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临终遗言(4)

临终遗言(4)

2013-10-15 07:55 作者:秦雨 阅读量:40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清末民初以及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一直处于一种水深火热、动荡不安的的局面之中。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与外国列强签订了诸多丧国辱权的条约,同时在光绪帝企图维新变法之时,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逮捕并杀害维新变法的仁人志士。而谭嗣同首当其冲。在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之后,谭嗣同拒绝逃亡并拒不接受日本朋友的援助,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而此后,他被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写下了慷慨凛然的《狱中题壁》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随后,他被押往菜市口问斩,临终之际仰天长啸“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留下了置生死于外,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在清政府的腐败和丧国之途中,流淌着炎黄血液的中华儿女,彻底拉开了维新运动气势恢宏,催人肝胆的帷幕!为了救国救民,为了打到殖民主义者,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的诞生奉献了自己所有的一切!

忽撒龙?翳太阴,紫微移座地星沉。

孤臣辜负传衣带,碧海波涛夜夜心。

康有为在逃亡途中,屡遭险境,他其实也已做好随时赴死的准备。在此之前,他预立了《康长素遗笔》和《绝命告》,此后一直奔波于逃亡的路途。就在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下令逮捕他的时候,他从天津逃往上海的轮船上,吟下了上面的诗,准备投海殉节,但被同行者发现免于一死,直至1927年,奔波一生,为了革命声嘶力竭的康有为客死他乡!

武昌起义爆发之后,黄之萌因愤慨袁世凯的卑劣行径,决定暗杀袁世凯,但是计划失败,他被捕遇害,临终前,写下了慷慨激昂,铿锵壮烈的绝命诗:

朔风砝骨不知寒,几次同心是共甘。

在昔头皮拼著撞,而今血影散成斑。

天悲却为中原鹿,友死犹存建卫蛮。

红点溅飞花满地,层层留予后人看。

而同时对袁世凯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的丘逢甲,在病逝之前,他给家人,同时也是给孙中山流的遗言:孙先生上了袁世凯的当,从此国家多事矣!袁氏是一个奸猾的人,将来必然不忠于民国,孙先生怎么能和他合作呢?随后,奄奄一息的丘老先生对祖国的台湾给予了深厚的感情:我死后,必须向南而葬,我不能忘记台湾啊!

近代历史上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最早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发动了辛亥革命等诸多起义的孙中山,一生为革命奔波呼吁,屡次革命失败,却屡次再次率众揭竿而起,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在他病卧在床之际,他分别写下了《国事遗嘱》和《家事遗嘱》。在《国事遗嘱》中,他仍然怀着激愤的语气写道: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在他的《家事遗嘱》中,他简要地叙说了“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

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坚定不移地执行三大政策,和共产党密切合作。但是他的所作所为,触犯了国民党右派的规矩,于是他被诱骗后横遭囚禁。何香凝闻讯后,前往探视,廖仲恺自知在劫难逃,给何香凝写了绝命书:

后世凭君独任劳,莫教辜负女中豪。

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杀刀。

生无足羡死奚悲,宇宙循环活杀机。

四十五年尘劫苦,好从解脱悟前非。

书毕几天,廖仲恺被害!

“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这是一代名将蔡锷将军逝世后,孙中山亲笔为他题写的挽联。早年从师梁启超,后留学日本,归国后参与诸多起义并先后任过总司令,“盖武将军”的蔡锷,戎马一生,在其弥留之际,口授遗言:愿我人民、政府协力一心,采取有希望之积极政策;现在各派意见多乖,竞争权利,望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此次在川阵亡及出力人员,恳给罗佩金、戴戢核实呈请恤奖,以昭公允;锷以短命,未能尽力民国,应为薄葬。最后,他拼尽全力又说道:我不死于对外作战,不死于疆场马革裹尸,而死于病室,不能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真是死有余憾啊!

从康党到革党,再到共党,从秀才到总书记再到中国托派领袖,从“思想界明星”到政治漩涡中的风云人物,一生跌宕起伏,阅尽了人世间沧桑的陈独秀,在结束了他的四年的铁窗生涯之后,开始了他飘荡、凄凉、铁骨铮铮的最后岁月。而在他风烛残年之际,他弥留的遗言却是对他妻子的一片真情的表白:兰珍,兰珍,为了我这不可雕之朽木,你献之以冰清玉洁一身,始自结婚之日,你为我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头。兰珍,当我在九泉之下,也会为你馨香祷祝,祈望你将来幸福。我死之后,你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必自立。记住,自立,自立......

夏明翰是近代史上许多人都知道的英雄,他加入共产党后,积极从事农民运动,最后因为叛徒出卖,被国民党被捕入狱。在他就义之前,他写下了气壮山河的遗言: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而在这后来人之中,又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党的历史使命和祖国的统一繁荣,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陈觉,因为参加暴动,被捕入狱,在牺牲前,他给已经怀有身孕的妻子留下了遗言:这是我最后给你的信了,我几日便将被处死了,你已有了身孕,不可因为我死而过于悲伤。。。如今之死,则重于泰山了。。。我们虽然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有何憾!随后年仅22岁的陈觉凛然就义!同样年仅23岁就被捕遇害的卓恺泽,在就义前,给他的父母写下了遗言:人总不免一死,死是最寻常的事。死于枪弹之下,更比死于床褥之间的痛快而有意义。。。“为公忘私”、“为国忘家”是古有的明训。父母!你们乐天知命地等着光明的来到吧!15岁就参加了讨伐袁世凯战争的刘谦初,在被捕牺牲前,给妻子留下了委婉而感情至深的遗言:我现在临行之时,谨向亲爱的母亲和亲爱的兄弟们告别!并向你紧握告别之手,望你不要为我悲伤,希你记住我的话,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好好爱护母亲!孝敬母亲听母亲的话!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在这份遗言中,他把国家比作母亲,同志们比作是兄弟!其爱国之心,爱国之情,可昭日月!曾经担任广东区委员的邓中夏,被捕后,国民党特务机关要员屡次劝降,都遭到他的痛斥。在他英勇就义前,写下了狱中遗言:一个人不怕短命而死,只怕死的不是时候,不是地方。中国人很重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活,那是苟且偷生,也可以叫做虽生犹死,真比鸿毛还轻。一个人能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人只有一生一死,要生的有意义,死的有价值!就在他临刑前,法官问他还有什么后悔的事,他凛然说:我一生从未做过后悔的事,我也没有什么话要对你们说!

被国民党特务分子认为是铁打的骨肉的方志敏被捕入狱后,屡遭诱降,他誓死不从。于是特务分子对他严刑拷打,但都没有丝毫动摇他坚强的信念和意志。最终他被押上了断头台,而在临终之际,他以满腔的热血和愤怒高呼了如下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的国民党!红军最后胜利万岁!中华苏维埃万岁!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国际共产党万岁!苏联万岁!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胜利万岁!

在狱中写下自述生平以及对国家,对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深刻认识的《多余的话》的瞿秋白,临死之前,他从容地吃了四碟小菜,喝了一壶酒,神情自若地环顾四周,然后只说了四个字:此地甚好!随后从容就义!而作为遗书,《多余的话》之中最后一句却是: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金圣叹曾经写过如此的话:临终前饮酒自若,且饮且言曰,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瞿秋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践行了这一说法!

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无数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取了祖国的解放和强盛。正如他们中有人所留的遗言一样:有的人活着,却犹如死了,有的人死了却犹如活着。那些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必将穿越硝烟弥漫的时空,也必将穿越血雨腥风的时代,永远地在伫立在历史滚滚的长河之中而功垂不朽,英名长存!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临终遗言(4)》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