无与伦比却气质脱俗;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花月不足喻其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夕阳下的波光潋滟中,荷花散发着她独自特有的芬芳。荷与紫竹林交相辉映,此景此画,又多了层疏雨缠绵的心境。漫步于荷花湖畔,面对这精致美丽的画面,《六月青荷》中那温婉优美的旋律与舞蹈,在心灵里悄然飘落、翩翩,舒缓而优雅。满湖荷叶,或展姿水央,或静卧水面;叶面上珠颤涟涟,似动非动,灵闪悠然。人呵,也应该像荷一样,头顶一片天,为人处事洁身自好,清正不阿。

或徘徊于荷花湖畔,或坐在石椅上纳凉,目光触抚着一湖微漾的碧波,静静的吸吮着清香。张开双臂手扶椅背,舒舒服服地靠着仰头闭眼,四周静谧,只有从人前身后的林中草丛里传来的声声蝉鸣,阵阵蛙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清风送来清清幽幽的暗香,碧波万顷的湖水调节着气温,心底涌入一丝丝的清凉,一丝丝淡淡的舒爽。适意恍惚中如入仙境,似醉非醉中仿佛荷魂携带着着丝丝缕缕,袅绕四周。

柳丝笑春,绿荷消夏,红叶惊秋,梅花傲冬。叶青花艳时,独自静观赏那亭亭玉立之荷,鲜艳欲滴之花,忘却了红尘里的爱怨情愁。晚风中,眼见一湖花舞叶动,不禁想起多年前的玄武湖绿波……也是这般绿荷亭亭玉立,这般花儿清丽不俗,这般清风暗香阵阵,只是身边多了个人;那是昨日的影像,少时青涩的初恋。此时人过不惑,回味走过的曾经,便进入“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的梦幻中。

晚风再度袭来,将幻觉中的我唤醒。湖面轻泛涟漪,飘过一缕淡香。伴着淡香,心里默念着欧阳修的《荷叶》诗句,驾车回家……

相关文章关键词

《赏荷观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