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碧玉――逸舟红尘,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追踪报告之二
北国碧玉——逸舟红尘,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追踪报告之二
我一想起白云飘飘牛羊悠闲地在草原下吃草时,我就会想起电影《草原晨曲》的插曲来:
我们象双翼的骏马奔驰在草原上
啊,哈儿嗬,草原万里水草肥美牛羊壮......
一早熬了一夜赶写稿子的尘儿,被天上下着??细雨景色所难为了,心想下雨也许会冷的,啊哈会不会又会冷得簌簌发抖的呢?吃过早餐后变幻无常的草原天气,忽然又放晴了。金色的太阳冉冉的从远处深蓝色的远山升起,冲破天上一朵朵乌云,一道道金色的晨霞如锦似缎,灿烂无比,如锦似缎。霞光万丈。蓝天,乌云,一道道金灿灿的霞光和绿色茸茸的大草原,洁白的蒙古包,勒勒车,成群的牛羊,如一幅幅优美的草原风光图景。让远道而来的她们大呼草原的辽阔苍劲的美景。哈哈,是的自己的眼界大开看得很远。港台歌星陈美龄的草原歌曲在悠闲的马头琴中唱起:
草原悠悠,白云飘飘,招呼着牛羊,
年轻人哪我问你一问,何处让我诉述衷肠......
昨晚她们住在了鄂温克族老乡和蒙古族的家里,品尝了蒙古族老乡家的特有的民族食品。这里的游牧民族以红肉(牛羊肉)为主食,有烤全羊、手抓羊肉饭、烤羊腿、羊血肠,酸奶、奶皮子、奶豆腐等等,一边吃一边听着老乡们在悠悠的马头琴里听着腾格尔似的草原特色的歌曲。还喝着红砖茶熬制和鲜奶、盐做成的奶茶。里面还放有酥油、奶酪、炒米和白糖,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奶茶是蒙古人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饮品。既咸又香甜滑爽爽口。
草原蒙古牧民有“一日三餐茶一顿饭食”饮食习惯之说。
当然如是赶上草原上举行那达慕比赛那就更加美了。“那达慕”在蒙古语里有“娱乐”、“游戏”的意思。是蒙古民族的传统节日,集娱乐体育经济文化于一体的草原盛会,场面热闹无比。
活动赛马、摔跤、射箭比赛和草原著名乌兰牧骑歌舞的精彩表演,那就更加精彩夺目了。蒙古族健壮有力地小伙子表演摔跤时的体魄和身材健壮高大的蒙古族姑娘翩翩起舞时的优美的舞姿,高亢嘹亮,激昂的歌声,使得整个草原旅游增添了不少精神娱乐的气氛,更加使得草原游变得生机勃勃令人赞叹不已了。
动与静,紧张的旅途生活和悠闲地欣赏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劳逸相结合,更是旅游增添了特有的民族风格和情趣。
昨天尘儿在网上后来说:
“天放晴了!”
“今天的行程:恩和——室韦——临江——老鹰嘴——月牙湾——临江。夜宿临江。今天最开心的事是学会了骑马。坐在马背上的感觉,像在飞,哈!”
当然在草原上旅游学会骑马是当地旅游的一个节目。我原来听我的电大同学许宁湘(他老家是湖南常德人),前些年利用学校放暑假(他是马钢技校教师),去了新疆那里游玩,在伊利哈萨克自治州的草原上学骑马,一位旅游者没注意站在了伊利马的屁股后面被马匹狠狠地踢了一脚,受了伤。学骑马一定要站在马的一边腰中间或者马的脖子旁安全,千万不能站在马的屁股后面,使马生疑,被撩上一脚受伤就会难免了。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片绿色葱茏,听许宁湘说,他骑上马后一直往前疾驶而去。马往前把他送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吁的一声,他让马停了下来。甩开缰绳就不管了,随马远去,你不用管它,它会自己乖乖地在滴滴答答的马蹄声中,赶回主人哪儿去的。这正迎合了一句古话:
“老马识途啊!”
尘儿说:骑在马上象在飞,这也和《草原晨曲》电影所唱的感觉一样,骑在马上就像自己插上了翅膀,在辽阔苍茫绿意盎然的茫茫无际的大草原上自由的翱翔啊!骑马的感觉真好!让尘儿高兴,兴奋得合不拢了嘴,自我感觉很好,感觉自己是当年草原上的乌兰牧骑似的驰骋疆场英雄杀敌的巾帼民族女英雄了,很伟大了!很新鲜啊,呵呵。
我立刻查了一下全国地图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图,我发现她们的行进线路依然是在,沿着额尔古纳河北上。昨天早上给出的旅游线路是:
恩和——室韦——临江——老鹰嘴——月牙湾——回临江住宿。这些景点都是沿着额尔古纳河北上的河畔景色。
室韦额尔古纳河边的湿地上,一丛丛绿色的芦苇如哨兵般的站立在湿地上,沼泽边还有很多蚊子。野鸭嘎嘎,天鹅,鸥鸟,鹭鸶等珍稀鸟类悠闲地在微波荡漾的湿地里觅食。额尔古纳河的对岸就是俄罗斯了用军用高倍望远镜,能望见对面的俄罗斯居民在悠闲的放牧和桦木树盖成木屋庭院的景色。额尔古纳河和海拉尔河流域是黑龙江上游水系流域的一部分。额尔古纳河上渔民们在忙绿着张网捕鱼呢。孤帆远影碧空尽,渔舟点点,渔歌唱晚。岸边芦苇摇曳,野鸭鹭鸶天鹅嘎嘎嬉戏有声。桦树林,白杨树坚力挺拔在蓝天白云间的天空里,深幽蓝色的远山在绿草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秀美辽阔悠远。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旅游使你的眼界更加的宽阔,深邃感到宇宙辽远的魅力,使人的心胸忽然开朗,伟岸!使得整个人在辽阔得到草原上显得很渺小,感悟到生命的色彩和纯正伟大和博大之感。人和天地宇宙草原相融合为一体还有什么事情艰难郁闷和委屈不能够放下和消散的呢。在这里人忘却了自我,忘却了滚滚红尘中带来的多少烦恼和忧伤。是性情中烦烦恼恼纷纷争争不歇的人的最好去烦入静的去处。辽阔的草原上的绿色是很养心的心情得啊!
老鹰嘴边的草原上,雄鹰在草原的上空翱翔着,突兀起得黑压压的山崖上绿草红花相衬映。具有了另外一派的景象。
草原上有绿色的蚂蚱和刀螂。轱辘辘远方绿草原上悠悠地驶来了一辆嘞嘞牛车,一个年青的蒙古族姑娘正在和阿妈忙着用着古老的辘辘车送奶回家呢,那个穿着蒙古民族袍子服装的年轻姑娘,头上扎着红艳艳的头巾,高兴地挥动着牧羊鞭儿在悠闲的唱着草原牧歌呢。炊烟在蒙古包的上空袅袅升起。辽阔平坦的绿色大草原上,洒落在其中的一座座洁白的蒙古包,圆圆的就好像是草原上的一个个大大小小地溜圆白蘑菇,在蓝天白云低矮逶迤的远山下,显得很和谐。不时地有几只草原雄鹰在蓝色的跑动着一朵朵棉花团的白云间自由自在地翱翔着。羊儿唛唛,牛儿哞哞,马儿滴答滴答地在飞奔。套马杆挥舞着的情歌,道出了草原上姑娘和小伙子们爱情的情感。昨晚尘儿她们住宿临江。今天从临江出发赶往下一个旅游点......
勒勒车,又称“哈尔沁车”、“辘辘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草原蒙古族人民使用的交通工具,通常用草原上的华树木制成,车轮有4米高。牧民们拉水、拉牛粪、搬家、送燃料牧草和婚丧嫁娶,运送物品、赶那达慕大会都离不开勒勒车。勒勒车还可以首尾相连接,就好像欧亚地区的流浪民族的吉普赛人那样的车龙。把勒勒车首尾串联起来,一个人可以驾驭三辆车到十几辆车不等。因此勒勒车又被人戏称美称为“草原列车”。
据早上网络消息,尘儿说:“天又下雨了。”今天行程未知。她们住宿的按照地图上看都是些很小的村镇。有的地方一般的地图上很难查到。必须查找更为详细的地图。今暂时写到此。
发稿於2012年8月23日下午4点20分,上海西郊龙柏家中。(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