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脚印
一位老人,有过楚楚可人的生活经历,清晰的脚印真实又丰富。
建国之初,他成了“湖北人民革命大学”的学员,铭记着革命家老校长李先念的切切教诲,一念地追求心中的远大理想。年轻时,在海南当机要员,后来去石油部第二石油物探大队,从事党务文秘工作。揣着建设祖国的宏伟志向,入吉林进四川,茫茫旷野找石油,足迹遍布戈壁滩。峥嵘岁月里领略了大庆油田的豪迈,品尝到了呼啸风雪的激情,石油人是满腔的朝气与智慧。
“少小离家老大归”,年过半百时,他带着对家乡的无限眷念,回到了湖南地质队。
地质工作有它独特的风味,他还是那么投入执着。一个地质袋一双登山鞋,忙碌在丛林中峻岭上。与高山绿水相依相伴,风霜染白了稀疏的鬓发……
那年秋天,我来到了地质队,认识了这位年高豁达的老人。他已是地质队子弟学校的校长,同几位地质钻探的老者活跃在讲台上。识同事如知心的伙伴,以校为家以教为乐,忙忙碌碌满面春风,对教育事业一片赤诚。
就是这么默默无求地工作着,进入花甲之年才退休。
记得那个时候,地质队偏居乡下,住宅也是前楼挨后栋。老人退休了也轻松自在,像个闲雅的“不老翁”,每每跟大家说起“红旗岭”的高、“东山峰”的险,他总是兴致勃勃眉飞色舞。我常看到他去老人娱乐室,一有人喊下象棋,他神采奕奕卷袖应战。一张小方桌,围满了凑热闹的棋友,指指点点嘁嘁喳喳。他总是那么乐呵,手里玩着棋子嘴里哼着小调,你不叫累他不休战。
在乡下,他还迷上了钓鱼,一根钓竿手中握,蚯蚓盒当小凳,黎明起日落归。有一次,在塘边鱼竿舞得呜呜叫,兴趣正浓,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俩急忙跑进了附近的农户家里。主人见来了过路客,搬凳倒茶很是客气。主人跟老人年岁相近,聊起家中的琐细,很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笑得前仰后合,还约好到家里去作客,萍水相逢却情意绵绵。
老人在家里清逸闲适,时常戴着老花镜撑着一本色旧纸黄的书摇头晃脑念念有词,一个老书生的范。晚上的电视是他的必修课,躺在睡椅上双目炯炯有神如痴如醉。年老了身体自有不适,心态却还是那么开朗悠然……
这位老人,从平原走到山野走进了乡村,在地质队度过了幸福的晚年。他为人诚朴钟爱地质,坦坦荡荡两袖清风。留下了一串串起起落落的脚印,和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