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同里印象

同里印象

2013-10-16 02:46 作者:于雷 阅读量:24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中国,你不会不知道长城,故宫;在江南,你一定会想到古城苏州,天堂杭州。而当选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同里水乡更是世界游人来此不可错过的名景点。

同里是一座千年古镇,古称富土,别名同川,位于江苏省最南端的吴江市,由于探友,吴江是我常来之地,每次走来,内心都会随着同里水乡而不断变化。

当晚,经同学指路,我走进了同里,这座一直让我思念的水乡。同里的夜显得是那么的宁静,路上的行人很少,街边只有几位卖烧饼的居民。也许他们怕打扰同里那平静的夜,所以他们宁愿呆在家里听曲睡觉也足不出户。甚至就连民居家的狗也是哑着嗓子蹲坐在居民家的正门前看守家园。

靠河建筑的民居,粉墙黛瓦,屋屋相连,透过家家正门前的古式灯笼照射,古老的宅屋像被浓缩成长长的画卷浮于水面。

夜晚,居民睡了,我走进一家富土客栈,掌柜帮我安排在二楼最西面的房间里,古老的床柜茶具以及那古老的窗是想让我回到千年之前,透过窗户,眼前就是一条古老的街道。远处,谁家的大家闺秀正在窗前对着眼前的河流和明月弹曲作赋。她也许是在思念远方的丈夫,也许是古代女子的一种自得其乐!不管怎样,我好象被送进了古代封建社会。

夜晚的觉香让我神清气爽。一大早,离开客栈,急匆匆地走进了古镇的牌坊,也许是早些在书中对同里就有所了解。我不仅一次走进这里,同里的印象在我的脑海里已能编出一本线装本的书册。

同里的早点和别处就是不一样,比如绿豆芡实粥,闵饼等都是同里自家人有名的手工制作。另外,同里有名的小吃状元蹄,芡实糕,袜底酥,退思饼一直深受旅游爱好者的欢迎而赞不绝口。

清晨的同里古镇,家家居民都敞开着自家的宅院来迎接外来旅游者。不管是船上的老人,还是店铺的老板都会以全新的面貌来招待外人。老人的吆喝声遍布同里的各个角落,这也许是同里人共同的号角。上午的古镇街上,人以变的络绎不绝,上百家商铺让人看着眼花缭乱。特别是明清街,算是同里最热闹的场面。明清街的建筑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古老风格,这里集古乐房,画房,珍珠房,古饰房于一体,是大多数旅游爱好者的必游之地。走在青石板所铺成的街道上,眼前的酒楼里突然走出一位女子,穿着一身旗袍,长发飘逸,该让多少楼上楼下的男子痴醉。

在我的脑海中,同里的景点实在是太多了。如同里三桥,每逢喜庆,嫁娶,祝寿,同里人都要过三桥〈太平、吉利、长庆〉以图幸福美满,健康长寿!同里的水环绕着同里的家家居民,可以说:同里人是永远睡在水上枕河而居,让每一位游者都羡慕不已。水上的游船开始出发了,窄窄的河道里,游者坐在船里谈笑风声,手中的相机在同里随意拍摄,以获取景致。对于那些摄影师画家来说,同里是他们内心的天然画卷,艺术写照之地,他们把这里的美在纸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同里,向往同里的美。

同里的美是说不完的,小桥流水人家,珍珠塔,嘉荫堂,同里湖,罗星洲让来同里的人不知所归。而最让同里感到意外绝美之地该是同里的退思园了。

退思园占地9亩8分地,园主任兰生自从退官之后来到江南同里花了10万两银子请了当时著名的造园设计师袁龙造了这所私家园林。退思园内,亭,台,楼阁,古树参差,假山池沼,荷花绽放。通过退思园的正门,我跟随着一组旅行团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漫步游览。退思园是同里的精华所在,来同里的旅游爱好者都是冲着退思园来的。今天,退思园又是挤满了人群,通过一道长廊,我们来到了退思园的茶厅,这里是当时主人接待宾客的地方。讲解员告诉我们:主人要坐在东面的椅上来接待客人,这是古代的一种规矩,主东客西。走出茶厅,我们进入了退思草堂,它的正对面就是退思园的内园,游客大多数在这里止步,以取景拍摄。走上二楼,退思园的主体建筑将一览无余。古代大家闺秀的房间是那么的富丽堂皇。古代的女子一生就只能呆在房间里抚琴看书,那是封建社会所迫。现在时代变了,我们也许对古代女子的生活不该再去联想。

退思园的主体建筑大多是用红木建造,当时的设计非常巧夺天工,我们在这里找不出一丝破绽,这让外国人都拍案叫绝。退思园以水和桥著称,当然,还有那奇峋怪状的石头。如古代家坊,我们不必再细说这里,它是美的,同时是一座经过古人精心设计的私家园林艺术品,更是中国园林的魅宝。但凡同里退思园,在这里拍摄的电视剧不下百部。如果说同里是天然的摄影棚,那么退思园该是这所摄影棚里的主干造型。我们不必在去说,就让它安安静静的躺我卧在千年历史文化名镇的怀抱里进行永久的保存。

同里因退思园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因小桥具多而成为江南桥都之冠。我们应该了解同里,走进同里,让同里有朝一日成为世界的明信片,这就是同里,属于世界的同里!

附记:

900年了,在江南这个美丽向往的地方,一直隐藏着一座古镇,它曾引来了任兰生长住于此,由此而新建了著名的退思圆。它曾使多少战后的人们逃荒而来,开创了这里的文化,这里的生活。如今,这里已是小桥流水人家,家家枕河而居,形如世外桃源而又有着江南魅宝之称的古老世界,这就是名闻中外的古镇同里。

900年了,它一直在宁静的江南大地上酣睡着,上千年的古老风貌,我多次走进同里,每一次的归来,内心都充满着它带给我的文化色彩,每年大大小小的节日不仅代表着同里的生活娱乐,更代表一种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走进同里,历史将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有太多的话想思考,又有太多的言词向历史表白,同里就像历史所遗留下来的一本书,让国人永久珍藏,让世界人民共同翻阅。

看那粉墙黛瓦,青石板路,历朝历代,同里留下的历史印迹数不胜数,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我们无法对它洞察秋豪,只愿在心里为它永久保存。

乌篷船在水里摇曳着,远处的笛音回响在同里湖面上,是那么的悠扬。江南的富土之地形似一幅油画,又胜于历史上任何一幅画卷的描绘。

清静,安祥,舒畅,给人以遐想,遥不可及的等待,等待千年后的它依然如今日的模样。

相关文章关键词

《同里印象》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