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 城里与乡下

城里与乡下

2013-10-14 14:42 作者:边一文 阅读量:32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生于偏僻农村的我,小时没见过火车。偶一次,在邻居小伙伴家的小人书上,看画家用线条描绘火车的图,很是好奇,好像是探究天外来客,对着有火车的一页仔细地看,正好有个小伙伴想翻过页去,我还未看清晰,拦住他的手,捏住那一页书的角儿:别,让我再看看,火车什么样?

“还不知道火车,里面有很多面包.到了火车里,随便吃。”伙伴胡诌一句,他手中拿着的是表姐从城里坐火车给捎来的面包。说着,将那香得诱人的淡黄色的食物,在我的眼前晃了一下,一股油香飘过来。我飞快的伸出手去,捏了捏,比家里的馍喧腾,看着伙伴吃,恨不得上去咬一口,可终将嘴里打转儿的唾液咽了回去。哦,火车是飘着香的。我再定睛看小人书,火车的头大且宽,拖着个长尾巴,像卧着的巨牛。

后来,从大人们嘴里听到了零零碎碎有关火车的信息。比如:它行进时能发出极大的响声,里面能坐许多人等。我脑海里一直构思着它带着香气庞然大物的千变万化的形象,有想看的强烈欲望。

县城里有火车,村子离县城很遥远,土路,坐马车需要相当费用的。在那贫寒的年代,小孩为看火车到县城去,是不可能的,看火车的愿望只能在脑子里萦回、梦中浮现。

一次,有了去县城办事的机会,我加快脚步办公,腾出了空闲,打听有火车的地方,还儿时愿望,看看火车,那年我十八岁。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火车。哇,庞然、迅疾,一匹凶兽,身子伏着呼啸奔来,一阵笛声,震得我神魂脱窍、耳朵生疼。它的钢强、骨感、虎虎生风将多年在我头脑中形成,虚无飘渺、飘香浪漫的火车的幻影打扫干净,重生出一个令我惊讶的高大形象来。

后来,我常带孩子到火车站看火车,因为县城里没有更多的娱乐场所。孩子一周多的时候,他还不大懂得,看火车与自行车没什么两样,他只会迈着不稳的步,朝着异样的鸣声奔去,茫然不知为了什么,渐渐的,孩子大了,看火车,有过专注,有过好奇,它是怎么动起来的?这么大的东西。当他弄懂道理之后,表情像未起波澜的水,安静、淡然,只顾低头在道边掐狗尾草、逮蚂蚱,用狗尾草穿起串串蚂蚱,他的兴趣都在玩儿上,有火车过,只偶尔望望。再以后,上了小学,让他去看火车,他会说:不去不去,火车有什么好玩的?

错后几年,孩子看火车与我第一次看火车在同一个地方,但是,孩子的欲望、对他的触动远没有我时的激情,那种振奋也未曾出现过。

我是乡下人,孩子是城里人,尽管是县城,我自愧不如,我非常羡慕孩子诞生在有火车的地方。城里人的诱惑远比乡下人多,因此,火车对于他们就司空见惯,而对孤陋寡闻的乡下孩子则大不一样。

然而,诱惑多,对事物专注吗?求知渴望吗?我总以为,由见识不多积累的对未知的渴望是乡下人的优势,它像一道闸门,一旦打开,便狂泻,遏制不住。

相关文章关键词

《 城里与乡下》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