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南京城・印象

南京城・印象

2013-10-15 03:52 作者:闫赵玉 阅读量:36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南京城,当真是媚到骨子里了。

而南京城,却又是沧桑到了骨子里。

南京城,半是旧事半是山水,半是明媚,半是苍凉。南京,可不就是金陵么?金陵,金,自是富丽堂皇的了。陵,则是萧瑟肃杀的。也只有南京,当得起这股柔媚与沧桑,能将其融进山水城郭的呼吸里。

左眼刚刚驶入秦淮河一派灯红酒绿桨声灯影,右眼又被拉进明城垣荒草萋萋古道斜阳。左手理着红牙板琵琶弦莺声燕语唱着南朝六国小调,右手又执着折戟沉沙猎猎大旗马鸣风萧萧。你看,这便是南京城么?

金陵南京,六朝繁华,虎踞龙蟠。一抹秋水似六朝,至今画里犹知处。秦淮河两岸,空气里都流转着胭脂香粉气,南京的街道小巷名字最是撩人,走在繁华如昔的石板街上,她们不经意地就会与你装个满怀,乌衣巷、长乐路、殷高巷、玉塘村、石鼓路、罗廊巷、来燕路……她们都是书里的老朋友了,蓦地在某个街道拐角处打了个照面,当真是令人心醉神迷。

南京这座城啊,真是毫不保留地向世人展现她的妩媚。就连酒店宾馆墙壁上都一例装饰着折扇团扇仕女图案,点着缀着各色花儿朵儿,非要把这旖旎的风情轰轰烈烈地塞满你的眼睛才心安。南京人爱宠物,走在街上,时常会为市民们手中牵着的宠物勾去了目光。晚饭后散步的老人们,下班的白领,拎着啤酒小菜打着赤膊的男人,身后都会晃悠悠地跟着雪白的小狗,优哉游哉。南京人说话语速很快,听着像是在骂人,我把这都归咎为南京历史上曾遭遇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不只是1937年侵华日军曾在此犯下了滔天罪行,甚至在明清时期,南京也曾多次遭受过屠城的命运。你说南京人心中能不有气吗?所以须得骂出来才得消解。不过送我们去金陵会展中心的司机师傅颇为热情,汽车一路穿过明城墙和高低起伏交错的立交桥,司机向我们说着南京城,讲到兴致处,竟扭过头来看着我们,连方向盘都不管了。一车人连忙提醒:“车!车!。”很是有趣。

为人忙为己忙都不如忙里偷闲喝茶去,这是南京人的处世哲学。南京是个不适宜建都的城市,建都于南京的王朝多短命而亡。也许是无论多么雄才大略的帝王将相,也会被秦淮河的轻歌曼舞熏了心腐了眼,谁能抵挡了南京的妩媚呢?

当日地陷东南,金陵繁华。秦淮河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曲,雅栏画栋,绮窗丝障,十里珠帘。薄暮须臾,灯船毕集。夜夜笙歌的画舫上,谁在唱着断肠的歌?阁楼上帘幕下,轻拨丝弦的纤指拨过了一个又一个无眠的夜晚。

君到秦淮见,人家尽枕河,小桥流水的意境扑面而来。江边一串串红灯笼摇摇曳曳。所住的酒店离夫子庙不远,在南京逗留的几天不时下着雨,雨碎了秦淮,碎了江南。

第一站·中山陵明孝陵南农大南理工

据说,不到中山陵,枉来南京城。刚到南京,就看到了中山先生的雕像,屹立于中央街头。可知南京人对国父是多么的崇敬了。在娟姐的带领下,第一站就先来到了中山陵景区,入目是漫山遍野的绿树,顿时心旷神怡。走了很久的路,才到了中山陵,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国民党党葬孙中山先生于此。放眼望去,三百多个阶梯通向陵园。博爱献花台摆满了游人祭拜的鲜花,中山先生高大的塑像安然坐于堂内,让人不由心生敬畏。

出了中山陵,乘坐旅游观光车,很快就到达另一处景区,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马皇后的陵墓。屡遭破坏,历尽沧桑。断断续续地去了享殿,神道,明楼,紫霞湖,明东陵。其中明东陵遗址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陵墓,以东流经孝陵陵宫前的金水桥下,将孝陵和东陵环绕在同一陵城里。走下了孝陵享殿,看到了一条石阶直通山上,蜿蜒而上,被葱葱郁郁的松树遮盖着,看不到尽头在何方。我们很好奇,要爬上去看个究竟,谁知上去只看到了一道城墙,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了。朱元璋的地宫陵寝尚未被开掘,我们只能看到地上的几处宫殿。难免有些失望。

第一站,感谢娟姐这位伟大的导航仪,游览了四处地方,暴走了一整天,我俩快累成了扁平足,不过真的很开心很满足咯。

第二站·玄武湖鸡鸣寺明城垣东南大学

第二站,在俊华哥带领下,先在东南大学走了一圈。东南大学百年名校,从校园中的古建筑得以窥见。身后的这座百年大礼堂,是电影《建国大业》其中的一个拍摄场地。

玄武湖广植荷花,可以称得上是“莲叶何田田”。我是爱极了荷花的,虽已过了荷花盛放期,这大片大片的荷叶,仍是让人欣喜。最喜欢这一张照片,粉的衣,白的桥,绿的伞。

玄武湖公园里尚存有郭璞衣冠冢,是以纪念东晋著名文学家郭璞。还有石痴米芾曾拜服的怪石。喇嘛寺,菱洲,都是各有妙处。

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是南京最为古老的梵刹之一,建于西晋年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鸡鸣寺为“四百八十寺”之首刹。所谓鸡鸣寺,取“闻鸡起舞,晨光勤苦。”之意。寺内多是尼姑,我们在入口处取了三支檀香,在一念堂前焚香祝祷。面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一共许了四个愿。虽不信佛,倒还算虔诚。

出了鸡鸣寺,登上了明城垣史博物馆,即俗称的“台城”。凭山岚而临玄武湖,风光甚好。手指触着斑斑驳驳的古城墙,历史之沉重感与沧桑感自指尖传至心底。城墙很长,走了很久。游人并不多,遇见了两位老外,向我微笑致意,窘于蹩脚的口语,也只能回以微笑。

第二站,感谢俊华哥,虽然很忙,仍是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做导游,精神可嘉哦~

第三站·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云锦博物馆秦状元府

南京大屠杀是这座城市永远无法抹去的惨痛历史,还未进入馆内,纪念馆前的几座雕像都让人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了。一个悲痛欲绝的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嚎啕大哭。一个男子牵着八十岁的老母逃难,一个丈夫背着早已死去的妻子,想要逃离出这恶魔的血腥。三十万遇难者的名字刻于砖墙上,祭奠的灯火长明,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云锦博物馆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的展览地,馆内陈列的少数名族服饰、皇族仪仗队、云锦织品让人目不暇接。据一位国内顶尖云锦大师介绍说,一套云锦织成的旗袍造价达十几万,如此奢侈,如此精细,让人惊叹。

秦状元府是清代乾隆年间状元,虽说处于繁华的夫子庙地带,却鲜有游客。偌大的状元府只有我一人的脚步声,行至二楼时,一片漆黑,而鲜红的朱门和台阶更让人毛骨悚然,甚是诡异,故不敢久留。

府后有一座古韵茶馆,馆内有一把古琴,一沓琴谱。与一位古琴老师交谈几句,言语间颇为投机。

第三站,感谢秦状元府不肯收我门票的爷爷,他送我出了门,微笑着和我告别,便将大门落锁了。府外依然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而我恍有隔世之感。

第四站·夫子庙南京站

第四天了,是该离开了。早上办理了退房手续,便提着行李来到了夫子庙。想再走一番,以为此次南京之旅作结。天下着微雨,空气清新干净。夫子庙依然游人如织,一处新开张的店铺请来了舞龙舞狮队以庆贺。路过了瞻园,可惜已经没时间进去参观。

我在拥挤喧嚣的火车上写下这几天来的游记,心却是安静的。初来南京时,多少有些害怕,如今离开时却生出了一份亲切感。我喜欢南京,喜欢这座城市的性格。正如我爱着洛阳城的缓慢节奏一样。

我喜欢在旅行中探究这场旅行的意义,读书,或者旅行,心灵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那种快乐是由灵魂里产生出来的。远方的太阳正暖,天空正蓝,时光也显得格外和蔼慈祥。一切都明明白白的,但我们仍匆匆错过。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如果没有信仰,就把旅行当做你的信仰。这一生,都是在去朝圣的路上……

别了,南京。

别了,金陵。

相关文章关键词

《南京城・印象》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