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思考
我的梦想只有一个:成为一个真正的上流社会的人。所谓真正处于上流社会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抛头露面,如歌星、影星;另一种潜心研究,如学者、科学家。他们一者喜欢交往,一者喜欢独处,看似千差万别,却有共同之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实现梦想的途径,我偏爱这两条:一是艺术,如音乐、影视,一是学术,如作家、哲学家。人人都喜欢交往兼独处,艺术多交往,可我不能缺少沉思,学术多独处,可我又害怕孤独。因此,实现梦想的关键在于,我必须做出抉择,并坚持自己的抉择。
使我纠结的,正是在艺术与学术之间做出抉择,或者说,在交往与独处之间做出抉择。然而,正如上文所说,人是兼喜欢交往与独处的,没有人是只喜欢交往而不需要独处,或者只喜欢独处而不渴望交往的,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言,“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但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犹如一种官能,因为受到刺激而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我知道,我的天性更适合于过沉思的生活。”周国平先生明白自己的天性喜欢过沉思的生活,因此,他选择了孤独,成为了潜心研究的哲学家。
可是,我呢?我怎么知道我的天性究竟是喜欢沉思还是交往?借用他的话说,“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交往与沉思都是我所渴望的,它们是我的左右手,在它们之间做出抉择,如同是问我要左手还是右手一样,可是,谁愿意自己成为残疾人?
既然从这个角度难以抉择,那么,就让我换个角度吧。
假设我选择学术,成为了一位作家或哲学家,我还能不能干艺术方面的事情如唱歌呢?当然可以。唱歌作为业余爱好,并没有身份限制,并非只有歌手才能唱,总统可以唱,乞丐同样可以唱,只要是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场合,没有人会认为你患有神经病。
假设我选择艺术,成为了一位歌手或演员,我还能不能天天发着像作家、哲学家一样的高深言论呢?当然也可以。然而,这样会不会给人一种道貌岸然、做作的感觉呢?很有可能。
二者相较,做出抉择似乎不再困难。
这就是我对自己人生的终极思考,也是有生以来我对自己人生想得最为深刻认真的一次思考。人生中最艰难的正是做抉择,一旦做出,便要坚持到底,不论这条路有多少坎坷与挫折,这是你自己亲自做出的选择,你无可责怪,你必须对自己负责,这样才体现出做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