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诗人黄斌《武汉长江大桥下过黄鹤楼街》赏析

诗人黄斌《武汉长江大桥下过黄鹤楼街》赏析

2013-10-15 06:48 作者:尕黑 阅读量:42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由武汉长江大桥下过黄鹤楼街》

在武汉长江大桥下

几乎天天有人演汉剧——一个垂死的剧种

老男人演 老女人演

也是老男人看 老女人看

偶尔看的 是我这样的

不算老的过客

他们穿戏装 涂油彩

但都是业余的

他们因为共同的爱好 聚合在一起

但也有差异

这边演《宇宙锋》

那边演《四郎探母》

他们用塑料凳子

划清各自的地域

我看到 有的凳子已坐上了老人

但大部分都空着

空着的凳子 可能有等待的涵义

我最感兴趣的

是站在这些空间之外老贩子

他们安静地站在一边

打开那种民国制式旧漆木盒子

上下两层 竟全是有包装的春药

春药的名字 也是民国味道

什么夜来香 春意深深之类的

感觉像周侧影照

头顶上 大桥上的火车

有规律地轰隆隆经过

桥下也会跟着有所颤栗

不远处 还有一个人体文身店

和一个武昌区24小时殡葬一条龙服务店

走到这里 我有了做一个蹩脚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勇气

我为生命本身欢乐和疼痛

欢乐如江水 如火车 如春药

如这笼罩着所有人和物的大好春天

而疼痛 可能就是接受现实本身的局限和欠缺

及至它的垂死

名作赏析

此诗原载于《象形2010》。这是一首反映市民生活场景的生活流诗作。通过诗人从黄鹤楼街看到的现象为素材,来反映一个剧种的冷落。及反映繁华市容的背后隐藏的黑暗一面。

全诗分个八个层次来解读。

第一层次,诗人在武汉长江在桥下看到的群众业余生活的场景:一些老男人,老女人在演唱汉剧,而观看者很少,几乎没有年轻人。说明这些老的剧种在文化市场中面临淘汰的危机。第二层次,进一步说明这些老男人,老女人演汉剧是来余的,他们穿着廉价的戏服,涂着不专业的妆,他们不是为了什么目的演出,而是共同的业余爱好,将他们聚合在一起。

第三层次,叙述了这些老男人老女人团体不至一个,而是他们有着自己特定的区域,他们用塑料凳子划出各自的区块,这个区块演出《宇宙锋》,那个区块演《二郎探母》。

诗的第四层次,诗人看到只有部分凳子上坐着观看的老人,发出感想。这些空着的坐位或许是永远空着,或许还有等待的意义。

第五层次,诗人的视线发生转移,由这些空凳子转移到站在一边的老贩子们。这是诗人的一种意想,并不是诗个真正看到的场景,而是诗人将思维退回到三十年代的中国。所谓的“春药”——《夜来香》、《春意深深》是三十年代周璇演出的代表作,这一层次的嵌入诗人想突出一种悲哀,那就是汉剧的冷落,不如三十年代的流行曲。

诗的第六层次,诗人在武汉长江大桥下感受。桥上火车声的振动,而桥下颤栗。这种“颤栗”并不是桥上火车传下来的振动反映,而是诗人对桥下看到的情景的“颤栗”。

诗的第七层次,让诗人“颤栗”的是不远处有个人体纹身店,和一个24小时服务的殡葬店。这两个商店让诗人感悟到生命的本质以及什么是人的快乐和疼痛。让诗人回归到现实主义的写作中去。

诗的第八层次,叙述了诗人心中的欢乐和疼痛感悟。诗人认为欢乐像“江水、火车、春药”让人兴奋、喜悦、快感的事物。而疼痛又像“接受现实本身的局限和欠缺及它的垂死”。这是全诗的所要表达的主题。一个剧种的垂死,现实生活的残酷,人本身的局限性,这些困惑也是历史发展中难以避免的,也是人们不想看到的结果,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没有让你虚幻的东西,只有尊重历史,尊重现实才能懂得生活。

《诗人黄斌《武汉长江大桥下过黄鹤楼街》赏析》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