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美国好战根源
我写过一篇杂文《美国的发家史》,说的是美国是靠战争起家和发家的。但是,美国为什么好战呢?我没有进一步加以阐明。今就美国好战的根源加以剖析,也算是《美国的发家史》的姊妹篇吧。
美国为何好战呢?从根本上来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的大生产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的本质是对内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对外掠夺世界资源。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就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为了解决不可逾越的经济危机,必然要发动战争,所以说“帝国主义是战争的策源地”。纵观美国从发家到称霸世界的历史,美国的种种表现和战略意图,人们不难看出美国走的正是战争道路。美国为了摆脱当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美元危机、霸权危机,妄图用战争来转嫁危机,这是帝国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美国是当今世界战争的主要根源,是美国垄断资本主义、霸权主义膨胀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必然结果。具体分析起来,美国好战的根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美国从“娘胎里”就崇尚战争。
想当年,欧洲移民者踏上美洲大陆时,就是用武力和步枪,征服、杀戮手无寸铁的印第安人。这种“尚武”精神使美国人深焉“武力说了算”的道理。他们依靠武力建国,又用武力征服印第安人、墨西哥人、夏威夷人,并且战胜了西班牙人,扩大了本国版图。美国的尚武精神植根于美国文化之中,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其次,美国认为白人是优等民族,对外用兵是美国人的天赋人权。
美国政客认为,白种人是优等民族,美国的政治制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而皇权统治、政教合一、共产主义,统统都是异端邪说。为了消灭“异端”,让美国推崇的体制一统天下,于是用武力威胁苏联,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发动对越战争,目的就是遏制以致消灭共产主义。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不仅是为石油而战,骨子里是想在中东推行美国式的民主。
第三,美国具有发动战争经济实力,战争有利于美国。
首先,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打得起常规战争,而且通过战争刺激国民经济增长。即使像伊拉克战争这样的“泥潭战”,对美国经济影响也是有限的;其次,美国科技发达、武器先进,战争带来的人员伤亡甚少,所以,美国决定开战顾虑不多;最后,美国总是把战场置于别国领土,本土免受战火之灾,打仗的成本相对较低。
第四,美国对外发动战争受到利益驱动。
攫取石油资源、占据军事要地、开拓贸易市场等是美国发动战争的终极目的。同时,美国通过战争,把别国变成美国新式武器的试验场和美军的练兵场,从而使美军保持较强的战斗力,从实战中取得战斗经验。
最后,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使国内反战力量无法遏止战争。
美国的政治体制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但在涉及到外交决策,由于各部门掌握信息不对称,以及对外树立美国形象的需要,总统的权力无形中加以扩大,制衡战争往往失灵。比如,美国进行的诸多战争中,真正按宪法规定由国会宣战的只有6次,其余战争都是总统发动的。美国军工集团实力雄厚,军方与军火商实为一体,历来主张对外强硬,且以战争谋取自身利益。一旦强硬派或极端民族主义者当权,他们一拍即合,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美国发动对外战争了。
美国之所以喜欢打仗,主客观因素都在发挥作用。不过,美国虽是世界军事强国,美国发动的战争的显著特点是“欺软怕硬”,除了独立战争是与世界霸主英国开战以外,美国发动或参与的其他战争,其对手均是弱国,诸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轰炸科索沃、南斯拉夫等等,即使是面对次等强国,如一战和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美国也是等到盟军大量消耗对方的实力之后才参战的。由此可见,美国发动战争是很注重利益权衡的,而且是见好就收。
好战的美国在欧洲不受欢迎,在伊拉克、阿富汗一败涂地,却不知悔改,现在又大叫重返亚洲,鼓吹“中国威胁论”,到处拉帮结派,对付朝鲜,遏制中国。如今又与韩国、日本相勾结,围绕朝鲜半岛、东海、南海大搞军事演习,耀武扬威,甚嚣尘上。其实,美国在中国周边的这种军事演习,看上去气势汹汹,八面威风,实则外强中干,毫无用途,是一只用于吓人的纸老虎。
时代不同了,世界人民觉醒了,美国人要想再从战争中捞到好处,那只是痴人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