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思考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想,也正因为观点不一才形成了言论的竞争,在历史上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列那狐的故事,很多小孩也从小看过有关他的故事,就是在低年级语文阅读练习上也有让学生阅读列那偷鱼的这个故事,可以说这个故事真的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虽然这样,但在重新给学生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学生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就像老版的《西游记》每年暑假都要放,但还是百看不厌一样。
今天在给学生讲列那的故事,就问学生:“你认为列那是怎样的一只狐狸?”学生纷纷举手有说列那很聪明,表现在他能骗过两个大活人。列那想要吃鱼,当闻到鱼香味想出妙计:走到大路中间,横躺在那里,装出刚刚死去的样子,让鱼贩子看到了他好高兴了一阵,以为可以得到列那的皮毛了,甚至连鱼贩子捏捏他的皮,摇摇他的尾巴他都一动不动,都能把两个鱼贩子骗过,认为他是真正的死了,把他扔到了车厢里的鱼篓旁边,这正好中了列那的计。
列那还很狡猾。当他吃饱了鱼还带着鱼从车厢里跳到大路上,还狡诈地冲鱼贩子们大声喊道:“谢谢你们的鱼,好朋友们。愿上帝保佑你们!我在车上给你们留下了一些鱼骨和鱼刺作为礼物。感谢你们!”听到这样的话没有哪个人会不发出笑声,这个列那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太狡猾了。大家对列那的评价一致认为非常狡猾,诡计多端。
但就在这时却有一个小女生还举着手,我想不去理会她,但过了一会见她还一点都没有把手放下的意思,那只小手就像一面鲜明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教室里。我当时不知道她还会有什么意见,认为她还不就是跟大家想得一样,只不过是想表现一下自己而已,但为了激发学生举手的积极性,给举手的孩子一个发言的机会,还是让她站出来说了。
小女生说:我觉得列那还很有爱心。我当时心里一震,怎么说列那有爱心呢?只听那小女生说道:“列那不光自己吃饱了鱼,还把鳗鱼当项圈挂在脖子上带回家给老婆、孩子吃,说明他很有爱心。”诶,听她这么一说,还真的蛮有道理的。列那虽然对待外人做了很多坏事,但是在对待家人这方面却是很有责任感的。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就是连十恶不赦的杀人犯在他的人性中也会有善良的一面,在对待家人或亲朋等的时候总会有善良的一刻。
还记得会上听得讲去听《螳螂捕蝉》这教学观摩课,有一个精彩的亮点:学生激烈地争论少年是多么的机智勇敢,能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的比喻来警示吴王放弃战争。学生这激烈的讨论引起了坐在后面听课的一位老师的参与,他反驳道:“作为一个国家的帝王,他已经是成人,相对来说看的书、经历的事情都会比孩子多,所以他肯定会比小孩子考虑的多,哪会就这么容易被说服呢?不过是编故事让人明白道理罢了。”听听倒也蛮有道理。学生就开始反驳他了:首先他虽然是贵为帝王,可能他在别的方面比较强,但在打仗上不行,那他就不会这样全面考虑到国家的安危了,这样这个少年的劝解就是有可能是存在的;其次帝王就算他在打仗方面是能手,但他也是人,要处理的事情也可能比较多,也难免就有可能对打仗的形势有所疏忽,有时可能就只会看到眼前的利益,或是意气用事,这样这个少年的劝说就是有用的;再有那些大臣都不敢劝说都怕再劝会遭来杀身之祸,而这个小孩少年气盛,没有官职对他来说就没有这样的顾虑,所以说少年劝吴王的事也就是真实的,等等。学生的分析头头是道,直到下课还在激烈的争论,以至于让其他听课的老师都认为这是特意安排的一个环节。
别看孩子小,他们的小脑瓜里思考的问题还蛮周到别致,有时我们还会觉得他们说得很另类,但仔细想想还觉得说得蛮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