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酸酸梅子倍儿甜

酸酸梅子倍儿甜

2013-10-15 04:48 作者:飘玲 阅读量:38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打下这几个字,感觉胃里一阵刺激,嘴里却尝到了丝丝的甜味,终于理解“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意义了。

每年初中学生毕业正是杨梅成熟的季节,可是今年春天雨水特别多,虽然已经过了端午,可是晴天屈指可数,家乡的杨梅也就没有大红大紫起来。但街上的杨梅大筐大筐在卖,大、红、刺儿突出,但是不甜也不酸,吃起来索然无味,它们完全没有梅子的味道。

我们的方言把杨梅叫成梅子,我一直喜欢这样叫,也一直喜欢家乡的真正的梅子。那是怎样的诱人,怎样的酸甜可口,怎样的在我记忆里烙下深深的印痕啊,让我一见到甚至一想起那些圆圆小小的刺儿球就会唾液潜溢。

以前的梅子没有这么多品种,也没有这么大颗大颗像红草莓似的。开花后结的梅子小得让人担心,但那缀满枝叶间的数以万计的绿色梅子告诉人们:别担心,我们小小的个体组成了庞大的群体,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是的,它们年年丰收,打份好了自己等待我们去采摘。

梅子树树皮光滑,树干较高,大多长得树繁叶茂,它们不计较土壤的贫瘠与山坡的陡峻,挺拔地立着乡村永不断连的大山中。儿时,家家生活艰苦,孩子们没有零食,春天一到,吃完野草莓,就盼着梅子快点成熟。还没等到五月,梅子还不及小拇指大小,又酸又苦又涩,连核都还没硬,心急的孩子们就爬到树上采摘高处的梅子饱餐一顿,然后再用装盐的袋子摘下满满一袋。等到他们的牙酸得麻木了,才把青梅子放上盐腌一下,继续接着吃。有些连核也吞下或嚼碎,我现在吃话梅就喜欢把核嚼碎后吃里面那酸酸的味道,就是受了小时候吃梅子的启发。

青梅子吃过之后,过了端午,梅子发泡了,表面长出了小小的颗粒,我们叫刺,出了刺就是要发泡了,表示梅子正在经受由青转红最重要的阶段。这时的梅子不好吃,比青梅子还酸。一个星期之后,发了泡的梅子就一层层红起来,它们争先恐后,弄得满树绿、青、红、紫,乌,梅子树成了个唱完戏后来不及洗脸的大花脸。高处的梅子红得最早,引得人们趋之若鹜。梅子红了,农活也多了,太阳也高了,那时的一项艰巨的工作也来临了,那就是守梅子。如果自家山里没有梅树,就只能去摘别人家山里的了。可是,梅子树虽然是野生的,在哪家山里就归哪家所有。为了防止成熟的梅子不被盗,家家户户都有高招,甚至拿出“防盗秘籍”。最普遍的是在梅子树干上捆大把大把有尖刺的荆条,想要爬到树上,就得忍受荆条的对身体的刺痛。可是有人会砍掉或把荆条拔到一边,于是,有人想出了在树下放满新砍的老杉树枝,甚至有人在树下浇大粪。在梅子成熟的季节里,村里的叫骂声多了,呵斥声大了,去卫生所包扎的孩子也多了。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不能抵挡那些小刺儿球的诱惑。有一次,我们放学后乘船回家,船在一个地方靠岸之后,看到一个学生跑得飞快,很快爬上了一棵树,但是很快跌了下来,就那么躺在树下,船上、岸上一片叫声,但是没有人走近去看看,因为这样的事太平常了。

还有一种白梅,是最容易被盗的。白梅就是白色的梅子,成熟以后亮晶晶的,泛着柔和的光,比红梅子甜得多。好的白梅,放置一晚后,碗底的梅子水会结成浓稠的汁,甚至可以拉成长长的丝。这种梅子成熟晚一些。物以稀为贵,这种梅子更需防盗。那时都没有冰箱,梅子又不易保鲜,有这种白梅的人就既高兴又劳累。

遗憾的是,我家的山里没有梅子树,父母严厉地管束着我们,我们姐弟几个胆儿小,也不会爬树,更买不起梅子,除了别人家摘梅子时送一点,是很难吃到梅子的,所以对梅子特别渴望,记忆也特别深。

后来,不知是因为梅子年年被盗还是烧炭(梅树是很好的烧炭的树)的原因,家乡的梅子树越来越少了,现在野生的已经很难见到了。因为我家分到的山里没有梅子树,老爸就到山上挖那些野生的梅子树苗栽到地里,栽了十多棵,长大了年年硕果累累。可是这时大家都不喜欢吃野梅子了,嫌它们太酸。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地方栽的靖州杨梅非常有名,树比较矮,但是梅子结得特别多,个儿又大,味道甜美。老爸就将那些梅子树嫁接成了靖州杨梅,只留了两棵野梅子树。

那些嫁接的杨梅第一年成熟的时候,老爸特别高兴,打电话叫我们去摘,味道确实比野梅子好的多,深紫色的梅子吃的再多牙也不会酸,胃也不会不舒服。老爸还把摘下来的梅子洗干净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里冷冻起来,过季了想吃就从冰箱里拿出一颗上了白霜的梅子吃,别有一番风味。我每次吃这样的梅子都会无端地想起睡美人,不知道她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而以前,梅子成熟时摘下太多吃不完或卖不完的只能洗干净晾晒起来,变成小小的酱红色的干梅子,核很大,肉很小粘在核上,再洒上一些白糖放进玻璃瓶里。平时舍不得吃,来了客人,过年过节才拿出来解解馋。现在想起来,觉得那是一大美味,可是如果现在谁拿出一盘摆在我面前,我肯定翘起两根玉指夹上一颗,装作在嘴里嚼很久就吐掉。

这几年,卖的、吃的都是良种梅子,它们一律个大、深红、无味。极少吃到那种酸甜可口的本地梅子,白梅更是绝种了。三、四月梅子就大量上市,弄得我分不清季节,也品不出梅子的美味。但山上的野梅子又一次提升了它们的价值,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酸梅子大家又竞相采摘,不过不是用来吃而是用来泡酒。把梅子泡在自家酿的米酒中,再放上冰糖,到过年时,梅子酒颜色红亮,醇和酣香,大受欢迎。

也许,有些东西过去了再不会回来。有意弄丢掉或是无意、无心丢掉的,也不可能再找到。偏偏记忆又是奇妙的东西,总喜欢对过去的经历一遍遍放映。人总是对现实不满,期待更加美好的东西出现,而到达这一美好,却又发现曾经就很美好,现在的美好又少的曾经的美好,这样的缺憾是否就是一种美好呢?

相关文章关键词

《酸酸梅子倍儿甜》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