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笺
第14封信:
慵懒的生活继续持续着,想念也继续蔓延着。以前常说,过一天的日子就是放弃一天的生活,现在看来,放弃的不只是生活,还有流淌的生命,以及用血发誓的梦想。直到这一切像尘埃一样,融入了空气中才知道平凡的生活其实最不平凡,一杯茶,一本书,一个知心的朋友,阳光温暖的背影下细说彼此的牵肠挂肚竟是那么难,跟黄河的浑浊异曲同工之妙,可爱的就是那种可望不可及的生活。在这里,有谁愿意共坐月下黄昏,述说那些吐槽都掉渣的琐碎小事,聊慰过不去的人生与梦中的长安。
第15封信:
今天是两个月过去的日子,有些事当时我都默许、承认了那些误会。现在想想,时间似白马压弯了腰遛着遛着,穿过了多少名叫“光阴”的小路。对于那些不在乎的东西,可以借这次轻许,絮叨一下解闷。对于那些我曾经没做过的事,当时承认了,也只是出于好意想让事情发展的顺利罢了,完全没在乎未来会怎么样,正如现在还是当时的想法。
要知道没有哪个小孩没犯错的,犯完错不找借口才是真理。既然我成了别人的借口,也就有必要继续下去,只是希望我的大度不是让你有再次诋毁别人的台阶。孟子说人性本善,旬子说本恶,在现代社会看来,都是对的,因为努力改过当时的错,是恶花结善果的表现,全在一念花开。
人走过廊坊,路过台门,我的足迹丈量着所走过得每一步。当那些前后的不连贯,我也用每一步尽量温顺的去填补过往。也许看不得不完美的过程,却始终担忧结果的不测。比方滴落的心就像猫抓了一样,痛只是一时的,看不到滴落的血才是不希望你出现的。
十之八九的错,到最后都成了别人振振有词的对。不容错误的人,在还有机会说错的时候放弃等于缴械投降是不甘心的。所以有的没的误会也只是乌龟上的背,蜗牛上的壳,背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也就习惯了。
第16封信:
每天重复着每天该重复的节奏,东弄弄西碰碰,总没有一个头。说是傻,可又没有傻的反应,倒不如说是在怀旧,那段或弃或离的过去,滴入尘埃里去都不为过。
已经好几天没有打开电脑写东西了,是懒惰、是没激情,还是本来就不想写,只有自己知道。看着那些还在文档里静躺的孩子,溺爱的母性又开始泛滥成灾,不是女人的我说不出溺爱的感觉是成几何状呢,还是数列形式,只晓得码好的几千字像个独舞的芭蕾,也只有我一个观众。
那些有的没的朋友像忽视了存在一样,隔着轻纱,模糊的影子像流淌的水看不出形状。也不知道过了那么长的时间,他们的人生又发生了怎样的天地,成功还是失败或者还在努力。这一切还要等,等那余下的时间在夏日的吹拂下慢慢走向初秋的凉爽。到时候看到得朋友可能都变了样,就如这漫天的漆黑,尽数的星星躲在黑夜里,偷窥的模样泄了底一样,清晰可见。
第17封信:
昨晚在学长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对谈中步入梦乡,一直很惊讶于学长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什么情感啊、留言啊、女生呀。听来他的话,感觉彻底堵塞了我的话语,让我有莫名的感觉,是自己看不透别人的好意,还是我一直就对身旁的事物处于很木讷,对所有的事物都是模糊的样子。
或许是长时间习惯了一种平静的感觉,折腾不起波澜壮阔的生活,或者是害怕那起伏不定的节奏会打破现有的平衡,所以总是磕磕绊绊的履历在眼前的路上,对周遭的事物就像火车驶过平原,窗户外的景象只能是连快门也觉徒劳的照片,可看得人却经常能捕捉到零星的经典,恰巧我不是独具慧眼的人,走过的风景如沐过得春风虽是凉爽但也惊不起一丝波浪,一点停留和不舍。
突然学长的这一番话,有水滴平湖石头之势,破坏的不单是湖面的平静也把湖下的鱼惊的乱串,整得跟我心跳的频率遥相呼应,律动变得越发有节奏。可能是不习惯别人的提醒来反映我的愚笨,大概开始时是有抵触的情绪,有点不明白为何讨论的话题是围绕某某某,话也说的有点颠三倒四。可是心情平和下来,跟轻音乐一样,同样的慢节奏仿佛拥有灵魂透体、洗涤心灵的功效。正是在这样的效果下记忆慢慢打湿来时的路径,无限倒退在曾经的点点滴滴上,原来湿润的路走起来的泥泞比回想还要欲罢不能。循着那些只有时光和黑夜才懂得的密码,依偎的姿态像极了小猫对母猫的依赖,可爱的样子又好像通过顺序的空间传回了现有的时间里,组成了一幅幅在脑海里不间断回放的电影。
只是一人一景一语,摆脱了那时常说的小孩子模样,可时间再也回不到过去的片断,能做的竟然是我不敢做的。说来傻气,你总觉得沟通有障碍,又有谁知道是宠着的眼神使人不敢亵渎最开始的感觉。
最后知了的烦躁与怪叫,瞌睡了我的梦,眼皮子不知不觉又打架了,有些话真的只能是对周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