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路向何方?
春晚随着改革开放,走进千家万户,给我们曾经封闭已久的精神世界带来了阳光,但是随着娱乐媒体的普及与强大,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我们变得麻木起来,老是提不起兴趣,总是感觉歌者也好,舞者也好,小品也好,所谓的春晚节目没有真正让我们值得回味的地方,没有值得让我们想往的地方......其实我们也知道搞春晚的编导与演员们真的尽力了,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惊奇与赞叹呢?
一切向大规模看齐!现今社会无论是在任何领域都总觉得规模越大越好大,越多越好。企业要做大,办公椅要做大,房子要住大,钱要多,情人要多.....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我们春晚诞生于电视机刚走进百姓家,电视媒体作为新生媒体,人们精神娱乐生活匮乏的很,此时几张桌子,几个演员就把春晚搞定了,也让春晚这一新的艺术加娱乐模式在每年特定的时间走向我们百姓的视野,给我们带来了欢声笑语,也有了“年夜饭”的美誉。春晚伴随着生产力提高,无论是舞台还是演员人数的规模也是一年一个新台阶,可谓是“中国人真多”,就拿今年那伴舞的演员吧,我看着都觉得累,呼啦一群,看不清几张脸,呼啦地上来,呼啦地下去,真的是太浪费了。为了和老百姓混个脸熟,一支歌一个人唱满好的,可偏是东两个西两个的。看他们得瑟的累,我也累,实在难以相容!总觉得他们离我们很远。你不觉得吗?一张桌子,一个演员,大家围在一起,一个小魔术,就给我们带来了惊奇与快乐,就像一家人围在一起,看一个兄弟,很开心很好玩,这就是我们所求的心与心真正的互动。不是越大越好,越多越好。企业越大,要求管理水平越高,跟不上,就会瞬间倒塌,这样的企业还少吗?办公椅越大,为人服务的心却不大,迟早一天连椅子都没得坐,只好蹲着,这样的人,这样的官还少吗?钱多了,养的情人也多了,家庭不和不说,最后落得个“僵尸”一个,这样的人我们身边还少吗?
艺术无魅力,风格无创意,视觉无亮丽。我不懂艺术,但我最起码是一个观众,并伴随着到现在,回味起来,记忆留存几个?至今萦绕在耳边的是“宇宙牌香烟”,现在我们到处可见马季的“创意”,孩子吃的,大人喝的,“宇宙牌香烟”的促销手段,无处不在,真的令我佩服马季先生的“高远”,多少年了,不时就让我想起“宇宙牌香烟”,也许这是艺术的魅力,它的久远,它的淡淡的记忆!一台春晚,要有创意,不是平时打开电视就可见的什么什么晚会!好意思,每年春晚就好像一年全国歌舞大总结,在一年流行的歌呀,红的人呀,春晚必见,就像“盗版”,乏味的很。十三亿的人口,还不算在外华人。众口难调,又何必调呢,有自己的特色不就得了!没有必要把面做得太广,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的今天,喜欢的就看,不喜欢的该做什么做什么,何必年年“绑架”观众呢?不必求你的所谓收视率,多元化的媒体,也不可能如你所吹嘘的收视率(白了就是为了你的广告收入)。说实话,今年春晚我是时而睡眼朦胧时而涛声依旧。第二天听家人讲刘谦的魔术不错,才在网上搜而视之,观而赞之!日日年年各大什么晚会都是那几张老脸的主持人,让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感觉。疲劳的很,难道他们不累吗?还有那些没水平的演员也要上春晚,只要露了脸,就不愁这一年的收成。有一个相声演员我就看不惯,去年的群口相声是猴头八不像,上窜下调,今年又是嘶哑着喉咙,毫无包袱的自己傻笑,我看着替他悲哀,替导演悲哀,替底下的观众悲哀,不如我呀,还能躺在沙发上,转头闭目,睡也!这样的演员是如何过关上春晚的呢?
春晚,路向何方?草根问之。写于201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