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挑担子的麻二

挑担子的麻二

2013-10-15 11:49 作者:七郎 阅读量:19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麻二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才会挑着担子到村里来叫卖。一根扁担,两个筐子,一个里面装着梨,一个里面装着苹果,或者柿子。我们村子是麻二的终点,因为再往前去就是茫茫林海,没有人家了。虽然我们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家,而且住在山上,路途最遥远,但麻二似乎很喜欢来我们村里。因为我们村距离街上远,赶集的次数少,所以来了货郎或者卖水果之类的小商贩,家家户户都要破费,而且出手大方,小商贩往往是高高兴兴的满载而归。

但常客就只有麻二了,大家都很熟悉。以至于他能够叫出村里所有人的名字且认得每家的门儿。麻二是个回民,身穿很旧的棉袄,腰间系一根绳子,头戴一顶白帽子,耳朵上挂两个露着羊毛的耳套子。麻二的棉袄似乎从来都不洗,袖子和前襟上面有一层明晃晃的污垢,油光发亮,不逊于在油坊里干活的活计。但他的帽子却总是很干净,耳套也很讲究,上面绣着彩色的图案,他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

每次来到村子,麻二总会呆在村头的三叉口一处屋檐下。他只需扯大嗓门儿叫一声,全村的人便都能听到。不一会儿便有穿着开档裤子拎着鼻涕的小子丫头从各个路口串了出来,(其中就有我),大家好奇的围在麻二的筐子跟前叽叽喳喳。不一会儿,陆续有大姨大妈老太太老头子摇摇晃晃的从屋子里钻出来,而后便有年轻的男人女人也憋不住,探着头出来凑热闹。

大家似乎都很喜欢和麻二开玩笑,他是一个从来不和人红脸的人。说一口地道的陕北话,颇为幽默。寂静的村子因他的到来而热闹了。

大家七手八脚的扒开麻二筐子里的蛇皮袋,手在里面翻来挑去的看货,嘴里不停的嫌弃水果的成色。麻二不停的回应着,双手缩在在袖筒里,一双不以为然的眼神不停的扫射着人群和伸向筐子的手。有人总会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偷一个藏起来。要是被麻二发现,也会不客气的要回来。面对这么多手,麻二的神情紧挂张,如临大敌,连鼻涕都来不及擦,吸溜吸溜个不停。

有一回,村里有人买了一辆凤凰自行车,在村头侍弄,有人拿话激麻二,说他不会骑这铁毛驴。麻二禁不住大家的挑衅,为了证明一下自己,他特意从一个较陡的坡路上骑了下去。车的刹车不好,所以他一下子就冲到坡底下的麦子场里才停下来。等他回头看时,这才发现人们七手八脚的抢他筐子里的梨。麻二大叫上当了上当了!扔了车子就往会跑。这一回麻二损失不小,尽管大多数人只是开玩笑,最后还给了他。麻二大骂了一通,望着三三两两回家去暖炕的人们,沮丧的挑着一副空担子下山了。

此后麻二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来我们村卖水果了。大家都开始叨念他,说起上次抢他梨子的事情,都说做得太过分了,可能伤了他的心,毕竟他要一大早挑着担子赶上三十多里地的山路才能到我们村,不容易啊!

后来麻二还是来了,大人和孩子们都很高兴。上次抢了水果的人,这次特意的多给了麻二钱,说了道歉的话。但麻二似乎不介意了,嘴里骂着,执意不要多给的钱,村民们只好多买一些水果,以表歉意。

但这偷水果的事儿只有大人才干。小孩子子要是偷了水果,大人一定会批评他,并把果子还回去,这事缘于老李。有一回老李的儿子偷了一个梨,向老李邀功,老李大怒,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的批评了儿子一顿。老李是个稀缺的知识分子,大家觉得他说得对,也仿照着教育自己的孩子,最后就有了这样一个很怪的现象。但绝大多数人只是闹着玩而已,还会还给麻二,即使不还,麻二也会在他买的水果里把钱算进去。大人会骂他吝啬,但钱还是会照付。

麻二很喜欢小孩子,要是谁家不买他的水果,那孩子围着他的担子不走,麻二就会给孩子送一个果子吃,当然免不了对着孩子愤愤不平的唠叨大人们的小气。

麻二几乎每年都来,大约六七年都没有间断。后来有人看到了商机,开着拖拉机来卖水果,允许村民们拿粮食换,搞得热火朝天,麻二想来都来不了了。但麻二依然在用担子做生意,只不过他把摊子设在了集市上。村民们赶集,经常会去他那里聊上几句,偶尔也会买他的水果。

麻二用他的担子供出来一个大学生,听说他的儿子在上大学。儿子成了他的辉煌,村民常拿他的儿子的事夸他,说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麻二头摇得算盘似的,似乎压根儿就没那那了不起的事儿,依然埋头做他不起眼的小生意。

相关文章关键词

《挑担子的麻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