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俗语喂养的村庄――人活脸,树活皮

俗语喂养的村庄――人活脸,树活皮

2013-10-13 21:13 作者:荒漠逸行者 阅读量:27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人生于世,颜面自然极为重要。楚霸王一声喟叹“无颜见江东父老”,自然是因为自觉颜面丧失殆尽,只好以自刎了解,保全了颜面。所以颜面关乎一个人的人格、品德和尊严。在小村,对颜面的表达直截了当,如果说某一个人“脸都不要了”,不是说他要将自己的脸抛弃,而是说这个人连人格、尊严等等做人的基本原则和道义都放弃,做事情不择手段或者无所不用其极,自然会遭到别人的唾弃。

所以村里人常说:人活脸,树活皮,葱秧子活的绿水气。人怕伤心,树怕伤皮。不管多么高大茂盛的树木,它的枝条损伤了,一般不会影响它的生长,但树皮损伤了,那就不同了,树木就会因为吸收不到水分养料而逐渐枯竭,乃至死亡。家乡的人还种植一种小葱,其味鲜美,是做饭不可或缺的佐料。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碧绿水灵的葱秧子煞是找人喜欢,几乎让人垂涎欲滴,嘴馋的人拔下几根,塞进嘴里,嚼几下,满口生香。但过了夏季,小葱日渐老气,吃起来味同嚼蜡。

树木花草的价值,在于人的欣赏和维护。小葱招人喜欢,是因为人的培育和所用。树木之所以参天,更是离不开人的栽培保护,人若伤其皮,树又何奈之?但人就不同了,人的脸面,要自己维护和保养。事关头面,不亦慎乎?所以早起第一件大事,便是要梳洗,让头面光鲜齐整。当然这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脸可以说是整个人品质、尊严甚至于情感、健康的“晴雨表”。从脸面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身体、心情和精神状态,还可以看到这个人的处境和人品。

一个人如果受到冷遇或者侮辱,别人就会说他的“面子丢尽了”。但如果这个人做了有悖伦理人伦或者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会说他“丢脸”、“脸都不要了”、“脸往哪里搁”等。脸自然还在自己的头上,但别人连正眼都不瞧一下,熟视无睹,因为在他心里,早就没有了你的分量和位置。人要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有所顾忌,遵从规则,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试想,如果他撕破脸皮,无所顾忌,唾沫星子吐在脸上都不怕,还会有一颗敬畏之心吗?所以“人不要脸鬼都怕”,何况人呢?

人不要脸,为人所不齿。在村子里,偷鸡摸狗、忤逆不孝、游手好闲、寻衅滋事、吃喝嫖赌等等都被人们看做不要脸的行为。到“不齿”这个份上,无疑于行尸走肉,遭到人们的唾弃。如果某一个人正在做上述方面的事情,被别人撞见或者调解的时候,往往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还要不要脸?”天良未泯者幡然醒悟骤然收手,一意孤行者依然如故恬不知耻。

脸皮撕破,当然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我曾经亲眼目睹村上的一名恶媳,将自己的婆婆用绳子拴着,从山顶拉到山下,婆婆疼痛难忍,号啕大哭,她却无动于衷,并恶语相向。其间多少人都闻声前来劝阻,也无济于事,她扯破嗓门吼叫着“我今天脸豁出去了,我也知道犯了王法,怎么都行,反正要让她尝尝我的厉害!我就要把她拉到告状的地方,让她告我的状的!”好多年长者甚至严词呵斥,都阻止不了她脸豁出去的恶行,甚至于谁劝阻她就骂谁,那时报警又不方便,何况只是小山沟,最终到了山脚下的时候,婆婆已经衣服被撕扯成条条缕,缕,汗水、泪水混合着尘土,就像刚出土的似的,而恶媳也终于筋疲力尽,才扔下婆婆转身而去。这位媳妇,可以说是“脸豁出去”的典型了,伦理、舆论、法律等等,在她眼里统统靠边站,别人自然奈何不了她。当然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依旧我行我素,哪怕被人戳破脊梁也恶名依旧,后来却搬迁到别处去了,不知道她丢失的颜面最终捡回来没有。

人也真是奇怪,少了某一部分,就是残疾。但身体残疾,不代表心灵残疾。唯有脸就不同了,脸是人的“通行证”,毁了容甚至不要紧,只要脸没丢就行,照样可以坦然行走于天地间,但是丢了脸,就是把整个人都丢了。所以“人活脸,树活皮”,要想堂堂正正做人,丢脸的事情就不能干,就像树木要想长成参天,就不能伤皮一样。在心有杂草的时候,还是多看看多想想树木是怎样挺拔伟岸的!

相关文章关键词

《俗语喂养的村庄――人活脸,树活皮》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