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遗言(5)
5)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玄奥而又永恒的问题著名国学大师张中行曾写过一本书:《顺生论》,在此书中,张老先生本着老子、庄子的崇尚自然的学说,结合自己平生所学,强调了生命,是社会主体的人的生命,须顺自然之道:既然出生,就要按照自然的规律,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同时先生还强调了人处事待物,要以顺天地之道为要。论述精辟,是当代崇尚道学很优秀的著作。
崇尚道法自然,在很长一段时期之内,影响着中国乃至流传过中原文化的国家的许多时代,许多人物。但是与此相反的是,逆天而为的人事也屡见不鲜。这就涉及到了自杀的问题。1986年,日本的冈田有希子自杀,临终前,她只留了一句话:我深爱着峰岸彻(日本著名影星),他却对我态度冷漠,请原谅我这样做。随后从七层高楼上纵身跃下。而此后的两天内,追随冈田有希子相继采取跳楼自杀的方式而死的崇拜者们达到了85名之多,一时之间被日本称为“有希子现象”。最后的结果是,这个崇尚武士精神而且一度挑起许多战争的的国家不得不发出深刻而急切呼吁:尽快从有希子现象中走出来,重新面对生活!
1991年1月4日,一贯善于制造新闻,同时又才华横溢的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原名陈平)在台北一医院自杀,她所采用的自杀武器是肉色丝袜。而她的临终遗言仅仅只有两句:我已经拥有异常丰富的一生。我把世上一切都看透了......仅此而已的两句遗言,在后来曾经引发了诸多猜测,但是人死如烟灭,不论是如何的猜测,已经无法挽回这位荡迹江湖,浪迹天涯,并常有惊人之举的文坛才女的生命了!
作为中国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顾城,与三毛有着极为相似的举动。他是诗坛上性情古怪的一个人。他曾经与妻子在荒无人烟的一座小岛上居住,像婴儿依恋母亲一样依恋着他的妻子。后来因为他的才华,吸引了一位情人,顾城企图与妻子、情人在那个属于自己的小岛上过着既有妻又有妾的生活。但是他的完美主义梦想并没有打动他的妻子和情人。在愤怒之下,他挥起斧子,砍死了妻子和情人,然后匆匆写了临终遗言:我把谢烨打了!不要管我,我已非死不可!不要看着我!写完这短短的三句遗言后,顾城将头颅伸进了事先做好的绳索之中。
在60年代连续蝉联四届亚洲电影皇后、出生名门的林黛,仅仅因为与丈夫的赌气,写下临终遗言后自杀身亡:把我火化了,骨灰丢到海里去。我在胡博士处立了遗书,本来约好明日去签,但我已无法等了。。。万一你要真的想救我的话,请千万不要送我到公家医院去,因为那样全香港的报纸都会当笑话一样刊登了!只能找一个私人医生,谢谢你!谁料到,原本只是赌气还希望丈夫能够救她的林黛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她的丈夫家人,而充满喜剧的是,她的死讯第二日就在全香港在头条上刊登!
与林黛的自杀有着极其相似的翁美玲,是众所周知的美女,曾经因为饰演《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而被家喻户晓。同样是与丈夫赌气之后骑虎难下,走上了不归之路。临终之前,分别给丈夫和他生前的一位朋友留了遗言:镇业(即汤镇业),接电速来,迟来恐见不着了!阿邹,人生太没意思,我没有心思做人了!写完之后,一代影星喝下了一杯威士忌,在昏昏沉沉的情况之下,打开了煤气的阀门。
一生颠沛流离,被视为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才女的萧红,一生可谓坎坷曲折。她早年离家出走,一直过着流浪漂泊的生活。后来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之下写出了力透纸背从而奠定了她才女地位的《生死场》,但是天分极高的她在一生的漂泊和流离之中,身染重疾,最终带着遗憾,犹如流星,在笼罩着恐怖和混乱的香港归西而去。她的临终遗言深深地写出了她的遗憾和不甘: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的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曾经写下“人言可畏”的阮玲玉,在事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候,因为一封张达民的控告信(当时她与张达民已经解除同居关系,而且每月都给张达民一定数额的生活费,但是张达民对已经移情别恋唐季珊的阮玲玉只得施以恶毒的诬陷和攻击),只得以死表明自己的清白:我不死,不能明我的冤,我现在死了,总可以如他(张达民)的愿了,你虽不杀伯仁,但伯仁由你而死......而在此之前,阮玲玉写下了流传后世的《人言可畏》的遗书:我现在一死,人们一定以为我是畏罪。其实我何罪可畏。。。哎,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想了又想,唯有一死了之罢了。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罢了。口水淹死人,人言可畏啊!在她死后,鲁迅先生专门写过一篇《论“人言可畏”》的文字:新闻之黑暗,司法之流弊,小市民的无聊心理,以及种种阿Q式的优越感,追根到底哪个是“驱人于自杀之途的环境”?随后,有人仰天长啸:广大的影迷们啊,殊不知正是你们杀死了阮玲玉!
现代著名诗人朱湘,自幼聪慧,早期接受现代文学的教育,开始写诗为文。曾经出版了诗集《夏天》以及《草莽集》,而从此成为新诗格律化的一员猛将。但是文人命薄。早期讲学任教写诗,此后由于种种事由辞职,开始了辗转漂泊、卖文为生的生活。但是令谁都没有料到的是,年仅29岁的朱湘会投江自杀!而他死之前八年所写的一首诗《葬我》就不仅验证了他的死,而且也成了他的临终遗言:
葬我在荷花池内
耳边有水蚓的托声
在绿荷叶的灯上
萤火虫时暗时明
葬我在马缨花下
水做着芬芳的梦
葬我在泰山之巅
风声呜咽过孤松
不然,就烧我成灰
投入泛滥的春江
雨落花一同飘去
无人知道的地方。
除此外,诗人在死前还给自己写了一首墓志铭:
虽然绿水同紫泥
是我仅有的殓衣
这样灭亡了也算好啊
省得家人为我把泪留。
6)
清朝著名才子,曾经评点了诸多圣贤文章的金圣叹,临终之时,所留的遗言是很为奇特的: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滋味;腌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憾矣。在弥留之际,还想着吃的,虽然大有人在,但是用食物作为遗言的却很少见,尤其是一代才子金圣叹,他的遗言即非文字评论,又非治国方略,却是关于吃的。不过,他的一番苦心,后世诸君应该在没有火腿和胡桃吃的时候,可以试试。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生在世终有一死,所以生可以不同,衣食住行可以不同,但最终的归途却都是死亡,都是一切成空,即所谓的殊途同归。
在书法、音乐、绘画、篆刻、戏剧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弘一大师(即李叔同)圆寂之时,在交代了后世之后,只说了四个字:悲欣交集!
然而,只此四字,可以概尽人生一切:人的一生,坎坎坷坷,命运之途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过痛苦、快乐、失望、疾病等等一切做人的过程之后,在经历了作为生命载体的躯体亡失之后,应该欣慰才好!这才是人生的境界!而临终遗言,无论死因,无论修短,简而言之,概莫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