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红土地的秋色

红土地的秋色

2013-10-16 06:51 作者:山塘自述 阅读量:28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说到秋天的色彩,依稀记得小学课文《秋天到》的片段: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黄澄澄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短短的一首小诗,把秋天的红、黄、白,青、紫、绿呈现在人们面前,俨然一幅美不胜收的的田园秋景画。转眼间,时光已去三十多年,我也由昔日的学童,步入中年的门槛,而这幅田园秋景图仍时时浮现在脑海,让人浮想联翩。一种寻找秋色的强烈愿望在心头滋生。于是,在共和国63华诞的日子,我走进新县革命老区去搜寻那片秋色了。

沿着大广高速一路南行,穿过豫东南平原,经潢川,过光山,便来到鄂豫皖苏区红色首府——新县。一踏上这块红色传奇的土地,敬仰赞叹之情便油然而生。行前,我粗略翻阅了新县的历史。历史曾赋予这里太多的苦难和荣耀,神圣与庄严。在血与火的岁月中,压迫与抗争,黑暗与光明,在这里冲突交织。为了中华大地的光明,这里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生命;这里成立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瑞金鄂豫皖苏维埃政府;这走里走出了被毛泽东主席称誉的“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两位叱咤风云的将军;还是这里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的记游之地,被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县”。

这里庄严神圣的历史让我感慨万端,这里秀美独特的自然风光让我心生向往。接下来几天时间,我将怀着一份崇敬和神往,去领略这兼有豫风楚韵的别山秋景,去触摸这片红土的神圣。

<一>卧佛山庄

选择卧佛山庄落脚,原想着这里通往几个景区的道路方便快捷,没有城内的拥堵。来到后猛然发现,山庄本身就是一个风景别致、环境优美的园林。

山庄地处城南三公里,因西山主峰酷似一侧卧的大佛而得名,平日里是个十分幽静的去处。

通往山庄的公路蜿蜒起伏、干净整洁。沿途峰峦连绵,林木簇拥,河溪纵横,溪流淙淙。入目入耳的声光还未来得及消磨,峰回路转,卧佛山庄已在眼前。

已近中午时分,在大佛的怀抱里,山庄秀美而热烈。操着不同口音的人群一波接一波拥至,山庄主人们用信阳板的普通话热情地招呼着四面八方的来客。廊檐下的一排红灯笼象一张张笑脸喜迎宾朋。显然,祖国63岁生日的喜庆,一样感染着这里,浓厚的节日气氛一时遮掩了这里往日的幽静。

午饭之后,稍事休息,便投身到山庄园林的花卉林木间,一览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奇草异木。在植物博览园内我见到了只有南方才能见到的香榧,条状的叶和椭圆形的果皆是一色的油光光的亮绿,让人惊叹秋日里还有如此的翠色;红枫的叶片尚未尽红,呈现出绿中透黄,黄中带红的斑斓色彩;而枸骨和红果已经红遍枝头,枸骨的果实如同一串串圆溜溜的红玛瑙,而红果张开的小嘴却象一只只缩小板的愤怒的小鸟。规模近千亩的杉树林以及一棵棵稀有的青檀,引来人们阵阵的啧啧称羡。当然还有那姿态玲珑剔透的盆景园、百花谷、兰花园,千姿百态、迎风依依,等待着人们来观赏。眼下,虽然不是春天,不能见到百花齐放的胜景,望着这葱茏苍翠为主调,又不乏姹紫嫣红的山庄秋色,谁能说这不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好景致呢!

<二>仙山圣潭

入夜,山庄燃起一堆熊熊的篝火,人们或围着篝火舞蹈,或围观闲聊,在欢歌笑语中消磨过剩的激情和未尽的游兴。当篝火化作一片灰烬,山庄的女经理温馨地告诉大家,这里好看的地方多着哪,明天要游的九龙潭的景致才真正“得劲”呢!祝愿大家睡个好觉,做个好梦,攒足精神,迎接明日的游程。

“得劲”!这是一句撩人兴致的宣传语,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因此激动难眠,反正我是着实激动了好一阵儿的。“得劲”在中原人的心目中是美和舒爽的极致。在“得劲”的梦境中,山鸟此起彼伏的吟唱,唤来了山庄的黎明。从清寂中醒来,大口地呼吸着凉爽清新的空气,那股纯净足以把人的五脏六腑彻底地洗涤一番。踩着凝着露水的小草,听着不远处小溪的叮咚作响,都市的嘈杂滞留在心头的些许烦燥早已丢得无影无踪。麻利地结束早餐,踏上新的行程。

走过一座小石桥,拾阶而上,人们簇拥着登上九龙潭崎岖盘桓的山路。青白相间的石阶,傍着一湾溪水曲曲折折地伸向高远的林莽。石径清幽,溪水和鸣,各色各样的花草树木林林总总扑入视野。远观秋山是一抹烂漫的绿,近看则是红、黄、绿、青、白、紫交织的色彩,有认得的野菊花、牵牛花,更多的是叫不上名字的红的、紫的、白的、粉的花花果果,热热闹闹地点缀在草木的枝头,渲染着秋天的色彩。我搜尽满腹的词句,写不完这秋日的美景,且用一句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来形容心中的赞美吧!在蓝天映衬下,绿和白是山水的主基调,大山的壮丽,林木花草的多彩多姿的秀美与一条清亮的溪水揉为一体,勾引着人的眼球去寻找,撩拨着人们的心弦去体味。

这山与水和谐的韵律所呈现的美景,颇似一幅挂在长天大幕间的画轴,慢慢逼仄展开。如果说花花草草是大山景色细微的勾描,那么那一串龙潭、山水则是大笔的泼墨。

黑龙潭、白龙潭、九龙潭如同这秋山的三环,清丝相连,白练相系。黑龙潭深不见底,黑压压的溪水在此打着旋儿若黑龙翻滚;白龙潭水花飞溅,水色清浅,洁白的浪花涌向凸立的圆石如白龙戏珠。

在这幅画轴上,九龙潭是浓墨重彩的部分。潭阔约500米见方,潭外绝壁重重,潭内怪石嶙峋,潭水在山间流淌,绿色在四周聚拢,构成九龙潭特有的景色。潭水深不可测,水色清幽。蓝天,白云,青山倒映其中,那一幕若银河倒挂的瀑布从数十米的石壁上翻滚而下,激起一朵朵晶莹的浪花,卷起一个个漩涡。恰似九条巨龙首尾相衔,腾跃翻滚。恰到好处了渲染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情画意。

欲往高处走,山色愈见烂漫,水色愈见清明。池潭间、小溪中时有小鱼活泼地游动,待你伸手去抓时,便飞快地消失得无影无踪。那红褐色的小河蟹隐藏在石头缝间、枯叶下,稍稍露出肢体的一部,只需随手折一根枝条,拴上一只蚂蚱、虫子便能轻易将它吊上来。看它傻乎乎的紧紧咬着诱饵不放的样儿,着实好玩好笑。想来,它们本是悠闲地在山间存在着,人们的到来破坏了它们原本的姿态,想到此,一扬手把捉来的小螃蟹一股脑儿丢在水里,还它们本来的自由自在,见它们急匆匆地四散逃离,遁入水底,引来一阵阵欢快的笑声,这发自肺腑的欢笑在山林中萦回飘荡。

在高山流水间游走,时而仰首惊叹,时而驻足欣赏。当我们还在为小螃蟹滑稽的姿态好笑时,眼前壁面立起一座高高的水坝,这应该是著名的九龙飞瀑了。只见数道巨大的水花从泄洪道喷涌而下,在山石上跌宕起伏,嗡嗡作响,于涧壑间轰鸣回荡,不绝于耳,如同天地间正在演奏着一曲磅礴的交响乐。

一路招呼着,攀上坝顶,一湖碧水如明镜般展现眼前,不用说这便是九龙潭的最高处天池潭了。阳光撒在湖面散射着细碎的银光,微风过处,粼粼波光,层层叠叠向远处伸展,渐渐溶入绿色的山体。极目远眺,随着山林的抬升,天池潭水面越来越窄,水的尽头已不辩哪是山,哪是水了,只有一条绿色的丝带消失在远山丛林之中,那丛林的顶端似牵着蓝天的云朵,使人由李白的诗句联想到龙潭之水天上来,人在坝顶,心已飞至那峰峦的顶端,与仙人在彩云里相会了。

水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此时山风和着水声还在轻扣我的耳鼓,满山绿色还在润泽我的眼睛,蓝天和白云还在开阔我的胸襟,阳光正在温煦我的躯体。那一条碧水来自哪里已无足轻重,我感觉到自己的心和这天、这山、这水,和这里的花花草草、蜂蝶鱼虫联成了一片。我仿佛在和着群峰起舞,伴随溪泫轻歌。人生还有比这更美妙的生活吗!

这里还多处美不胜收的景色,恕我不能一一道来。如果朋友们要问起我的感受,我会说,在山水的怀抱里,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和超生,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我找到了最美的秋色。若有机会,我还会尽情饱览这片山水,把没有走到的地方一一探访。

相关文章关键词

《红土地的秋色》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