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是无效信――曾经和校花校草那么近,又那么远
曾经与“校花”,“校草”那么近,又那么远
H,当之无愧称为我高中学校的校花。记得上高一的时候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当时我的前桌方丽告诉我关于她的一些故事。方丽和她一个寝。她比我们一般大两岁,开始不想上学,后来上了一年班,又后来想上学了。听说她长的很漂亮,成绩也不错。那时我自己心中勾勒着她的模样。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食堂打饭排队时。刚好夹着方丽她就在身后。丽介绍说这是我和你说的H,然后告诉她我的名字。看她当时的表情估计也听说过我。
很清楚地记得当时她穿着蓝,黄,白三色相间的毛衫,下身是牛仔裤。头发很直,到肩,手里拿着饭盒。那时脑海里冒出一个词--漂亮!的确漂亮。大大的眼睛,柳叶眉,鹅蛋脸型,皮肤白皙,个子也挺高,清瘦。她的着装之后发现,挺时髦。后来一个寝,我还不时地夸她好看,说她比一般明星都好看。那可真是真心话!{貌似我比较喜欢夸人,呵呵}而她的反应一贯是有点惊讶的说“真的啊?”这是她的口头禅。不管说什么事第一反应就是“真的啊?”。其实她早已听厌了这些话。
认识了,在学校里遇到会相视一笑。
到了高二分文理班,她选的是理科班。后来因为那个班的老师实在太“无为”,便和一人调换,来到我们班。那时我直叹有缘,也有些紧张感。
我的班主任刚好是她高一班主任。开始她坐第一排,早早来班里看书的背影我看着,觉得孤单又落寞。她其实是个乐观开朗派,觉得她压抑了自己。后来她适应了这个新集体,恢复开朗的自我了。
那时和她仍没太大交流,直到一次考试后老师让我们坐在了一起。因为我们的成绩可以互补。语文,英语对数学,地理。想不通这是怎样的缘分。记得总是拿着数学题去向她请教,她挺有耐心的讲给我听。也经常问她有关自然地理的问题。她也常问我英语题,语文倒是有种让它“自生自灭”的感觉。其实一直都不认为她语文不好,只是考不好。
再后来发现她没有以前那么认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认真。
其实我一直在找一个成绩优秀,品格好又外表美丽的女孩。我曾想她就是那个人了。
后来老师竟依据一次很重要考试的排名把前八名女生分在一个寝室。说要我们互相学习。老师真是煞费苦心。
我们分在一个寝。
她在我下铺。
又近了。
记得那次班上选班长时,民主投票。她一心想当班长。黑板上一人写着,一人唱票,老师在一旁看着。那个时刻大家很激动。她的票和另一男生的票很接近。后来老师看唱票的同学累了,便自己上前替了他。最终她如愿当上了班长。只是班里有些人怀疑老师作假,偏袒她。老师对她的喜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还有人传当天的值日生去翻了垃圾桶里的纸条,好像男生的名字出现的次数很多。究竟是不是这样,不重要了。因为,她是适合当班长的。
高二时我们曾有一次去高三班里上晚自习。{因为高三多上一个小时。}我们坐在最后,可是会有人不时的回头,大多男生。我知道他们在看什么。不过我们只是看自己的书。后来那个班的班主任发现了我们,没有“刁难”我们。那个老师认识她,把她叫了出去。她走后,前排男生一整唏嘘,还说了一句让我很伤心地话。不过懒得不会理会这些。
和她坐一起也许会有人问你自卑吗?说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得庆幸,高中年代是以分数为一切。虽然我很不喜欢这样的标准。
直至现在,我一直觉得很荣幸和她有这段缘分。
最终很遗憾,她没考上心仪的大学,去当幼师了。从此失了联系。
T,当之无愧是我们学校的校草。高一时他的名字听得我厌烦。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我的一个室友说的。她是他的崇拜者,三天两头的说他怎样怎样。还和他有书信来往。她一个劲的说他帅。那时她一提他,全寝都无奈。
那时还听说有初中生写情书给他。甚至为他争风吃醋。
也曾在脑海里构思过他的模样。第一次知道他的模样还是在公告栏上看到的。那是学生会成员名单公布,他被选为学生会副主席。毕可卉也被选为学生会副主席。上面贴了他的照片。那时有很多人围观,身边的同学激动地指着他的照片说这就是T。
照片上是一个头发挺长,微翘,一脸清秀的阳光形象。眼睛微眯着。
我觉得似乎她们对他的长相夸大其词了。
后来高二他也分到我们班了。
现实中的他更为立体,觉得比照片上的他好看一点。
他的语文英语十分好。他是个很有才的人。擅长写有长又美又有哲理的句子。语文老师拿他的作文读给我们听。其实他的文章非得读出来才有韵味。当老师一口气读完那一个长句,停顿一下,赞不绝口。
他也是个问题学生。上课常不听讲,常睡觉。老师很多次叫他到办公室,却屡教不改。但他成绩还在前面。
老师叫他把一头挺长的头发剪掉,他不肯剪,最后老师把剪子带来了,受不住“威胁”最终剪成了运动头。
他数学不好,在老师的督促下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开始能常常看到他很早到班里看书,后来看成绩提不上来就放弃了。他也是个敢于挑战权威的学生。当他不认可语文老师的观点时,会勇敢地站起来反驳她。当时他的表情带点自信和傲气。我们都在背后为他鼓掌,因为都不太看得惯这个没啥水平的语文老师。
再到后来他成了我的后桌。
好像我们真没说过什么话。感觉一句都没有。
对于T的印象转变只是因为一件事,也可以说是一句话。但这句话彻底的毁了他在我和知道这事为数不多的人心中的形象。
你可以说他多情。也可以说他专情。
留言上,看得出他其实知道自己在挥霍青春,明白得用另一年来弥补。他写道,曾有个大爷说他是个“浪漫”的人。他自嘲的说,“浪”是放浪,任性;“漫”是此“慢”。我不明白既然知道自己不应挥霍为什么还这样。也许这是我们这个年龄大多数人共有的心里矛盾。
青春,免不了有一段是挥霍了的。
后来我在寝室从一寝友口中听说他们恋爱了!
我十分惊讶。室友笑着看我这个表情,貌似我是最后知道这个事的人。她说我埋在书里了,我不以为然。H竟我离他们那么近,我真没看到他们说过一句话。
实在想不通。
听说是毕在圣诞节送了他什么,后来就在一起了。
可是最终却很快分开了。
我们都很怅惘。觉得那么配。后来在她的只言片语中知道,是她不想和他在一起了。她受不了他的情诗短信---后来T还做过挽回,结果只能一切幻化成烟了。
我想可能是他们有各自的骄傲,而这骄傲又是难以融合的。而这样的一对是很难走到最后。
当我以为毕业后不会遇到他时,却不想我们在同一学校复读。
不是一个班。碰到的几率十分小。
记忆里的雨天,好像还上演了一场小说里出现的浪漫------
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学校的松树下。
那是个很阳光的下午。我从车库里走出来。记不清当时为什么心情不好,一直低着头走路。走到树下,忽然听到有人叫我。抬头一看没想到是他。
当时他对我笑。而我只是,扯了一下嘴角,便快步走了。
从此这个人没再出现过。也不清楚他有没有考上大学。
运动场上仿佛还回响着那帮初中小孩们傻傻的为H和T呐喊的声音------
年华已过。我的追忆往事的信,他们看不到。
20120129凌晨l: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