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过瘾
女人要勇敢和独立,更要爱得过瘾,活得灿烂。也让人领略到她的睿智、大气,正如卡尔维诺曾说的,凡是轻盈的东西,事后都会展现出极大的重量。相比起年轻时候的自己,现在的我多了份从容和淡定。
闲蔡时,我爱看<快乐生活一点通>,这个节目不断向我们揭示身边的食物的美好。于是我每期必看,当我们工作累了,回到家里,就会按照一点通上的做法,为自己烧几个简单的小菜.鸡蛋炒韭菜,紫菜蛋汤.炒土豆丝,如果碰到休息日,就会红烧些菜,烧牛肉,回锅肉等.活得过瘾并非要玩得灯红酒绿或者吃得奢侈,品尝鱼翅、燕窝、海参、鲍鱼这些,偶尔为之尚可,多了就显浪费与奢侈,对于平常生活,玩的健康吃出纯正就能活的过瘾。想想自己曾到北京,爬爬长城时,就会骑在骆驼上,让摄影师拍下难忘的镜头,或到北京老街体验纯正烤鸭;在上海外滩,在江边沐浴春风,体验都市夜景.或者来一份煲仔饭.抑或去享受喝永和豆桨,配上几碟小吃的乐趣;在厦门,看见朋友水性好,他们去海里游泳,或者我们一起来一份沙茶面、蚵仔煎,一边喝啤酒,一边吃小吃,在杭州你可以去钱塘江观潮体验大自然的神奇,然后回到西湖来一壶龙井,点上东坡肉、西湖醋鱼体验江浙菜风味不失韵味;或在本市找一条小巷子里的精品饭馆,点几个鱼虾或者灌汤包、蟹壳黄等更可以吃出一种情调。简言之,每一个城市熟悉的地方或者家常菜肴都可以让我们甘愿从城市的一头穿梭到另一端,生活变的更充实有趣而又活的过瘾。又或是到阅览室借些杂志看看,疲惫的身心立即得到修正。另外,我图个笨鸟先飞,从书刊的重点内容中获取了新的认识,免得临阵磨枪。书报里面没有声音的穿透力,却有字里行间的世事原理,人生感性所交织成的智慧经纬,静悄悄滋润了我的心灵。在沉思的小河中,游出一条“鱼”,不经意间我把它们敲出来,我试着投稿,一些文学网站就会登出来.网络出现后,从当代小说到古典作品,从外国文学到纪实传记,网上应有尽有,时髦作品片断,均可在第一时间先睹为快。什么“四大奇书”、流行文学等均是囊中之物,绝对能满足我的阅读海量,让我看得过瘾读得开心。比起以前在资料室里“大海捞针”,现在我只要在网站检索上输入文章的作者或书名,就可以轻松查询到要找的内容了,多惬意过瘾!
写作之于我是一种快乐.静静的夜晚,静静的书房,打开电脑,聆听着乌兰托娅的天簌之音,灵巧的双手在键盘上轻舞飞扬,敲击键盘时,我感觉不到辛苦,劳累和疲倦,而是一种快乐,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愉悦,甜蜜和享受.生活需要倾诉,人人都有倾诉的愿望,而我用笔倾诉,天马行空,任我驰骋,我的文字是从我的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简单明了,透明率真,如同生活中的我,简单真实,单纯如水.许多的此情此景,此时此刻苦,心潮澎湃慷慨激昂的情绪,形成文字后,或幸福快乐,或痛苦悲伤,或受挫委屈,或爽快顺当,都如此这般真实记录,常常让我惊讶于自己的文字流淌,惊讶于自己把文字如同积木般堆彻得很完美.经过文字的洗礼,常能获得精神的升华,生命的质量也得到提高.当然有些篇目不足挂齿,有些文字甚至羞于启齿。然而不管怎样,这些东西是我人生中走过的真实轨迹,在网络里发表我的文字,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对真诚支持我的网友,我心存感激,他们的鼓励给了我自信,对善意提醒我的网友,我心存感激,他们中肯的意见让我少走许多弯路,对个别委婉嘲笑我的网友,我一笑而过并更加努力写好我的文字,让事实改变他们对我的看法.如今的我,把文学写作看成是心灵中的一块自留地,我可以漫不经心经营,也可以精耕细作耕种,写作已经与我的生活分割不开了,每天不在电脑上敲几行,就像白活了一天一样。为了满足那“瘾”,我不和世人一般见识。我相信他们身不由己,而我又那样一个秘密的办法,就是写作.能给自己一刹那的绝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