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日记(03):沣峪口速写
2000.8.2(小雨)星期三
沣峪口国防训练基地大门外三十米处向南有一条砂石小路直通终南山下,沿路的蒿草高过行人膝盖,开垦的一处田地里种植者芝麻,芝麻因土壤贫瘠而显得黄瘦不堪。
向前继续走,则景致别样:稀稀疏疏的栗子树散落其间,融入野草遮蔽的绿色;而密密麻麻的柿子树无疑成了这里的绝对主角,挂满果实的枝头招惹着稀罕的客人的目光,那砖墙小屋里的主人尚未起床——等到果实成熟且采摘时肯定不会这般闲适与惬意。让劳动者享受丰收的喜悦,此乃天地间最天经地义的美事儿!我们一同祈祷着。
再往里走,小路曲里拐弯,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曲径通幽”的成语来。途中除过几位农人从我们身旁匆匆闪过,可谓人迹全无;没有人迹也就没有喧闹和嘈杂,没有婆婆妈妈劳心费神的大事小事。这是独处深山的奥妙之处,古今中外各色人等皆有此此情此感。突然,同行者的几声山喊,即刻打破林间寂静。没走几步路,路畔卧石小憩一下,顿觉精神抖擞,似乎有了使不完的劲儿。不知那位喊道:走吧。不知不觉来到名副其实的山脚下,有位农人刚从自家菜地退出,与我们不期而遇。寥寥谈话间弄清了这座山当地人称之为秦岭,但我以为叫它终南山最为恰切,正如一位北京旅人到达祖国西部某地,倘若有人问他是何方人士而这位旅人只能说“我是北京人”却不说是“中国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农人又道这里是沣峪口村。山间小路渐渐变宽后与西万路相连接。
西万路热闹多了,车较多人较多。越接近沣峪口商店饭馆也越多。商店饭馆的规模并不大,公路两侧比比皆是而生意一律清清淡淡。门前或路沿处有男男女女在兜售着新采摘的葡萄。葡萄颗大色佳,但买者寥寥。我们一行亲眼看到中巴车上有一乘客与出售葡萄的少妇谈好价格,那少妇正准备装葡萄过秤时,启动着的车子猛然向前开去,一桩几乎十拿九稳的生意即刻泡汤了。少妇无可奈何;乘客也少不了唏嘘再三。
沣峪口处有两条公路,一条通往周至户县,另一条则通往宁陕。通往宁陕的路必经终南山。公路依山势而修筑,大致呈梯子型:最高为山,其次为路,再次为渠,至深处为沟。沿渠坝往下极易下沟(因时间所限,我们并没有下沟)。站在坝上远眺,沟内一切景致尽收眼底,“清泉石上流”的生动鲜活的画面就在这里,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石头成了大沟的主宰。细细思量一番,以前工作过的HZ县五龙山口处不也如此风景么!风景惊人相似,而人的心境竟彻头彻尾换了样儿!
同游者一声提醒:该回喽!
于是抄近路撤退。
微风过处,送来阵阵凉意。雨,耐不住寂寞来凑趣。
双脚沾了泥巴,路面亮堂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