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口哨声
我走在古城的一条小巷里。我知道,这条小巷先前还算繁华热闹的,可惜而今已经萧条零落了。但走着走着,我就体味出一种特殊的味道来,较之另一些大街的熙来攘往,心急火燎,这里是何等悠闲宁静,舒缓从容。是的呢,这里行人稀少,且都如我一样闲散,——本巷人也许历来如此,“外来”的呢,也许一进这巷子,那忙碌、浮躁的尘埃就被洗却了。
我一边散漫地走一边饶有兴味地观光。你看,当街的铺面大多还保留着古朴典雅的风格,尚能觅出古城的踪迹。商店、药铺,则还沿袭着旧制,设有柜台、保廊,中规中矩。“正宗祖传”卤菜作坊飘散出诱人胃口的陈年醇香。裁缝店里,“滴滴答答”的脚踏机声,舒缓悦耳,仿佛在朗诵着一首古典清丽的小诗;老字号铁匠铺里,传出叮叮咚咚的铁锤声,好似节奏明朗的快板书;杂货店门口摊子上的盆里酬里,有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的明帆、烧碱、灯草和中草药酒曲苯药等货物……这里的店铺除了正式的招牌,看不到“大放血、跳楼价”等等血腥恐怖的广告,也没有“勃尔特”、“一粒挺”之类糜烂色情的招贴,店家们一概如太公钓鱼心气平和等待顾客光顾。我在柜台前伫一伫,店老板也老朋友似的向我点点头,却又没有向我作“XX已到,欲购从速”的广告。
正当我徜徉在幽雅、和谐的氛围中,耳后忽然传来口哨声,清亮,婉转,悠扬,柔和,舒徐,如行云流水,似空谷足音。吹奏者的技法简直炉火纯青。我听出这是久违的祁剧南路行板,音正调圆,声声玑珠,有京胡的清脆细腻,有洞箫的圆润柔美。那音律,抒发的是绵绵心意、悠悠情怀;那神韵,浓缩了岁月沧桑,叫人无端地生出淡淡的思古之幽情来。这深巷,因了这一路口哨,更加素雅古典。我真正陶醉了。陶醉之余,我驻足循声,只见一个男子的身影飘忽般隐入一条更窄的小巷,只是仍有余音袅来……
我想跟进深巷,求他再原原本本吹奏一曲,让我用手机把音录下来,然后慢慢欣赏。转而我又打消了这一念头,如此高雅的音乐只有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中才能活色生香,尽善尽美;美妙的事物只有在不经意间发现、领略,才能如甘如贻,刻骨铭心;一旦有了勉强炒作之嫌,就会失去本真,味同嚼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