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本祝寿风气浓
民间将自己的属相年称为本年,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接本祝寿的风气愈来愈浓,每逢本年,特别是四十九、六十一、七十三岁的老人,其儿女孙子,亲朋好友就会为他们祝贺过寿,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幸福吉祥。在民风纯朴、民俗活动繁杂的河湟地区,做寿一般分为花甲寿、古稀寿和过大寿,“酒债寻常行处有,人活七十古来稀”,河湟汉族民间特别重视庆贺花甲寿诞,礼仪比其它寿更加隆重。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利用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走家访亲之机,进行接本祝寿的活动仪式。接本者,年龄逢四十九、六十一、七十三岁的老人,这一天,他们的儿子儿媳给老人置上老衣、从头到脚上换新,然后备好酒筵,接待给老人接本祝寿的亲朋好友。其程序一般在选定祝寿的早晨在家中主房内设上香案,案前挂上色彩鲜艳、图中画有长寿老人的长寿图,案前燃上柏香,燃上油灯,老人坐在堂中的凳子上,并披红搭绿,以示祝贺高寿之喜。前来祝寿者,大都是亲戚朋友中的晚辈,他们陆陆续续前来祝寿,首先给香案上的长寿老人叩头拜礼,再给老人叩头拜礼,以表祝寿,并敬上八杯青稞酒,以示“八福长寿,延年益寿”,同时将拿来的绸缎被面披在老人身上,祝福老人长寿,还有重要的礼物是面桃,也称之为“寿桃”。寿桃一共12个,也有拿八个的,用面蒸的,其形状如桃儿一样,颜色都是白面本色,桃嘴上涂上红点,桃子本来是一种水果,没有神奇的妙处,但为什么是要向老人献桃呢?这大概是传说中的西王母庆寿举办蟠桃会,东方朔偷食仙桃求长寿的故事演变而来的,如今十分流行送寿糕,祝寿者到糕点房里订作寿糕,上面雕上大红的“寿”字,两侧配上预祝长寿的成语和对联,如“八福长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一般庄邻或同事亲友们聚在一起送上一幅寿幛、寿屏、寿联之类的礼品,以祝长寿老人,是男的,写上“南极星辉”,是女性,写上“中天婺彩”,有寿联“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秦岱松干尺、舟山风九苍”;“松龄长岁月、鹤算纪春秋”、“无鹤千年寿,苍松万古青”。最后,举办隆重的寿宴,期间,照例给老人敬酒祝寿,然后宾客同饮,最后还要让大家吃一顿面条,名为“长寿面”。河湟地区寿文化丰富多姿,祝寿礼仪渊远源长,伴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敬老尊老的意识不断浓厚,他们逐渐放弃那些敬神祭鬼、焚香点烛的迷信色彩,全部精力放在敬老养老上,祝寿之日,全家老少、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唱歌祝寿,想方设法让人高兴愉快,使他们的老年生活顺利如意,幸福美满,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