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内心的宁静,等待花开
以前,看到孩子做事情不合适,会很焦虑,怕他犯错误,着急地告诉他如何做,孩子或许听到了,或许没有理解,行动迟缓,忍不住又要说一次,说了几次,还是久久不行动,只是哼一声“知道了”,没有去按对的方式去做。
于是,生气,骂孩子,孩子一脸委屈,“妈妈,你为什么这样对我,我怎么了,对我不能好点儿吗?”
听了孩子的话,我心里很难受,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好,为什么孩子感受不到我的爱?”
直到看到佛经有一句话,如是说:“悟者,觉悟本性;本性不动,是名自己。”
静下心来想想,犯错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有了这种体验,人才能醒悟、成长,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错误不是一种罪恶,是非成功者必经的过程。
经历了事情,到时候,孩子就明白了事情如何做是对,如何做是错。
做好自己,陪孩子一起成长,不为自己能力以外的事困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见解,他总在成长,做好自己,平静心态,等他开花。
找回内心的宁静后,现在我看到孩子做错事,很少苦口婆心地想规劝他,会与他友好地交谈,“你这样做,效果如何,结果是你想要的吗?”,“告诉妈妈,你这么做,心里什么感受?下次还这么做吗?”,慢慢地,我和孩子少了许多冲突,他也在一次次体验中自己思考,提升认识。
我们去爬山,海拔近1800米,爬的过程很辛苦,要克服身体的种种不适,是对意志力和忍耐力的考验,孩子坚持下来了。
下山的路上,孩子说:“妈妈,爬山是很累,可是你要是坚持坚持走到前面,只要跟上,慢慢爬,反而不累了;一旦走在后面,不由得要追赶前面的人,那样走得反很累。”
“是啊,学习也是这样的吧。”
“就是,要是学得好了,跟随大家的步伐,很轻松;落后了,心里着急,又有压力,学习很艰难的。”
回来后,周末,孩子不再睡懒觉了,我做好饭,放开收音机,出去锻炼,不到九点钟,孩子打来电话,“妈妈,我起来了。”
“好孩子,饭做好了,快吃饭吧。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哦,吃完饭,我就学习呀!”
我的心喜极而泣。
以前的我完全随著环境在团团转,感染了焦虑、不安,为了人云亦云而自我折磨。当我找回了自己内心的宁静,顺应自然的成长规律,不再自寻烦恼时。
我的心感受到了花开的声音。
虽然孩子还未到茂盛的花期,我相信,他一定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我惟有静静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