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倚音而歌---聊寄国风古曲,怀古典佳音

倚音而歌---聊寄国风古曲,怀古典佳音

2013-10-13 11:30 作者:念清颜 阅读量:35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聊寄国风古曲,怀古典佳音

中国古乐,琴瑟琵琶,筑箫竹笛……每一种乐器都能唤起潜藏在历史尘埃下的古典风雅,每一种乐音都能打开与天地浑然一体、翩然世外的心境。

我把一弦一柱,一声一和想象成中国亘古的乐之风骨。沉淀在音底的,是一种文明的圭某,是千年未绝的琴心雅境。在国曲古乐构建的意境中,心灵也能跟着弦音旷远,魂魄也要跟着曲子沉醉于山高水远的梦中……仿佛能穿越到国画臆想中的古代,一身长袍古袖,面对江山如画,抚琴触弦,歌哭于弹指间,追梦于天涯琴心……只恨不能亲自扣弦而歌,惟有聆听,畅想着水榭焚香听琴事……

《渔舟唱晚》:听江湖夜雨,话古典筝语情怀。

如果你畅想着江湖的意境,那就要试着在月夜听《渔舟唱晚》,筝的乐律犹如江海水波,琴声有多旷远,水波就能荡多远,琴声有多紧凑,涟猗就有多美丽。在跌宕的韵律中,那时江河湖海的水滔。如果在湖畔河边聆听此曲,或许连乐声都有了些许江湖气。梦境将继续徘徊在水榭焚香听琴事,浪荡江湖不系舟。如果对月聆听,乐声能将月光融合成最具中国古典风韵的月色意境,仿佛月都沉浸为波涛,而光晕是它的波痕。

《紫竹调》:古乐之小家碧玉,江南之小桥流水。

这支江南小曲应算是琴曲中的小家碧玉了吧。用古筝弹来,轻盈翩然,江南风韵尽显;用萧来吹奏,悠扬古沉,古风尽展;用笛吹唱,空灵如云,水乡清灵尽露……

喜乐器独奏,让人能在纯色的音律中摸索乐器所含之情韵,总是固执的认为每一种乐器都有自己的感情和个性,聆听独奏就像聆听人心底最单纯的心声。

中国历史千年,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史诗篇幅有限,千秋史之外,有人用音乐传承时代的风骨与即时的心情。从高渐离悲愤于秦宫,一曲《惊梦》,抒燕赵感慨悲歌,到〈〈圆圆曲〉〉,表红颜惆怅,柔眼触伤……

〈〈广陵散〉〉:魏晋风流,名士清傲。

〈〈广陵散〉〉应是千古绝叹绝伤的琴曲吧,九音皆伤,伤而不哀,犹如魏晋文人的傲风傲骨。只悲不哀,只叹不屈,名士风流岂能因命绝而失?于是,一曲风流与一律傲魂被琴音承载,并在历史风尘中徘徊未绝。可能,乐谱已经和稽中散化为一体,以至于聆

听此曲便联想到千年前的气节,能为这历史传奇中的殉难者幽幽一叹。千年的琴音传承千年的凄美,千年的佳话,便是千古的乐之傲魂,乐之绝唱……

〈〈昭君怨〉〉:没有文字的心情,琵琶鼓之。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当历史被厚厚的尘埃掩埋,我们不能确切的猜到当事人真实的感受,而音乐,或许能

记录什么,那悠扬的曲调似乎在诉说着真实的历史,只是少有人听懂。琵琶声声,是在诉说那主人公么?将传说赋予琵琶语中,在岁月中传响。没有文字的史歌,没有记录的心情,用弦来翻唱,用音来承担……

琴音旷远,瑟乐柔腻,箫音悠扬,笛声清灵,瑟瑟琵琶堪弹无奈,默默古筝应扣风雅……一缕音色一缕魂,听古乐,追忆国人内心深处的古典情怀……

若说流行歌曲高度发展甚至成为口水歌的今天,我尤喜欢“女子十二乐坊”的古乐合奏,在现代化发展的现今,她们的音乐是在承接国乐的风骨。而且将中国古风古韵带向了世界,让世界知道纯粹的中国音乐之古典美。听她们演奏的合音,就是在享受,有国乐的底蕴,就像是要从中摸索潜在的东方文明气息,发掘深刻的文化风韵。一声一律之间,古典风韵沉积的声音……

沉醉于国风古典乐律,所以喜欢周杰伦所有带古典气息的歌,从〈〈东风破〉〉到〈〈菊花台〉〉没有不喜欢的,那种潜在的古韵味足以让痴迷于古风的我流连牵盼;所以喜欢王力宏年前那张〈〈盖世英雄〉〉的专辑,能把京剧曲风容进时尚元素;所以喜欢林俊杰的〈〈江南〉〉中悠扬的箫声,和〈〈一千年以后〉〉中的琴声,所以将古装武侠影视的歌曲一一听而不腻……所以只要带古风的音乐我都会徘徊许久,就算是在当代,对已只剩下背影的古老文明音乐的怀念吧。

倚乐而歌,就是要歌颂我们遗忘已久的国乐古典情怀,歌颂千古的国风佳音。

相信每一个国人心底都有如此情怀,幻想在书剑琴心中追忆古典,有关于天涯琴心、诗酒江山的美梦。那就倚古乐而和之,诉古今千秋音话,聊寄内心深处的依恋情诉……

相关文章关键词

《倚音而歌---聊寄国风古曲,怀古典佳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