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折伤了他们的翅膀
“这孩子太不听话,太气人了,暑假作业不肯做,他说就那样空白的交上去也没事,”母亲看了看身边的儿子气呼呼地说着,“早上叫他都不肯起来,刚给我打了一顿的。”我打量着这个男孩,古铜色皮肤,长得很壮实,鼓着腮帮绷着脸,一声不吭的站在他母亲身边,而母亲还是一边张脸看看儿子一边数落着儿子的不是。此时的儿子在她的眼里已一无是处,变得令她非常的讨厌。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看到孩子不争气真的是恨得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可是这一味地当着孩子的面在外人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况且这个孩子还是要上六年级了,有没有考虑孩子的颜面,孩子他也要光荣的,他需要他人对他的肯定,需要他人对他的表扬的,这样一味的数落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很没用,在小朋友中很没面子。
母亲要把孩子留在这,说只要帮他把暑假作业做完就行。男孩很不情愿地进到屋里找位置坐了下来,叫他把作业拿出来,那动作简直就是慢镜头,真是让你等得心急。翻开他的作业本都是空白的。叫他动笔没反应,坐在那一动不动,真是看到眼珠偶尔还转动一下还知道他不是一尊佛像,你再怎么催也没有反应,也不吭声,哎,真是拿他没办法!过了好长时间,他终于开口说了一句话“我肚子疼。”没办法,只好打电话叫他母亲把他带回家。
又是一天开始了,孩子老老实实的坐在椅子上,别的孩子拿出作业要做,他就是没反应。催他,等了他那慢镜头动作老半天终于拿出了作业。看到他的作业分语数英三本,数学大部分写满了,语文写了一点,英语全部空白。就先解决英语了,拿出了英语可是作业本摊在那人又是坐着不动。问他怎么不做,回答不会做。没办法,不是教他怎么做而是只能把每一题的答案写在纸上让他抄。哎,别说这抄了,他连抄都不会,哪个字母写得有点连笔那就麻烦了,看看他的都是抄错。五年级了,从三年级开始学的英语,到现在26个字母都不完全熟悉,真不知怎么学的。这哪是做作业,连抄作业都不如啊!问他考试只能考十几分吧!他点点头默认。能考那么点分也就是选择判断能得点分了,其余就没指望了。我疑惑着又端详了一下他的样子,跟别的孩子没什么特别啊,应该说长得还比较周正的。课间休息的时候,别的孩子离开座位玩,而他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面无表情的看着别人,好像周围的一切都跟他无关。我真佩服他的坐功,一坐一上午,哪怕一个字都不写也能那样坐着不动,面无表情,只有眼珠间或转动一下。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相信孩子出生都是聪明的,而且这个男孩的到来肯定也给他那个家庭带来了不少笑声,可是如今母亲对他只有摇头,真是恨铁不成钢,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很活泼很优秀,心里更是急躁,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能那么优秀呢?看到孩子不好对孩子就只有埋怨没有鼓励了,在与别人讲孩子的情况时也不避讳孩子就在身边,而一味地对着别人说孩子的不是,久而久之,孩子也认为自己的确是很不争气,很没用了。既然父母家人都这么认为,那我也就不必要努力了,就是努力也没有用也不会得到肯定了。
这个男孩还只是其中的一个,还有个叫伟的一升二的男孩,母亲送来的时候就拽着母亲的衣角哭不肯留下来,母亲就说他在学校什么都不会,希望能放在这里看管不要自己老看着他烦心。但看孩子长得高高瘦瘦的,样子还蛮清秀的,与别的孩子又没什么两样,也不像个傻孩子啊!
在开始来时孩子每天哭,问他什么都不吭声,叫他写自己的名字,字写出来了也没有人认识他的字。想这样的孩子要对他怎么办呢?劝他家长把他带回家,这里没办法教他,可家长不肯,说只要他不出事就行。每天就专门一个老师对他一对一的辅导,也只能让他做做最简单的加减法,写的字都好像是乱码。可是几天下来,他跟同龄的孩子也熟悉了,也终于看到了他脸上的笑容。这时我问他,“你考试考了多少分啊?只有几分是吗?”旁边有对他比较了解的孩子也七嘴八舌的,他开始狡辩着说:“我有时也考到五十几分的。”说到五十几的时候眼里闪着亮光,好像这五十几就像别人考得100分那样光荣。对于这样一个男孩,难道你能说他是弱智,他绝对不是,只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再看看他的家长,每天来接他不管孩子在不在埋头写字都是扯着嗓子责问:“今天又是一直在玩的?回家收拾你。”弄得其他孩子都被那大嗓门吓一大跳,有次竟是故意跑到里边来大着嗓门打电话,也不知她那每天对孩子说的话是故意要吓孩子的还是怎样,反正孩子见到她就是每天皱着眉头很害怕的样子。
还有一个叫乐乐的小男孩,他爸一早看到我就倒苦水,说这孩子怎么不听话,他们家长对他是怎么的尽心,他老婆为了这个孩子几乎一直不上班就照应孩子。他说他曾经对老师说的孩子不好就打,可是有次孩子回家脸都肿了,问孩子说是被老师打耳光了,看着孩子这样又心疼就去找老师闹,后来老师就不管他孩子,成绩就直下降,再后来就一直向老师打招呼,托人向老师说情,孩子总算又坐在讲台边了,可是孩子作业就是不定心。我说你儿子学习上面是不认真,但以后到社会上是没问题的,这孩子蛮活络的。“就是啊,比较皮,为了这不知吃了多少苦了,有次被我打得屁股上流血,每天都是他妈背他上学的。”我说你怎么能这样呢?我自己的孩子还从来没舍得这样打过,这样打只会把孩子打皮了。他说只有一个孩子呀看着他成绩不好急得呀,以后没有文化怎么生存啊!我说可上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啊,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学习上很优秀啊!他说真正不行以后只有把孩子送进武术学校让他学武防身了,总要有一门技术的。说实在的,他儿子学习上真的是不定心,两个字一写就做小动作了,一个小时你盯着他也写不来几个字,怪不得他父亲说每天回家作业要做到晚上11点,现在才二年级啊,以后年级越高作业多而难那怎么办呢?每天等他父亲来接他时总是对他凶巴巴地说:“你一直在干什么,又要挨打了是吧,回家小心点收拾你。”嘴里说着同时还要用手在孩子的头上“啪”的打一下。看着这样的家长也实在没办法,他自己打孩子就是把孩子打伤那也是他的事,他虽嘴上对你说孩子不听话帮我打好了,可是你真要听了他这样的话动了他的孩子,那苦头可有得你吃的。当然打孩子是不对的,孩子还是要好好的耐心的教育的。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我也是家长我也不例外。看到孩子好喜上眉梢,看到孩子不如人家又恨铁不成钢,对孩子又打又骂又恐吓,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整天精神紧绷,哪儿能好啊!当我读到《童年的馒头》这篇亲情美文,看了让我都汗颜。文章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在上世纪那少吃少穿苦涩年代的六一节,学校准备给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在六一节前夜就告诉母亲这三个馒头自己一个、母亲和妹妹一人一个,当时妹妹和娘都笑了,娘觉得“我”很懂事。可是在拿到馒头回家的路上,“我”实在禁不住馒头的诱惑,先把自己的一个吃了,看着手里剩下的两个馒头抑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最后又找出理由把另外两个馒头也吃掉了。回到家,同院的二丫娘过来窜门就问母亲你儿子有没有把馒头带回家,她家二丫一个都没舍得吃都带回家了。而母亲告诉她说儿子把馒头带回来了,说着还打开锅盖给她看锅里的五个馒头,说老师说她儿子学习好还多奖励两个呢!文中的“我”在这一刻感到很惭愧也在这一刻开始真正懂事了。看到这让我感动的落泪了,也只有母亲能这样宽容自己的孩子,挽回孩子的尊严。我反思我也不是个好母亲,孩子也要脸面,在公众场合没能好好的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更何况上面所说的那些家长,在当着孩子的面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孩子说得一钱不值,孩子是何种心情?
究竟是谁折伤了孩子的翅膀,或许家长有很大的责任。不要盲目的用望子成龙的这种美好愿望去深深伤害了孩子稚嫩的心灵。孩子是可塑的,特别是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一味的责骂孩子,让孩子自己就觉得自己真的就这么无能,等到大了孩子就很难改变了。家长还是要能艺术性的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对孩子多鼓励,谁都喜欢别人的赞美,当然孩子也不例外。多找找孩子的优点,相信孩子不会太差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