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吹一口“好孩子气”
五岁的女儿开朗活泼、爱好广泛。在幼儿园,活跃好动;在家,是大家的开心果。但有一次我去接她时,老师说她中午去美术班学习回来时手里拿了几颗围棋子,是美术室的。我有些不高兴,因为几个星期前,她把教室里的磁铁拿回家玩,曾经教育过她不能乱拿东西。回家后,我问她为什么要拿美术室的围棋子,她说很喜欢围棋,也不知道怎么就拿来了。我知道她不是偷偷拿来想据为已有,就是因为喜欢,管不住自己。但我还是严肃地告诉她:拿别人的东西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乱拿东西不是好孩子。
一听说“不是好孩子”这句话,她就难过得哭了。一个劲地说:“妈妈,我是好孩子,我想做好孩子。”我只好安慰她:“你是好孩子,但乱拿东西不是好孩子的行为”。她似懂非懂。我突然想起曾经给她读的一个故事,就想借鉴试试。我拉着她的手问:“你还记得《勇敢的气》的故事吗?”她点点头。我说:“那个小女孩因为有妈妈吹的勇敢的气,就再也不怕黑了。妈妈给你吹一口‘好孩子气’,你以后就记住不乱拿别人的东西才是好孩子,好不好?”她立刻破涕为笑,把一只小手弯成一个小窝伸到我嘴边。我轻轻地呼出一口气,她迅速把小手攥成一个小拳头,然后紧贴在胸口说:“妈妈,我有好孩子气,我是好孩子,我一定可以做好孩子的。”我笑笑不再追究。
从此,她去上幼儿园时总要我给她吹一口好孩子气。我说:“每天有妈妈吹的好孩子气,你就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她点点头大声说:“我会的。”
一个周五去接她,老师说女儿这段时间进步很大。再没有乱拿东西,上课也认真多了,还主动帮助小朋友改掉一些坏习惯。她总是骄傲地说:我有一个秘密,我是好孩子。我忍俊不禁,悄悄告诉老师她的秘密。老师笑着说:真好,我会守住这个秘密的。
出差一周,回到家,她坐在我的腿上,然后把双手捧在一起伸到我面前说:“妈妈,再吹一口好孩子气吧。”我很奇怪,这次为什么要用双手捧呢?她说:“妈妈,我要把‘好孩子气’吃进我的肚子里,这样,它们就跑不出来啦。”我长长地吹了一口气,她小心翼翼地把小手放到唇边,做了一个深呼吸的动作。
后来,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天让我给她吹一口气再去上班,但明显懂事多了,在各方面都有进步。
一口温热的气,传递了信任、表达了鼓励,比那些批评教育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