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西塘
一弯清浅的月,映照着江南的水,蓝布碎花衣衫的女子撑着槁,苏味浓醇的腔,开唱,唱得羞红了水里的鱼儿,攀附在船沿边,悉心聆听,唱得惊醒了星星,眨巴着眼睛,观望人间,也唱醉了我们这帮游人,舍不得离开这水乡的西塘。
古镇,在历史的长河里,好似深情款款的女子,摇着细小的香扇,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又好似从容的长者,慈爱地看着嬉戏的孩子,你在闹,他在笑。
咖啡店。原是自家的小屋,店主悉心地收拢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器件,摆弄在这个小屋里,右边的墙壁上挂着不同的明信片、便利签、动车票,有来自广州的,南京的,东北的,上海的,苏杭的,各式各样,被木质的夹子和线绳,串联在一起,你一动,便晃晃悠悠的,和着温暖的橘黄色灯光,刹那间让人有时光流转的错觉。招待我们的是个女孩子,微胖的脸上挂着谦和的笑,“请问二位要什么呢?”我点了酸酸的柠檬茶,朋友喝着腻腻的巧克力奶。女孩笑,“喝完了可以续杯的。”我想着:还好,不是林隐寺里的星巴克,“续的是悲。”喝的是“看破红尘。”
隔壁是学生模样的一对小情侣,穿着休闲,点了起司蛋糕和冰激凌,男孩看着女孩腼腆地笑,那笑容清澈干净得让我回到了那些青葱岁月的记忆里。而我,此刻,分明沧桑了许多,从谈吐到举止,尽管还带着孩子的心性,却早已折腾不出一个天真的国度。不得不承认,长大了。
住宿。小河边的老式房子,是木质的床,帐子,铜色的钩和蓝布的床单被褥,主人家看看我,“小姑娘,放心吧,都是新换上去的,很干净,你看,推开窗就是河了,这环境可以的呀。”当然,我笑,因为价格也很可以,很多时候,物质和精神是可以成正比的。
单反镜头里,我努力找角度,却最终还是只捕捉到了丝瓜的叶子和远处的房顶,风景美不美,往往跟人的心情同步,我放下相机,搬了把椅子,看着满天的繁星,坐在窗口。这样静谧的夜,只有知了还在唱歌,只有艄公还在划船,水“哗哗”地被拨开又合拢,酒家还灯火通明着,是不是传来人们的欢声和笑语,这里的一切都与外界无关。可我的心情,还承载着外物的种种,内心不得自由,折磨自己的只有自己。
第二天清晨,我便离开小镇了,踏出口的瞬间,好似告别了一个年代,却又要开始另一个年代。想起我那远在湖州的老师,他说:“一个时代,有属于一个时代的特点,我的时代既已过去,就该谢幕了。”那个温和、儒雅、睿智的人,在这个略显浮夸的年代,有点突兀、古怪和倔强。
我,竟想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