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我的第一本字典

我的第一本字典

2013-10-23 15:25 作者:秋无月 阅读量:30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当时全班同学没人有字典,包括家里最富有的一个叫“空军”同学,他是一名老红军的孙子。只有老师有一本字典,也很破旧,前面音序查字的部分都不在了。欢迎来到,期待你的继续投稿。

小时候,三姑父常来我家帮父母干农活。三姑父在歇气的时,常常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坐在院坝边的大核桃树下,聚精会神地看。有时他似乎成了聋子,对谁也不理。有时还像傻子,一个人边看边笑。

那书真的能让人忘记一切?有一次,三姑父看书的时候,我就悄悄地站在他身后,还没等我看清一个字,就被他发现:“一边儿去,别打扰我,这书你能看得懂吗?”我悻悻地走开了,心里却老想着那本全是字、没有一幅图画的书。

等到他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的时候,我就偷偷地从枕头下拿出那本书,打开来看。那时我正读小学三年级,能认识一些字,但有很多字词我都不认识,不能明其义,只能囫囵吞枣般地读,却在不知不觉间,沉醉在书中的世界里。甚至三姑父回来进屋拿书我都没发觉,那时才如梦初醒,顿时吓得说不出话来。三姑父说:“你拿到屋外去看吧。”当时高兴的心情自不必说,那天我除了吃饭,就只看书。

那时的孩子,除了帮大人做一些如放牛、割猪草等家务事,大多时候空着肚子,或漫山遍野找东西吃,或玩着泥巴,或追逐打闹,偶尔能听大人们讲一些老掉牙的故事或看一场黑白电影。除了课本,没有什么书可读。后来我才知道,当时姑父看的书是小说。自从看了三姑父的书后,我便喜欢上看书。千方百计找来一些破得没头没尾的书,读得津津有味。实在没有书看了,连捆面条的一小块报纸也不放过。

因为认识的字太有限,给阅读带来很多困难,于是我渴望有一本字典。

当时全班同学没人有字典,包括家里最富有的一个叫“空军”同学,他是一名老红军的孙子。只有老师有一本字典,也很破旧,前面音序查字的部分都不在了。有时很想向老师借,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不敢开口。

有一次,隔房的大爹到山外赶场,弄到一本叫《唐宋诗选供》的书。他向人炫耀自己有眼光:别人要扔,他却要了回来。我眼睛就死死地盯着那本书,眼珠一动不动,就像肚子饿急了看到好吃的东西。大爹是村里唯一喝过几天墨水的人,大概是他当时看到了我对那本充满渴望的神情,说:“老三想看啊,能读一段给我听,我就送给你。”我原本是很腼腆的,不过当时因为太想要那本书的缘故,豁出去了,结结巴巴地念了一首诗,还把“万仞山”读成了“万刀山”,幸好大爹也不知道我读错了,还一个劲儿地夸我,于是我就成了那本书的主人。那是我拥有的第一本课外书,封面有点破,内容很完整。可是里面不认识的字太多了,我没办法读懂。

于是我对字典的渴望更强烈了,甚至有时幻想:要是天上能掉一本字典并且是被我捡到该多好啊!

不过那只不过是一个幻想罢了!

那时大多数孩子没有鞋穿,有鞋的大多时候也是光着脚板舍不得穿。穿的裤子一般都是大人裤子改的,大多只是把长裤脚弄短就行了,有的甚至不改,把裤脚挽上。风吹来,宽大的裤脚像旗帜飘。吃的呢,红苕熟了吃红苕,土豆熟了吃土豆,有一次堂兄饿急了,掏野芋果吃,被麻得大哭,急得把口腔抓出血了。那时我读一学期书,一元八毛的学费家里实在交不出,老师向中心校申请免交我才顺利入学。平日里能买点盐吃就不错了,那有闲钱买字典!我从不敢向父母提起买字典的事。

刚上小学四年级不久,我生了一场大病,山前山后的医生都请遍了,没人知道是什么病。常听到邻居们背后说:“可怜的水山坪老三,又懂事,学习成绩又好,说不定要喂蚂蚁?!”一天夜里,父母把我背到五零一厂职工医院,住了十来天院,没有任何效果。医生让我出院了,并说对母亲说:有啥好吃的尽量给他多吃点!母亲流着泪背着我走在柏油路上,阳光把路面烤得软软的,粘得母亲的鞋底都脱落了半截。母亲四处找绳子绑鞋,我也跟着找,却意外捡到一元钱,不知是谁掉的,没人来认领。没有找到绑鞋的东西,在路边的商店里母亲要到一根旧鞋带。我发现那家商店卖有字典,便对母亲说想把刚才捡到的钱拿来买字典。这次,母亲很爽快地说:“那就买吧。”买了一本字典,那一元钱就只剩下一毛五分了。在那一瞬间,我是多么高兴,全然忘记了自己那致命的病。

没想到的是我有幸活了下来,并拥有了第一本字典。它伴着渡过了我以后八年的学习生活,不幸的是后来那本字典在一次搬家时遗失了,我还找了好一阵子,终究没有找到。

相关文章关键词

《我的第一本字典》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