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羡慕自己
每当晨曦初露,就会有几辆小车陆续从我家门前的小坪里开出,有白色的、黑色的、灰色的。虽然没有打听过谁是车主,但见其车牌就知道都是私家车。
我是个好想事的人,有时会望着这些车去联想。在中学读书的孙子望着我,好奇地问:“你好羡慕的吧?”
我轻轻地摇了摇了头。
“你是买不起咯!”孙子笑道。
我望着孙子笑了笑,高兴地但不是正面地说:“如今呀,一般普通的小车
已不算是太贵的东西了,我们中间有很多的人都可以买得起。”
“你以前羡慕过吗?”
“我曾经什么都羡慕,特别羡慕过自行车。”
我话刚一出口,孙子哈哈大笑起来:“我读初中时就买过两辆自行车了!”
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孙子的笑一点都不足为怪,如今自行车算个什么?真是小菜一碟,而且已是一碟许多人都不愿意去尝的小菜了。我家对门有一个小伙子,工作还只有一年多时间,就骑上了一辆摩托车,还购买了电脑。他们却不知,在建国初期,买辆自行车比现代人买辆小汽车难多了。我们这些从建国之初走过来的人,这六十年,经历过许多东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全过程,见过的东西太多,祖国的变化太大、太快了。不论是我们国家的“两弹一星”、神5、神6、神7,一直到神九,还是我们工厂的牙轮钻机、连铸机、井下铲运机、电动挖掘机、开卷机等金牌、银牌、品牌产品,我们都见证或者是亲身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记得上世纪70年代我们工厂有一个车间自制成一台多功能小钻床,当时觉得了不得,让小钻床披上红绸,登上汽车向市里报了喜。就在短短的几年后,我们厂生产出了大型露天开采设备牙轮钻机,在北京工业产品展览会展出时,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我们的展品还题词。
这六十三年真是发展太快、变化太大了。今天是先进的东西,明天也许就是落后的东西;今天你想到这东西很新鲜,明天你也许就会觉得这东西很普通。说句心里话,许许多多的东西并非我们真的不羡慕,而是我们真的来不及羡慕,你正要羡慕,它已不再新鲜。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写了一个歌剧《闹新房》。剧中写了岳母娘相女婿的10个条件,其中有一车、(自行车)两机(收音机、缝纫机)两个条件。厂领导在审查演出时,说:“这个岳母娘的条件也太低了,两机应改为两电(电视机、收音机)。其实,没过多长时间,厂领导的条件也太低了,人,
家都兴冰箱、空调、电脑了。
说我特别羡慕自行车,这是真的,自行车着实让我羡慕过好几年。1956年,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我在高潮中进了工厂。那时候我们的工厂并不大,两千多人,除了加工、装配、铸钢、铸铁四个车间的厂房像样一点,其余都是工棚式的厂房,设备也不多、不大、不精。然而,对我们这些新工人来说,当时能进这样的工厂,真是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觉得工厂好大好大,工厂里这好那好,自豪极了;见到那些比我们早两年进厂的师傅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羡慕极了。一天早上,上班的汽笛马上就要鸣响,师傅还没有来上班,我心里很是着急。突然,一阵清脆的铃声传来,师傅高兴地在车间门口从一台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上跳下。哇,好新鲜?!年轻的师傅们、学员们的目光都被那自行车紧紧地吸引。师傅把单车推到工具柜旁边,我围着那车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伸手小心翼翼地去摸了摸,心里感到有了一种莫名的滋味。特别是上下班,一阵清脆的铃声,师傅骑着车在人群中擦身而来或擦身而去,都会招引着许多人的目光。看着师傅,更确切地说看着那车,真是羡慕啊!
工厂的马路越来越宽了,工厂的厂房越来越高了,工厂的设备越来越大了,工厂的产品越来越多了,永久牌、飞鸽牌的自行车在马路上穿来梭去得越来越平常了。这时的我也完全可以买上一辆,我却不再羡慕了,至今我也没有骑过自行车。人呀,就是这样,少见时多怪,见多了就不怪。物以稀为贵,物稀时想去拥有,物丰时,就会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了。有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就行了,还
去羡慕什么呢?
都说人难以满足,我则不然,建国六十三年来,国家一天比一天强盛,工厂一天比一天壮大,我一天比一天满足。几个月前我进中钢衡重去看了一下,在一台小滚齿机前站住了,因为在我进厂时操作的就是这台机床。它最大只能加工8个模数、直径不过0.6米的小齿轮,可在五十多年前它是台重要机床,师傅说这是我们工厂最早的一台滚齿机,我听了感到很自豪。之后,工厂飞速发展,我操作过1.5米、3米、5米齿轮加工机床,最大加工过6米直径、54个模数的大齿轮。说来也怪,这时自豪感则已日渐淡去。为什么呢?这也许就是工厂与祖国一同发展、自己与工厂一同成长的缘故吧。这好比一个小孩突然发现门前栽了棵小树,感到很新鲜,当自己与小树一同长高、长大以后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当自己
坐在大树下享受着生活的时候,我想还是应该有一种满足感。
几天前,在一朋友家里遇到一位大学生,他说要写毕业论文,作一项社会调查,找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单位。我说那就到我们工厂来吧,我们的工厂就是新中国成立六十三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企业。他一听还有从大到强一说,高兴了,硬要给他说说。朋友对大学生说,你找对了,他在那厂子干了50多年,他是那工厂的建设者,也是那工厂从小到大、到强的见证者。
人年纪大了,许多事情都记不清了,但有几笔具有强烈对比的数字是忘记不了的。我进厂的那年,在培训班上工厂领导给我们讲了工厂从解放以来6年的建设和发展。工厂1950年正式开始生产,1951年的总产值是将近317万元,我进厂的那年(1956年)总产值为1450.5万元。如今,中钢衡重完成工业总产值已经是那时候的一百多倍了。至于工厂的环境、设备、厂房变化,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人人有目共睹:高大的厂房里,安装有高大精密的新机床,数控数显镗铣已成机群,落后的设备正逐步退出,低矮的工棚荡然无存。
说到环境的变化,我对大学生说:“到我们公司去看看,就当是逛一次公园
吧。”
“哇,有这么漂亮呀?”大学生兴奋了。
朋友笑道:“是真的,那可以说是座园林式的工厂,绿树、红花、草地;红墙、蓝瓦、白壁,不去会感到遗憾呵!”
大学生说:“太阳太大了。”
“就是要太阳大,感觉才会更好。”我以朗诵的口气对他说:“在这盛夏的白天,太阳直射大地,当你走在工厂的柏油大道上,轻风中摇曳的树叶在大道上筛下一
路细碎的阳光,你会当是银子在地上跳跃……”
“哈哈哈……”我话还未说完,把在坐的人都逗乐了。
“你有车可以带我去吗?”
我依旧没有正面回答。我打趣地说:“如果我们都买车,我们的工厂就不像
园林了,而是停车场了。”
“对对对!”大家又一阵哈哈笑了起来。
大学生说:“我真羡慕你!”
大学生的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我,对呀,我怎么会没什么值得羡慕呢?我不去羡慕别的,我应该羡慕自己呀!对,我们都应该羡慕自己,羡慕自己生活在这么伟大的祖国,生活在这么伟大的时代,工作在这么飞速发展、实力雄厚的企业,也
羡慕自己尽力为祖国为企业作出了贡献。
我羡慕,我羡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