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安多地区藏族丧礼

安多地区藏族丧礼

2013-10-13 02:23 作者:洋波 阅读量:44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安多地区的藏族人民,长期与汉、回、土族人民杂居,其民间习俗基本上与汉族答民一样,但同中有异,长期以来,形成独特的风俗习惯,现将安多地区的藏族丧礼习俗介绍给大家。

藏族丧礼,其过程与汉族丧礼有许多相似之处,藏族人民信仰佛教,为亡人做善的报恩经卷奉请黄僧喇嘛讽诵,其棺材寿具,做成“骄娇”,又叫“楼楼”,藏族叫“龛儿”,出殡在亡人之过的“三朝”出,但也忌讳“粪神”日出灵。其戴孝、换孝与汉族完全不一样。

藏族丧葬有生葬、火葬、天葬、水葬四种,就火葬、生葬而言,这是祖先留下来的,如先族生葬,后人就生葬,先祖火葬,后人就火葬,后人不能更改,但也有特殊情况,如车碾马踏、上吊抹脖子、被人杀害等非正常死亡的未成年而夭折的,均用火化。这与传统习惯又作别论。水葬,除临近黄河的杏儿乡有,其余很少有,但水葬仅限于少儿与幼女,把尸体丢入黄河为了。

藏族坟茔,以某个姓氏为单位扎坟埋葬,唯杏儿乡藏族没有坟茔,他们选取较干净的山坡上打洞掩埋亡者,不起坟骨堆。有坟茔的,如果老坟已葬满,便另选坟地,用花木做“主”,奉请三代、父母、取血点主,入葬新茔。

老人病重时,儿孙积极料理后事,如老衣、龛儿、推面、榨油等物质准备齐全,是男者,为之剃头刮脸,沐浴全身;是女者,则要梳头洗脚、修整容貌。

儿孙们亲自带上茶酒糖等礼物,向娘家、外家报病,让娘外家及早前来探望。

老人病故,孝子到庄员、家族大门口喊叫出来,叩头奉请,庄员家务见请立即到丧家集中,这叫“会乐”,由丧家或庄员家务选出聪明能干,懂得民间习俗、组织能力强、群众间威望高的庄员为主事,再选一人为管箱,根据丧家“破费”的多少,经卷的大小,亲戚的分布情况,由主事安排请娘外家、亲戚、喇嘛,安排做锅头的妇女、打坟的人员,并积极准备油面肉食、菜蔬茶果及其他伙食和丧事活动的一切。

请娘外家的人,由丧家办给茶糖等礼品,如果亡人是男的,持礼报丧并奉请;是女的,将亡人的头发解开,将系在脑后头发上的白玛瑙(藏语叫东科)解下,用红布包上,内放羊毛索落、白布到娘外家去报丧,并奉请娘家中了亲的一家,娘外家见了姑娘的东科儿,知道亲人已经完了,泪流满面,即拿黄纸爪煨,到大门口点烧,这和丧家临完了在大门口烧的“倒头纸”一样,据说亡魂随请娘家人的人到娘家门上,门神把住不让他进去,就从大门口回去,娘家人烧纸也是这个原因。点完纸后,即向请来的人询问丧礼情况,待请的人走了之后,由亡者亲人立即通知亲房当道家务,按丧家所奉请的日子去烧纸,并去出送骨头。娘外家没了亲人后,不论娘外家有几家,只蒸一付馒头,添礼由家务分担。

请喇嘛与请娘外家的一样,都是谁请谁服侍,人员不够,另由主事分派侍候。

在整个丧事活动中,主事根据丧家具体情况,详细安排一切丧事活动,如果是丧家没做下龛儿,立即请木匠星夜赶做;如果是原有的坟阙已满,需要另扎新茔时,即请风水先生或活佛喇嘛,找好茔地,勾坟阙、要四至,设后土,立明堂,还要用花果木做主,请喇嘛将三代、娘老父母的神主,取最亲孝男的血,调和辛红点主,待三朝与亡者同时下葬入墓。

如果是做好了龛儿的,需要请画匠油画,立即星夜赶画,画龛儿总不离蓝天绿水,男龙女凤。

藏族男女入龛,必在人气断之后,趁筋骨尚未僵硬之前,穿好老衣、老鞋将尸体成蹲状,两手扶下巴骨,若似婴儿在母胎形状一产,意味着回到先天,有的育好即入龛儿,有的专等娘外家“望骨”之后再入棺,为了理顺起见,育好尸体即可入龛者较多。

藏族丧礼中,最忙的而且事情最多的,事情最为复杂的就是“三朝”这一天。“三朝”即是自亡人完的那天算起的第三天,如亡人于夜里子时前,这也算是一天,办事的只余两天了,那更紧张了。

丧事期间,丧家老小都坐“草铺”,专为亡人煨火点纸,接迎喇嘛和娘外家,孝眷的吃喝全由庄员端着吃给,丧主有事,勤于主事商量协同处理。

孝眷主事及请喇嘛的人,等喇嘛一到,在大门口跪接活佛喇嘛,孝眷们手拄黄香,大放悲声,大孝子头顶火炉,将喇嘛接进家中,由服侍喇嘛的人操心安顿,端去茶菜后,又将糌巴、酥油、净水等物放在桌子上,喇嘛捏好多玛,供在三宝佛前,待喇嘛办完了经事活动的用物后,由主事、侍候喇嘛的人端去好的“四盘”并将衬级布、桌裙、利市(3—5元),请喇嘛开经。

根据佛教禁忌杀生害灵的规戒,丧家一般不宰杀牛羊鸡猪,肉食从市场上买来使用,丧家油榨的油果,待喇嘛开经后,才献在亡人灵前,来客庄员才得食用,不开经卷,不能动用。

请娘外家的人,专门操心在大门口或在半路上等看,若见娘外家到来,立即通知孝眷人等,在大门口迎接,其跪接仪式与接黄僧喇嘛相同,娘外家前来的妇女们,亦在临到大门口大放悲声,孝眷们(妇女)陪着她们,扶着她们缓步进门,喇嘛们听见娘外家到了,虽不念经卷,也要打鼓钹法器以示迎接。

娘外家到来,主事及请娘外家的人立即将娘外家请到另行安排的家务或邻居家中,毕恭毕敬,诚心招待,待娘外家油茶喝罢,端上“四盘子”后,由主事牵头,教眷人等身着长衣,是女人得将头的玛瑙抹掉,翻着坎甲,取下头巾,是男人者,亦翻穿上衣,剃掉头发,大孝子头顶香盘、放上香炉、黄纸等物,进房门男左女右跪在地下,头顶香盘的孝子跪在炕沿根,开始告孝。

告孝者,主事会说,由主事告孝,主事不会辞令,另请人告孝。

其词曰:今日把娘外家请来,向娘外家告向几句,亡者爷爷(或亡者奶奶),生时生在南瞻部洲,长时长在中华之地,得了个八宝如意的人生,俗话说,人生难得,去路难修,亡者爷爷在幼年时期,南学求读,懂得礼仪,孝顺父母,端茶烧水,在父母的关怀下,长大成人;中年时期,成家立业,侍候双亲,扶养子女,上粮拿草,效忠国家,这正是上了粮草不怕官,孝顺父母不怕天;老年时期,看门守舍,领孙抱娃,东寺里煨火,西寺里点灯,修桥铺路,修寺磊塔,为修来生路着过了。

俗话说“黄柏树上无枝稍,生死薄上无老小”、“林中自有千古树,世上少有百岁人”,万物渺小,生死为大,日光菩萨,东出西入,轮回马转,亡者爷爷,一晕儿归天去世了。常言说,人有人主,山有山主,太子山虽高,也有个巡山的土主,娘外家是亡人的骨主,这次给亡者爷爷举办的丧礼中,奉请黄僧喇嘛、设诵三昧经卷,让亡者爷爷西天里迭落,莲花里化生,得个八宝如意的人生,共用纸扎破费元,娘外家不说话,亡人不脱化,我们恭听人主的金口玉言。

告孝时,如果平均对亡人对待很好,十分当人孝顺,娘外家高兴,祝愿亡人早日脱化苦海,莲花里化生,并褒扬孝眷保持发扬孝心,优化传统,如果对亡人在世时刻薄怠慢,娘外家在此时“剥他的皮子”(即严厉批评),并争论经钱,立即实现,把争论的经钱放在盘子里,由娘外家散给僧人。

娘家人中也由一名年长善于言辞者给回话:今日把我们娘外家请来,主事庄员、孝眷人等们对我们很是当人,俗话说,娘外家不说话,亡人不脱化,我今日说上两句吧。人留子孙草留根,天留日月佛留经,人留子孙者,养老送终,草落根芽者万年常青,天留日月者昼夜光明,佛留经卷者度化人生,人生如此一座店,走的走,站的站,人生在世,万物皆小,生死为大,家有黄金共万斗,难买生死路一条,大限一到,千佛难留,今日亡人过世,儿孙们孝心感动天地,奉请了三宝佛祖,黄僧喇嘛为亡人诵经指路,好让亡人到西方极乐世界,位列仙班,儿孙们很是敬孝。亡人在世时,你们端茶倒水,添衣供食,为儿孙后代们树立了榜样,今后应发扬光大,孝敬老人,这是我们的愿望,你们丧礼周到,没说的什啥,我们就到灵前点上一张黄约,不枉当了一趟人主吧!

告孝完毕,娘外家在灵肖点纸悼念,娘外家离座,到灵前跪下点纸,所带的卡达毛红搭龛儿上(此仪仅限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亡者),娘外家各蒸一付馒头,亦献在灵前。

喇嘛念的三卷经,菩亡时到大门口,这相当于汉族的“摄招”经卷一样,是从十殿闫君处请回先选三代和亡过的父母灵魂,将一个多玛放在大门口干净的地方,是答谢护送之魂回来的鬼使的。

喇嘛念过两卷经后,主事安排给前来吊丧的客人庄员吃中午饭,主事安排给每人一碗烩菜,娘外家所请回安排好的家里,用盘子端菜并端去油食馒头。客人们吃过中午饭,就拿上自己补斋的家什,到灵前点纸道别。送骨头的娘外家代表留下,出送亡人骨头。

喇嘛念完三卷经后,将一多玛放在龛儿上即准备出灵,大孝子用背手掌住龛儿,其余孝子扶灵,走出大门口,由庄员事前安排好的丧杠将龛儿绑好,庄员们一齐抬上,由孝子用毛红牵灵,由喇嘛击鼓钹开始抬向坟茔,各家各户门口即放麦草火防去鬼魂串户。

故娘女婿如果请喇嘛转坟,喇嘛穿好袈裟,带上法器,随灵到坟上,如果是新坟将三代父母的神主用红布套作衣,用盘子端上,也随亡到坟。主事安排老年人几个,待出灵后,将草铺院落清扫干净,将草木纸片等杂物背到大门口点着,在火旁舀一盆子清水,上面放上一把刀。

喇嘛绕坟一转,站在“明堂”前讽诵经文,打坟的人,跳下墓坑,将三铣用铁铣端来,让大孝子顺着坟相跪下,顶在头上,庄员们急忙将龛儿放下墓坑,安放在控好的“篡堂”里,将龛儿座上放上“长命灯”、“熬饭”缸缸和多玛,然后孝子顶的三铣土倒在龛儿顶上,一喇嘛站在墓坑边,边念经文,边撒净水、粮食、药酒后,由庄员运土填坑,并篡起坟骨堆(神主亦如是)掩埋完毕,喇嘛到后土诵经,然后又绕坟一圈,随庄回家,孝子们即将翻穿的衣服复正,妇女们在大门口送灵后将衣笔正,并戴上玛瑙,以示换孝。

庄员们在坟上将身上、铁铣上的坟土抖擦干净,防止“带回丧土”,到了大门口,每人从面盆里捞水洗手,并用切刀轮流在手上刮三下,并说“今后这样的事洗手不再干了”。说是“不干了”但死人、办丧事的事该不由己,还得要干的,但这句话里包涵着人们的祝愿“今后少死人”。

庄员回来,锅头上的炒菜做饭,给庄员们端吃端喝,由家主和家务办理,但主事的责任尚未完成,他还要打发喇嘛,为丧家篡三等事。

庄员喇嘛们吃喝完毕,如果时间早,并有车辆去送喇嘛时,就为喇嘛炒上四盘,放上经钱说话:

“今日把贵寺三宝佛爷和众僧请来,没有个献花的净水、香油的灯,众僧上没有个如意的斋茶,广大的布施,众僧们以慈悲为怀,搭救了亡灵,菩拔亡者西天里失落,莲花里脱生,得了个八宝如意的人生,为孝眷人等上讨得了吉祥,答谢了上苍佛陀,功德无量,众僧上只抬的元经钱,少量的斋茶,你们多念了经卷,少收了布施,喜收笑纳;孝子们磕头相谢。

喇嘛见谢,也回话道:这次孝眷们把本寺的佛祖请来,供的是献花的净水,点的是酥油香灯,众僧上抬的是广大的布施,端的是可口的斋茶,如须眉山一样,我们少念了经卷,多上了布施,借着佛祖的光芒,菩拔了亡灵,亡者爷爷西天里迭落,莲花里脱生,得了个八宝如意的人生,保佑你们家眷上下老小的无难无灾,空怀出去,满怀进来,儿成双,女对对,福上加福,寿上加寿,增福延寿,我们临行再上一卷忏悔经,以保阂家上下吉祥如意,讨个平安。

喇嘛收了经钱后,即要来净水粮食,让孝子们背跪着在炕沿根,双手过去将后襟撩起,喇嘛边念祝福的忏悔经文,边向孝子们后襟抛撒粮食,念完,孝子们起身,将粮食抖在粮仓里。

以上仅是对藏族一般老人们善始善终的丧礼,而对屈死或在外被人谋害身亡者,一律在大门外扎帐蓬放尸,出殡时,一律用火葬,第三天的早上缝上红布袋儿去拾骨头,先入头部上身,再拾下肢骨头,骨头大时,可敲碎装入,拾骨时务必拾净,连骨灰都装入布袋,有后嗣者入祖坟,没后嗣者另埋地爪或坡塄坡上。坟骨堆全由白石灰水涂白。

将亡人入坟的第三天举办的丧礼活动叫“赞三”,由主事管箱带头,庄员们自己准备瓜煨冥钱,拿上铁铣、耕牛绳到坟上去赞三,将坟骨堆重新整理赞起,置放供桌,然后用耕牛绳在坟的四周往里收土撵煞。做完这些工作,赞三的人们跪在坟前,点纸煨桑回丧家。

孝子们背上煨火的衣草煤块,带上喇嘛度炼的烧纸爪煨,早晚到坟煨火烧约。这火最起码要煨三期。

赞三回来,主事管箱即结算丧礼中的一切支出,将结单写好后,用冥黄纸烧于大门口。

算帐后,由主家招待主事管箱,只能敬酒几杯,不能开怀畅饮。

由于农业区藏族以农为主,没有奶牛,没有酥油,每逢一期,由姑娘们为亡人用胡麻油摆灯致祭,到头周年满时,又请喇嘛为亡人超度,这要看主家的经济情况了,如果生成好,经济宽裕,请五至七个喇嘛,又请上所有的亲戚念经超度,如果光阴难寒,只请一个喇嘛,不请亲友,由姑娘、家务们参加超度活动,姑娘亦给一寺佛陀及家神亡人摆灯祷告佛保佑亡人早日脱化。

安多地区藏族丧礼活动,是藏族人民的一种信仰,也是他们对人生的一种精神寄托,在许多活动中都充满迷信色彩,但是他们悼念亡者的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们重视血缘,重视情义,尊重老者,尊重亡者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安多地区藏族丧礼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杨琪昌点击:3732012年08月22日

安多地区的藏族人民,长期与汉、回、土族人民杂居,其民间习俗基本上与汉族答民一样,但同中有异,长期以来,形成独特的风俗习惯,现将安多地区的藏族丧礼习俗介绍给大家。

藏族丧礼,其过程与汉族丧礼有许多相似之处,藏族人民信仰佛教,为亡人做善的报恩经卷奉请黄僧喇嘛讽诵,其棺材寿具,做成“骄娇”,又叫“楼楼”,藏族叫“龛儿”,出殡在亡人之过的“三朝”出,但也忌讳“粪神”日出灵。其戴孝、换孝与汉族完全不一样。

藏族丧葬有生葬、火葬、天葬、水葬四种,就火葬、生葬而言,这是祖先留下来的,如先族生葬,后人就生葬,先祖火葬,后人就火葬,后人不能更改,但也有特殊情况,如车碾马踏、上吊抹脖子、被人杀害等非正常死亡的未成年而夭折的,均用火化。这与传统习惯又作别论。水葬,除临近黄河的杏儿乡有,其余很少有,但水葬仅限于少儿与幼女,把尸体丢入黄河为了。

藏族坟茔,以某个姓氏为单位扎坟埋葬,唯杏儿乡藏族没有坟茔,他们选取较干净的山坡上打洞掩埋亡者,不起坟骨堆。有坟茔的,如果老坟已葬满,便另选坟地,用花木做“主”,奉请三代、父母、取血点主,入葬新茔。

老人病重时,儿孙积极料理后事,如老衣、龛儿、推面、榨油等物质准备齐全,是男者,为之剃头刮脸,沐浴全身;是女者,则要梳头洗脚、修整容貌。

儿孙们亲自带上茶酒糖等礼物,向娘家、外家报病,让娘外家及早前来探望。

老人病故,孝子到庄员、家族大门口喊叫出来,叩头奉请,庄员家务见请立即到丧家集中,这叫“会乐”,由丧家或庄员家务选出聪明能干,懂得民间习俗、组织能力强、群众间威望高的庄员为主事,再选一人为管箱,根据丧家“破费”的多少,经卷的大小,亲戚的分布情况,由主事安排请娘外家、亲戚、喇嘛,安排做锅头的妇女、打坟的人员,并积极准备油面肉食、菜蔬茶果及其他伙食和丧事活动的一切。

请娘外家的人,由丧家办给茶糖等礼品,如果亡人是男的,持礼报丧并奉请;是女的,将亡人的头发解开,将系在脑后头发上的白玛瑙(藏语叫东科)解下,用红布包上,内放羊毛索落、白布到娘外家去报丧,并奉请娘家中了亲的一家,娘外家见了姑娘的东科儿,知道亲人已经完了,泪流满面,即拿黄纸爪煨,到大门口点烧,这和丧家临完了在大门口烧的“倒头纸”一样,据说亡魂随请娘家人的人到娘家门上,门神把住不让他进去,就从大门口回去,娘家人烧纸也是这个原因。点完纸后,即向请来的人询问丧礼情况,待请的人走了之后,由亡者亲人立即通知亲房当道家务,按丧家所奉请的日子去烧纸,并去出送骨头。娘外家没了亲人后,不论娘外家有几家,只蒸一付馒头,添礼由家务分担。

请喇嘛与请娘外家的一样,都是谁请谁服侍,人员不够,另由主事分派侍候。

在整个丧事活动中,主事根据丧家具体情况,详细安排一切丧事活动,如果是丧家没做下龛儿,立即请木匠星夜赶做;如果是原有的坟阙已满,需要另扎新茔时,即请风水先生或活佛喇嘛,找好茔地,勾坟阙、要四至,设后土,立明堂,还要用花果木做主,请喇嘛将三代、娘老父母的神主,取最亲孝男的血,调和辛红点主,待三朝与亡者同时下葬入墓。

如果是做好了龛儿的,需要请画匠油画,立即星夜赶画,画龛儿总不离蓝天绿水,男龙女凤。

藏族男女入龛,必在人气断之后,趁筋骨尚未僵硬之前,穿好老衣、老鞋将尸体成蹲状,两手扶下巴骨,若似婴儿在母胎形状一产,意味着回到先天,有的育好即入龛儿,有的专等娘外家“望骨”之后再入棺,为了理顺起见,育好尸体即可入龛者较多。

藏族丧礼中,最忙的而且事情最多的,事情最为复杂的就是“三朝”这一天。“三朝”即是自亡人完的那天算起的第三天,如亡人于夜里子时前,这也算是一天,办事的只余两天了,那更紧张了。

丧事期间,丧家老小都坐“草铺”,专为亡人煨火点纸,接迎喇嘛和娘外家,孝眷的吃喝全由庄员端着吃给,丧主有事,勤于主事商量协同处理。

孝眷主事及请喇嘛的人,等喇嘛一到,在大门口跪接活佛喇嘛,孝眷们手拄黄香,大放悲声,大孝子头顶火炉,将喇嘛接进家中,由服侍喇嘛的人操心安顿,端去茶菜后,又将糌巴、酥油、净水等物放在桌子上,喇嘛捏好多玛,供在三宝佛前,待喇嘛办完了经事活动的用物后,由主事、侍候喇嘛的人端去好的“四盘”并将衬级布、桌裙、利市(3—5元),请喇嘛开经。

根据佛教禁忌杀生害灵的规戒,丧家一般不宰杀牛羊鸡猪,肉食从市场上买来使用,丧家油榨的油果,待喇嘛开经后,才献在亡人灵前,来客庄员才得食用,不开经卷,不能动用。

请娘外家的人,专门操心在大门口或在半路上等看,若见娘外家到来,立即通知孝眷人等,在大门口迎接,其跪接仪式与接黄僧喇嘛相同,娘外家前来的妇女们,亦在临到大门口大放悲声,孝眷们(妇女)陪着她们,扶着她们缓步进门,喇嘛们听见娘外家到了,虽不念经卷,也要打鼓钹法器以示迎接。

娘外家到来,主事及请娘外家的人立即将娘外家请到另行安排的家务或邻居家中,毕恭毕敬,诚心招待,待娘外家油茶喝罢,端上“四盘子”后,由主事牵头,教眷人等身着长衣,是女人得将头的玛瑙抹掉,翻着坎甲,取下头巾,是男人者,亦翻穿上衣,剃掉头发,大孝子头顶香盘、放上香炉、黄纸等物,进房门男左女右跪在地下,头顶香盘的孝子跪在炕沿根,开始告孝。

告孝者,主事会说,由主事告孝,主事不会辞令,另请人告孝。

其词曰:今日把娘外家请来,向娘外家告向几句,亡者爷爷(或亡者奶奶),生时生在南瞻部洲,长时长在中华之地,得了个八宝如意的人生,俗话说,人生难得,去路难修,亡者爷爷在幼年时期,南学求读,懂得礼仪,孝顺父母,端茶烧水,在父母的关怀下,长大成人;中年时期,成家立业,侍候双亲,扶养子女,上粮拿草,效忠国家,这正是上了粮草不怕官,孝顺父母不怕天;老年时期,看门守舍,领孙抱娃,东寺里煨火,西寺里点灯,修桥铺路,修寺磊塔,为修来生路着过了。

俗话说“黄柏树上无枝稍,生死薄上无老小”、“林中自有千古树,世上少有百岁人”,万物渺小,生死为大,日光菩萨,东出西入,轮回马转,亡者爷爷,一晕儿归天去世了。常言说,人有人主,山有山主,太子山虽高,也有个巡山的土主,娘外家是亡人的骨主,这次给亡者爷爷举办的丧礼中,奉请黄僧喇嘛、设诵三昧经卷,让亡者爷爷西天里迭落,莲花里化生,得个八宝如意的人生,共用纸扎破费元,娘外家不说话,亡人不脱化,我们恭听人主的金口玉言。

告孝时,如果平均对亡人对待很好,十分当人孝顺,娘外家高兴,祝愿亡人早日脱化苦海,莲花里化生,并褒扬孝眷保持发扬孝心,优化传统,如果对亡人在世时刻薄怠慢,娘外家在此时“剥他的皮子”(即严厉批评),并争论经钱,立即实现,把争论的经钱放在盘子里,由娘外家散给僧人。

娘家人中也由一名年长善于言辞者给回话:今日把我们娘外家请来,主事庄员、孝眷人等们对我们很是当人,俗话说,娘外家不说话,亡人不脱化,我今日说上两句吧。人留子孙草留根,天留日月佛留经,人留子孙者,养老送终,草落根芽者万年常青,天留日月者昼夜光明,佛留经卷者度化人生,人生如此一座店,走的走,站的站,人生在世,万物皆小,生死为大,家有黄金共万斗,难买生死路一条,大限一到,千佛难留,今日亡人过世,儿孙们孝心感动天地,奉请了三宝佛祖,黄僧喇嘛为亡人诵经指路,好让亡人到西方极乐世界,位列仙班,儿孙们很是敬孝。亡人在世时,你们端茶倒水,添衣供食,为儿孙后代们树立了榜样,今后应发扬光大,孝敬老人,这是我们的愿望,你们丧礼周到,没说的什啥,我们就到灵前点上一张黄约,不枉当了一趟人主吧!

告孝完毕,娘外家在灵肖点纸悼念,娘外家离座,到灵前跪下点纸,所带的卡达毛红搭龛儿上(此仪仅限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亡者),娘外家各蒸一付馒头,亦献在灵前。

喇嘛念的三卷经,菩亡时到大门口,这相当于汉族的“摄招”经卷一样,是从十殿闫君处请回先选三代和亡过的父母灵魂,将一个多玛放在大门口干净的地方,是答谢护送之魂回来的鬼使的。

喇嘛念过两卷经后,主事安排给前来吊丧的客人庄员吃中午饭,主事安排给每人一碗烩菜,娘外家所请回安排好的家里,用盘子端菜并端去油食馒头。客人们吃过中午饭,就拿上自己补斋的家什,到灵前点纸道别。送骨头的娘外家代表留下,出送亡人骨头。

喇嘛念完三卷经后,将一多玛放在龛儿上即准备出灵,大孝子用背手掌住龛儿,其余孝子扶灵,走出大门口,由庄员事前安排好的丧杠将龛儿绑好,庄员们一齐抬上,由孝子用毛红牵灵,由喇嘛击鼓钹开始抬向坟茔,各家各户门口即放麦草火防去鬼魂串户。

故娘女婿如果请喇嘛转坟,喇嘛穿好袈裟,带上法器,随灵到坟上,如果是新坟将三代父母的神主用红布套作衣,用盘子端上,也随亡到坟。主事安排老年人几个,待出灵后,将草铺院落清扫干净,将草木纸片等杂物背到大门口点着,在火旁舀一盆子清水,上面放上一把刀。

喇嘛绕坟一转,站在“明堂”前讽诵经文,打坟的人,跳下墓坑,将三铣用铁铣端来,让大孝子顺着坟相跪下,顶在头上,庄员们急忙将龛儿放下墓坑,安放在控好的“篡堂”里,将龛儿座上放上“长命灯”、“熬饭”缸缸和多玛,然后孝子顶的三铣土倒在龛儿顶上,一喇嘛站在墓坑边,边念经文,边撒净水、粮食、药酒后,由庄员运土填坑,并篡起坟骨堆(神主亦如是)掩埋完毕,喇嘛到后土诵经,然后又绕坟一圈,随庄回家,孝子们即将翻穿的衣服复正,妇女们在大门口送灵后将衣笔正,并戴上玛瑙,以示换孝。

庄员们在坟上将身上、铁铣上的坟土抖擦干净,防止“带回丧土”,到了大门口,每人从面盆里捞水洗手,并用切刀轮流在手上刮三下,并说“今后这样的事洗手不再干了”。说是“不干了”但死人、办丧事的事该不由己,还得要干的,但这句话里包涵着人们的祝愿“今后少死人”。

庄员回来,锅头上的炒菜做饭,给庄员们端吃端喝,由家主和家务办理,但主事的责任尚未完成,他还要打发喇嘛,为丧家篡三等事。

庄员喇嘛们吃喝完毕,如果时间早,并有车辆去送喇嘛时,就为喇嘛炒上四盘,放上经钱说话:

“今日把贵寺三宝佛爷和众僧请来,没有个献花的净水、香油的灯,众僧上没有个如意的斋茶,广大的布施,众僧们以慈悲为怀,搭救了亡灵,菩拔亡者西天里失落,莲花里脱生,得了个八宝如意的人生,为孝眷人等上讨得了吉祥,答谢了上苍佛陀,功德无量,众僧上只抬的元经钱,少量的斋茶,你们多念了经卷,少收了布施,喜收笑纳;孝子们磕头相谢。

喇嘛见谢,也回话道:这次孝眷们把本寺的佛祖请来,供的是献花的净水,点的是酥油香灯,众僧上抬的是广大的布施,端的是可口的斋茶,如须眉山一样,我们少念了经卷,多上了布施,借着佛祖的光芒,菩拔了亡灵,亡者爷爷西天里迭落,莲花里脱生,得了个八宝如意的人生,保佑你们家眷上下老小的无难无灾,空怀出去,满怀进来,儿成双,女对对,福上加福,寿上加寿,增福延寿,我们临行再上一卷忏悔经,以保阂家上下吉祥如意,讨个平安。

喇嘛收了经钱后,即要来净水粮食,让孝子们背跪着在炕沿根,双手过去将后襟撩起,喇嘛边念祝福的忏悔经文,边向孝子们后襟抛撒粮食,念完,孝子们起身,将粮食抖在粮仓里。

以上仅是对藏族一般老人们善始善终的丧礼,而对屈死或在外被人谋害身亡者,一律在大门外扎帐蓬放尸,出殡时,一律用火葬,第三天的早上缝上红布袋儿去拾骨头,先入头部上身,再拾下肢骨头,骨头大时,可敲碎装入,拾骨时务必拾净,连骨灰都装入布袋,有后嗣者入祖坟,没后嗣者另埋地爪或坡塄坡上。坟骨堆全由白石灰水涂白。

将亡人入坟的第三天举办的丧礼活动叫“赞三”,由主事管箱带头,庄员们自己准备瓜煨冥钱,拿上铁铣、耕牛绳到坟上去赞三,将坟骨堆重新整理赞起,置放供桌,然后用耕牛绳在坟的四周往里收土撵煞。做完这些工作,赞三的人们跪在坟前,点纸煨桑回丧家。

孝子们背上煨火的衣草煤块,带上喇嘛度炼的烧纸爪煨,早晚到坟煨火烧约。这火最起码要煨三期。

赞三回来,主事管箱即结算丧礼中的一切支出,将结单写好后,用冥黄纸烧于大门口。

算帐后,由主家招待主事管箱,只能敬酒几杯,不能开怀畅饮。

由于农业区藏族以农为主,没有奶牛,没有酥油,每逢一期,由姑娘们为亡人用胡麻油摆灯致祭,到头周年满时,又请喇嘛为亡人超度,这要看主家的经济情况了,如果生成好,经济宽裕,请五至七个喇嘛,又请上所有的亲戚念经超度,如果光阴难寒,只请一个喇嘛,不请亲友,由姑娘、家务们参加超度活动,姑娘亦给一寺佛陀及家神亡人摆灯祷告佛保佑亡人早日脱化。

安多地区藏族丧礼活动,是藏族人民的一种信仰,也是他们对人生的一种精神寄托,在许多活动中都充满迷信色彩,但是他们悼念亡者的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们重视血缘,重视情义,尊重老者,尊重亡者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安多地区的藏族人民,长期与汉、回、土族人民杂居,其民间习俗基本上与汉族答民一样,但同中有异,长期以来,形成独特的风俗习惯,现将安多地区的藏族丧礼习俗介绍给大家。

藏族丧礼,其过程与汉族丧礼有许多相似之处,藏族人民信仰佛教,为亡人做善的报恩经卷奉请黄僧喇嘛讽诵,其棺材寿具,做成“骄娇”,又叫“楼楼”,藏族叫“龛儿”,出殡在亡人之过的“三朝”出,但也忌讳“粪神”日出灵。其戴孝、换孝与汉族完全不一样。

藏族丧葬有生葬、火葬、天葬、水葬四种,就火葬、生葬而言,这是祖先留下来的,如先族生葬,后人就生葬,先祖火葬,后人就火葬,后人不能更改,但也有特殊情况,如车碾马踏、上吊抹脖子、被人杀害等非正常死亡的未成年而夭折的,均用火化。这与传统习惯又作别论。水葬,除临近黄河的杏儿乡有,其余很少有,但水葬仅限于少儿与幼女,把尸体丢入黄河为了。

藏族坟茔,以某个姓氏为单位扎坟埋葬,唯杏儿乡藏族没有坟茔,他们选取较干净的山坡上打洞掩埋亡者,不起坟骨堆。有坟茔的,如果老坟已葬满,便另选坟地,用花木做“主”,奉请三代、父母、取血点主,入葬新茔。

老人病重时,儿孙积极料理后事,如老衣、龛儿、推面、榨油等物质准备齐全,是男者,为之剃头刮脸,沐浴全身;是女者,则要梳头洗脚、修整容貌。

儿孙们亲自带上茶酒糖等礼物,向娘家、外家报病,让娘外家及早前来探望。

老人病故,孝子到庄员、家族大门口喊叫出来,叩头奉请,庄员家务见请立即到丧家集中,这叫“会乐”,由丧家或庄员家务选出聪明能干,懂得民间习俗、组织能力强、群众间威望高的庄员为主事,再选一人为管箱,根据丧家“破费”的多少,经卷的大小,亲戚的分布情况,由主事安排请娘外家、亲戚、喇嘛,安排做锅头的妇女、打坟的人员,并积极准备油面肉食、菜蔬茶果及其他伙食和丧事活动的一切。

请娘外家的人,由丧家办给茶糖等礼品,如果亡人是男的,持礼报丧并奉请;是女的,将亡人的头发解开,将系在脑后头发上的白玛瑙(藏语叫东科)解下,用红布包上,内放羊毛索落、白布到娘外家去报丧,并奉请娘家中了亲的一家,娘外家见了姑娘的东科儿,知道亲人已经完了,泪流满面,即拿黄纸爪煨,到大门口点烧,这和丧家临完了在大门口烧的“倒头纸”一样,据说亡魂随请娘家人的人到娘家门上,门神把住不让他进去,就从大门口回去,娘家人烧纸也是这个原因。点完纸后,即向请来的人询问丧礼情况,待请的人走了之后,由亡者亲人立即通知亲房当道家务,按丧家所奉请的日子去烧纸,并去出送骨头。娘外家没了亲人后,不论娘外家有几家,只蒸一付馒头,添礼由家务分担。

请喇嘛与请娘外家的一样,都是谁请谁服侍,人员不够,另由主事分派侍候。

在整个丧事活动中,主事根据丧家具体情况,详细安排一切丧事活动,如果是丧家没做下龛儿,立即请木匠星夜赶做;如果是原有的坟阙已满,需要另扎新茔时,即请风水先生或活佛喇嘛,找好茔地,勾坟阙、要四至,设后土,立明堂,还要用花果木做主,请喇嘛将三代、娘老父母的神主,取最亲孝男的血,调和辛红点主,待三朝与亡者同时下葬入墓。

如果是做好了龛儿的,需要请画匠油画,立即星夜赶画,画龛儿总不离蓝天绿水,男龙女凤。

藏族男女入龛,必在人气断之后,趁筋骨尚未僵硬之前,穿好老衣、老鞋将尸体成蹲状,两手扶下巴骨,若似婴儿在母胎形状一产,意味着回到先天,有的育好即入龛儿,有的专等娘外家“望骨”之后再入棺,为了理顺起见,育好尸体即可入龛者较多。

藏族丧礼中,最忙的而且事情最多的,事情最为复杂的就是“三朝”这一天。“三朝”即是自亡人完的那天算起的第三天,如亡人于夜里子时前,这也算是一天,办事的只余两天了,那更紧张了。

丧事期间,丧家老小都坐“草铺”,专为亡人煨火点纸,接迎喇嘛和娘外家,孝眷的吃喝全由庄员端着吃给,丧主有事,勤于主事商量协同处理。

孝眷主事及请喇嘛的人,等喇嘛一到,在大门口跪接活佛喇嘛,孝眷们手拄黄香,大放悲声,大孝子头顶火炉,将喇嘛接进家中,由服侍喇嘛的人操心安顿,端去茶菜后,又将糌巴、酥油、净水等物放在桌子上,喇嘛捏好多玛,供在三宝佛前,待喇嘛办完了经事活动的用物后,由主事、侍候喇嘛的人端去好的“四盘”并将衬级布、桌裙、利市(3—5元),请喇嘛开经。

根据佛教禁忌杀生害灵的规戒,丧家一般不宰杀牛羊鸡猪,肉食从市场上买来使用,丧家油榨的油果,待喇嘛开经后,才献在亡人灵前,来客庄员才得食用,不开经卷,不能动用。

请娘外家的人,专门操心在大门口或在半路上等看,若见娘外家到来,立即通知孝眷人等,在大门口迎接,其跪接仪式与接黄僧喇嘛相同,娘外家前来的妇女们,亦在临到大门口大放悲声,孝眷们(妇女)陪着她们,扶着她们缓步进门,喇嘛们听见娘外家到了,虽不念经卷,也要打鼓钹法器以示迎接。

娘外家到来,主事及请娘外家的人立即将娘外家请到另行安排的家务或邻居家中,毕恭毕敬,诚心招待,待娘外家油茶喝罢,端上“四盘子”后,由主事牵头,教眷人等身着长衣,是女人得将头的玛瑙抹掉,翻着坎甲,取下头巾,是男人者,亦翻穿上衣,剃掉头发,大孝子头顶香盘、放上香炉、黄纸等物,进房门男左女右跪在地下,头顶香盘的孝子跪在炕沿根,开始告孝。

告孝者,主事会说,由主事告孝,主事不会辞令,另请人告孝。

其词曰:今日把娘外家请来,向娘外家告向几句,亡者爷爷(或亡者奶奶),生时生在南瞻部洲,长时长在中华之地,得了个八宝如意的人生,俗话说,人生难得,去路难修,亡者爷爷在幼年时期,南学求读,懂得礼仪,孝顺父母,端茶烧水,在父母的关怀下,长大成人;中年时期,成家立业,侍候双亲,扶养子女,上粮拿草,效忠国家,这正是上了粮草不怕官,孝顺父母不怕天;老年时期,看门守舍,领孙抱娃,东寺里煨火,西寺里点灯,修桥铺路,修寺磊塔,为修来生路着过了。

俗话说“黄柏树上无枝稍,生死薄上无老小”、“林中自有千古树,世上少有百岁人”,万物渺小,生死为大,日光菩萨,东出西入,轮回马转,亡者爷爷,一晕儿归天去世了。常言说,人有人主,山有山主,太子山虽高,也有个巡山的土主,娘外家是亡人的骨主,这次给亡者爷爷举办的丧礼中,奉请黄僧喇嘛、设诵三昧经卷,让亡者爷爷西天里迭落,莲花里化生,得个八宝如意的人生,共用纸扎破费元,娘外家不说话,亡人不脱化,我们恭听人主的金口玉言。

告孝时,如果平均对亡人对待很好,十分当人孝顺,娘外家高兴,祝愿亡人早日脱化苦海,莲花里化生,并褒扬孝眷保持发扬孝心,优化传统,如果对亡人在世时刻薄怠慢,娘外家在此时“剥他的皮子”(即严厉批评),并争论经钱,立即实现,把争论的经钱放在盘子里,由娘外家散给僧人。

娘家人中也由一名年长善于言辞者给回话:今日把我们娘外家请来,主事庄员、孝眷人等们对我们很是当人,俗话说,娘外家不说话,亡人不脱化,我今日说上两句吧。人留子孙草留根,天留日月佛留经,人留子孙者,养老送终,草落根芽者万年常青,天留日月者昼夜光明,佛留经卷者度化人生,人生如此一座店,走的走,站的站,人生在世,万物皆小,生死为大,家有黄金共万斗,难买生死路一条,大限一到,千佛难留,今日亡人过世,儿孙们孝心感动天地,奉请了三宝佛祖,黄僧喇嘛为亡人诵经指路,好让亡人到西方极乐世界,位列仙班,儿孙们很是敬孝。亡人在世时,你们端茶倒水,添衣供食,为儿孙后代们树立了榜样,今后应发扬光大,孝敬老人,这是我们的愿望,你们丧礼周到,没说的什啥,我们就到灵前点上一张黄约,不枉当了一趟人主吧!

告孝完毕,娘外家在灵肖点纸悼念,娘外家离座,到灵前跪下点纸,所带的卡达毛红搭龛儿上(此仪仅限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亡者),娘外家各蒸一付馒头,亦献在灵前。

喇嘛念的三卷经,菩亡时到大门口,这相当于汉族的“摄招”经卷一样,是从十殿闫君处请回先选三代和亡过的父母灵魂,将一个多玛放在大门口干净的地方,是答谢护送之魂回来的鬼使的。

喇嘛念过两卷经后,主事安排给前来吊丧的客人庄员吃中午饭,主事安排给每人一碗烩菜,娘外家所请回安排好的家里,用盘子端菜并端去油食馒头。客人们吃过中午饭,就拿上自己补斋的家什,到灵前点纸道别。送骨头的娘外家代表留下,出送亡人骨头。

喇嘛念完三卷经后,将一多玛放在龛儿上即准备出灵,大孝子用背手掌住龛儿,其余孝子扶灵,走出大门口,由庄员事前安排好的丧杠将龛儿绑好,庄员们一齐抬上,由孝子用毛红牵灵,由喇嘛击鼓钹开始抬向坟茔,各家各户门口即放麦草火防去鬼魂串户。

故娘女婿如果请喇嘛转坟,喇嘛穿好袈裟,带上法器,随灵到坟上,如果是新坟将三代父母的神主用红布套作衣,用盘子端上,也随亡到坟。主事安排老年人几个,待出灵后,将草铺院落清扫干净,将草木纸片等杂物背到大门口点着,在火旁舀一盆子清水,上面放上一把刀。

喇嘛绕坟一转,站在“明堂”前讽诵经文,打坟的人,跳下墓坑,将三铣用铁铣端来,让大孝子顺着坟相跪下,顶在头上,庄员们急忙将龛儿放下墓坑,安放在控好的“篡堂”里,将龛儿座上放上“长命灯”、“熬饭”缸缸和多玛,然后孝子顶的三铣土倒在龛儿顶上,一喇嘛站在墓坑边,边念经文,边撒净水、粮食、药酒后,由庄员运土填坑,并篡起坟骨堆(神主亦如是)掩埋完毕,喇嘛到后土诵经,然后又绕坟一圈,随庄回家,孝子们即将翻穿的衣服复正,妇女们在大门口送灵后将衣笔正,并戴上玛瑙,以示换孝。

庄员们在坟上将身上、铁铣上的坟土抖擦干净,防止“带回丧土”,到了大门口,每人从面盆里捞水洗手,并用切刀轮流在手上刮三下,并说“今后这样的事洗手不再干了”。说是“不干了”但死人、办丧事的事该不由己,还得要干的,但这句话里包涵着人们的祝愿“今后少死人”。

庄员回来,锅头上的炒菜做饭,给庄员们端吃端喝,由家主和家务办理,但主事的责任尚未完成,他还要打发喇嘛,为丧家篡三等事。

庄员喇嘛们吃喝完毕,如果时间早,并有车辆去送喇嘛时,就为喇嘛炒上四盘,放上经钱说话:

“今日把贵寺三宝佛爷和众僧请来,没有个献花的净水、香油的灯,众僧上没有个如意的斋茶,广大的布施,众僧们以慈悲为怀,搭救了亡灵,菩拔亡者西天里失落,莲花里脱生,得了个八宝如意的人生,为孝眷人等上讨得了吉祥,答谢了上苍佛陀,功德无量,众僧上只抬的元经钱,少量的斋茶,你们多念了经卷,少收了布施,喜收笑纳;孝子们磕头相谢。

喇嘛见谢,也回话道:这次孝眷们把本寺的佛祖请来,供的是献花的净水,点的是酥油香灯,众僧上抬的是广大的布施,端的是可口的斋茶,如须眉山一样,我们少念了经卷,多上了布施,借着佛祖的光芒,菩拔了亡灵,亡者爷爷西天里迭落,莲花里脱生,得了个八宝如意的人生,保佑你们家眷上下老小的无难无灾,空怀出去,满怀进来,儿成双,女对对,福上加福,寿上加寿,增福延寿,我们临行再上一卷忏悔经,以保阂家上下吉祥如意,讨个平安。

喇嘛收了经钱后,即要来净水粮食,让孝子们背跪着在炕沿根,双手过去将后襟撩起,喇嘛边念祝福的忏悔经文,边向孝子们后襟抛撒粮食,念完,孝子们起身,将粮食抖在粮仓里。

以上仅是对藏族一般老人们善始善终的丧礼,而对屈死或在外被人谋害身亡者,一律在大门外扎帐蓬放尸,出殡时,一律用火葬,第三天的早上缝上红布袋儿去拾骨头,先入头部上身,再拾下肢骨头,骨头大时,可敲碎装入,拾骨时务必拾净,连骨灰都装入布袋,有后嗣者入祖坟,没后嗣者另埋地爪或坡塄坡上。坟骨堆全由白石灰水涂白。

将亡人入坟的第三天举办的丧礼活动叫“赞三”,由主事管箱带头,庄员们自己准备瓜煨冥钱,拿上铁铣、耕牛绳到坟上去赞三,将坟骨堆重新整理赞起,置放供桌,然后用耕牛绳在坟的四周往里收土撵煞。做完这些工作,赞三的人们跪在坟前,点纸煨桑回丧家。

孝子们背上煨火的衣草煤块,带上喇嘛度炼的烧纸爪煨,早晚到坟煨火烧约。这火最起码要煨三期。

赞三回来,主事管箱即结算丧礼中的一切支出,将结单写好后,用冥黄纸烧于大门口。

算帐后,由主家招待主事管箱,只能敬酒几杯,不能开怀畅饮。

由于农业区藏族以农为主,没有奶牛,没有酥油,每逢一期,由姑娘们为亡人用胡麻油摆灯致祭,到头周年满时,又请喇嘛为亡人超度,这要看主家的经济情况了,如果生成好,经济宽裕,请五至七个喇嘛,又请上所有的亲戚念经超度,如果光阴难寒,只请一个喇嘛,不请亲友,由姑娘、家务们参加超度活动,姑娘亦给一寺佛陀及家神亡人摆灯祷告佛保佑亡人早日脱化。

安多地区藏族丧礼活动,是藏族人民的一种信仰,也是他们对人生的一种精神寄托,在许多活动中都充满迷信色彩,但是他们悼念亡者的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们重视血缘,重视情义,尊重老者,尊重亡者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相关文章关键词

《安多地区藏族丧礼》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