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婆山的绿
在那物质匮匾的时代,每当壮劳力挑着一箩筐一箩筐桃子鱼贯进村时,整个村子沸腾了,孩子们相互喜告:要分桃子了,要分桃子了,一会儿,跟在背后的孩子们越来越多,那满脸的喜气,带动着大人们也拖儿带女尾随而来,操场上一下子变得热热闹闹。从那时以后,我就知道我村有一个“下山”,是一个美丽的花果山,有板栗、有桃子、还有野柿子等,“下山”的入口处还有一个绿绿葱葱的“太婆山”,那可是让我们顾氏家族引以为豪的神圣之地。
下山有一条从上而下绵延的小河,终年水流不断,水清澈见底,略带甜味,蜿蜿蜒蜒像一条懒洋洋的蛇,故而命名为“懒蛇”。“太婆山”像一个温暖的绿馒头,轻轻地按放在蛇头上,使蛇温顺、使山翠绿。蛇口有一棵的大“沙扑浪”树,枝繁叶茂,覆盖面积达30米左右,他像一棵迎客松,旁逸斜出,招呼着过往朋友。山上绿树璀璨,松树掩映,许多合抱的大松树像卫士一样,巡视在整个山坡,最大的一棵松树已经几百年了,直径约170公分,高大、挺拔,傲冲云霄,成为十里方圆之最。
因为太婆山是我们太婆安息的地点,虽然我们没有做很大的祭拜活动,但是,她的神圣,却让她的子孙对她敬畏有加。因此,整个村落视她为繁荣的象征。
但是,太婆山也免不了灾难的侵袭,墓前一棵几百年的柏树,苍翠滴绿,笔直高耸,那柏树的香香气味,犹如她宽大的胸怀,四散飘香,让山弥漫在和顺中。那柏树的树枝,像一把翠绿的大伞,覆盖在墓顶,保护着太婆墓的静谧、安详。但不知何时,柏树被小偷拦腰偷走,让我们伤心、愤慨不已,但那遗留下来的树桩,依然让我们肃然起敬。
太婆山外形像一个柔和的馒头,平和、自然,正如她对后代的要求一样平和、自然、勤劳、自强不息。
懒蛇的旁边,有一块天然的巨石,像一个门,更像一个招牌,静静地矗立在路边,记录着她的历史和她的伟岸,以及她为人的准则。每次我走过此地,不管青苔掩盖,藤蔓缠绕,我都喜欢去触摸它,仰视它,诉说我心中的尊敬和希望。
正因为她的好客、自然,迎来了神仙的居住,传说太婆山东边有一个神仙洞,洞口幽深,十二乐师就在那儿奏乐、娱乐,享受世外桃源的悠然自得。
很荣幸,我弟弟承包了整个山,他非常尊重历史,把“下山”看作是他生命的第二次焕发,他把淘汰的桃树移植为满山翠绿的毛竹,每年给它们松土、施肥,毛竹绿绿葱葱疯长着,越变越粗壮,像一个个帅小伙,挺拔、高大,悠然在林间散步。他还点缀性的植上许多果树,例枣子、梅子、金桔、橘子等,使山更具魅力。
为了扶植果树和毛竹,保护太婆山,自然而然,老爸住到了山上,从而也把我的心逮到了山上,每年的节假日,我都想到山上看看老爸,和爸爸聊聊天,叙叙家常,有意无意地看看山,抱抱那雄壮的松树,摸摸那柏树的树桩,把心中的一切不快和职业带来的烦躁,消失殆尽,享受这一份绿带给我的无尽想象和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