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也是妈
晚上看了都市聊斋《娶个媳妇四十二》,故事讲述了居住在北京的一对母子相依为命,儿子都四十八了还没有找对象,老母很是着急,于是亲自出马,到婚介所为儿子相对象,她对未来的儿媳要求还蛮高的:皮肤白净,身材好,还要未婚,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儿子没有结过婚,要是娶个二婚的是觉得亏了儿子。婚介所的负责人就告诉她:其实看一个人关键还是看人品,像你儿子都四十八了,找的对象也应该在四十到四十五之间吧,而且离过婚的女人更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生活。听了这样的话,老母亲第一个反应是要是离过婚那绝对不能有孩子。婚介所的负责人听老母这么一说,赶紧起身找了一张有照片的资料给老母看:“大妈,喏,这个叫小静的女人很适合你说的条件。”老母接过资料看到照片上的小静那可真叫美人,白净的皮肤,妩媚的眼神,卷曲的长发披在肩上,那可真叫是风情万种。老母一看到照片就拍板了:“嘿,真绝,我要找的媳妇就是她了。”接下来就安排儿子跟小静见面。在第一次见面,老母就对小静承诺:“只要你能跟我儿子结婚,我就大摆宴席,摆他那十几桌,把你家乡的那些亲戚都请来,我知道你们那山窝窝里的人就是注重这些;还有只要你们结婚,就把你的户口转到北京来,要知道北京的户口那可是很值钱的哦,以后小孩上学可方便喽!”老母说的这些话简直就是一场交易,作为儿子的觉得老母说得太直白,感到很是尴尬,但老母说道:“我就知道小静是个爽快的人,对吧?”把儿子的话给噎了进去。
或许是两人年龄都大了,都不想再等了,也或许老母说的话对小静有着很大的诱惑力,两人在见面不到一个月就办了结婚登记。都说婆媳关系是天下最难处的,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你瞧:小静刚住进来几天,老母就嫌媳妇洗澡太费水,还悄悄躲在卫生间门口窥探儿媳的一举一动,儿子看到老母这样,劝老母不要这样子,哪知老母说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还对儿子规定以后要三天才能洗一次澡,这时的小静还真是不懂事,还在里边偏偏说:“老公,以后我们出门都要洗洗澡啊!”惹得老母眼睛翻白;到了吃饭时,做母亲的尽夹菜给儿子吃,说工作一天累了要多吃菜,不然身体吃不消,当盘子里还有最后一片菜花时,男人刚想夹,小静说:“这菜花我要吃的,我最喜欢吃。”说着就夹到了自己的碗上,这时老母气啊,就说现在的菜多么的贵,以后只准吃饭不准吃菜说着还拿了儿子的碗起身“儿子,妈帮你盛饭。”小静也来气,说道:“不就吃个菜嘛,至于要这样吗?”这样的小矛盾不断,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每天相处在一起,磕磕碰碰总会有,只要一方能大度忍让下,矛盾也就不会蔓延了,可偏偏这对婆媳都不是省油的灯。
老母在家看不惯儿媳的行为,外出就会找别的阿姨诉苦,碰到好的人不要说还能帮着劝说,叫她凡事看开点,现在的年轻人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作为长辈不要太干涉,这让她多少有点自责反思自己也有不对,可是当有一天人家阿姨向她炫耀自己过生日媳妇给自己买的镯子,她听了回家也要逼着儿媳帮自己买;人家儿媳生了孩子给她喜糖,她心里更不是滋味,一件件矛盾堆积起来,让心中的怨气更是越来越膨胀。这天老母想起自己的养老金,可是翻箱倒柜的找就是找不着,问儿子把她的钱放哪了,儿子告诉她给小静放的,自己记性差,放了怕找不着,就让妻子保管了,哪知老母一听,这还得了,这儿媳不就是来她家骗钱的?一直逼问儿子是不是儿媳问他要钱的,恰巧这时小静回家,老母把矛头指向小静,说她骗了自己的500元钱,小静本来还蛮高兴的进屋,被婆婆这一骂倒也火气上来了,“你还好意思说的,你当初是怎么答应我的,办酒席,转户口,可如今都结婚半年多了,你一样都没办到,我啊就是没看中你们家怎么啦!”人在气头上,说话就没分寸了,这下可捅了老母亲的马蜂窝,老母亲想想自己把儿子拉扯这么大不容易,找了个儿媳尽让自己生气,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对着小静就是一耳光,小静也不是好惹的,这下这两个女人扭打在一起,做儿子的劝了这个劝那个,不小心手臂一档把个小静给摔在了地上,顿时只见小静身下一滩血,小静捂着肚子直喊疼,立刻送医院孩子却流产了。老母虽然很后悔自己的莽撞白白弄丢了孙子但在小静面前还是不肯嘴软,最后村妇联主任劝母亲不能凡事斤斤计较,要宽容大量,老母也说出自己的犹豫:“自己就那么点退休金,自己身体又不好,一年到头要吃药,还要负责家里的伙食,觉得钱很紧张。”既然这样,妇联主任就帮她这样安排:“每月你出500,让你儿子和小静也出500元。”儿子听到母亲是为这事心理不痛快也说:“妈,你不早说,我多给点钱你就是了。”村妇联主任把老母亲这头安慰好了又来到医院,把自己带来的东西说是小静婆婆叫她捎来的,小静想着婆婆其实也关心自己也就气消了。
这婆媳俩的关系到此照理经过这一场风波也应该和好了,可天下偏偏就有一种人唯恐天下不乱。这天老母外出碰到一阿姨,这阿姨就说了,你儿媳现在就敢跟你对打,况且你儿子现在又把你的养老金也交给了她管理,你以后不要看她脸色过日子?那你往后的日子可就难过喽!像这样的儿媳干脆叫你儿子跟她离婚。老母亲这时的心里那可真叫不是滋味,寻思着阿姨说的话那可是一点都没错啊!到家逼儿子跟儿媳离婚的战争又将上演了。
看看婆媳间的争战是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话题,双方都不肯忍让那将是水火不容的,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就不会感觉到温暖,每天有的就是相互揭短、相互怄气。其实婆婆也是妈,让我们换位思考下,婆婆把儿子拉扯大了,娶了媳妇,本来就觉得好像自己的宝贝被人抢走了,心里可能会存有疙瘩,假如做媳妇的还总是跟她针尖对麦芒,不愿吃亏,那矛盾肯定会级级加深。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要想能大家和睦共处,需要的是大家的相互容忍、宽宏大量。
我的婆婆可以说是出了名的厉害角色,刀子嘴豆腐心,真要像故事中的小静那样样样跟她挣的话,每天都要吵架的,那家就会鸡犬不宁,大家都没好日子过了。我知道在婆婆眼里我是个没有性子的人,她对我也可以说是一肚子的意见,可我不愿跟她挣,让她有气想吵也吵不起来,过后照样没事样的喊她妈,她就没事了。这天,我们一家三口出门,走之前还特意跟她打了招呼,她当时就心里不痛快,唬着脸,说自己要到田里去的,你们只知道玩。我们没按着她的意愿做,到傍晚回到家,只看她气呼呼地吃完晚饭说着“我是看庙门的?你们出入还有我在眼里啊,还想要你们养啊!”就上楼去了。我们被她的话说得莫名其妙,不知哪里得罪了她,算算出门时也跟她说了,噢,应该是没得到她的同意,我们在外玩得快乐而她却一个人在家干了一天的活,当然心中不快了,可那活没有人压着你干呀!婆婆是个勤快的人,就是不到田里去她也手脚不会停歇,会做些针线活,真是个争分夺秒的人,想着她这样辛苦操劳也是为我们好,我当时也没吭声,想想:你怪就怪吧,反正我也没少肉。到了第二天,看看婆婆脸还是紧绷着,我就当没事样的,有事还是称呼她妈长妈短的,这下看到她脸色和缓了,哦,原来还不就是觉得你没尊重她。我也的确有点佩服婆婆的情绪变化得快的,就像小孩的脸,只要有点笑脸马上就会多云转晴了,不愧为厉害的角色。老人或许就是张怪你没称呼她,其实说实在的,叫人嘴上打个滚又不折本,而被叫的人也没长块肉,只不过是图个称呼,争个脸面,让她舒心而已,哎,就顺顺她心哄她开心就是了。俗话说“老小老小越老越小”还真有点道理的,把她就当小孩样哄得开开心心,大家都舒心。
曾记得一位阿姨一直逢人就讲她的儿媳怎么的不孝顺,说从进了她家门就结婚当天叫过她一声“妈”后来从没叫过,孩子都十岁了,现在更是理都不理她,带着她儿子、孙女回娘家住。她当时讲她儿媳怎么怎么不好,我心里就想的,光听你一面之词肯定不对,你这样说她不好肯定自己也有责任。俗话说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要有这么深的矛盾肯定是大家都互不相让。在一个家里生活,老人的思想跟年轻人肯定不同,他们对年轻人的一些行为看不怪,那是正常的,假如大家都互不相让,那争吵必然会天天上演,只要大家遇事能相互体谅,替对方着想,换位思考下,多叫几声“妈”那天下最难处的婆媳关系也会很融洽的。
我逛街也经常是带着婆婆一起逛,知道的人们会说“这婆媳俩真好!”不知道的会问“是你女儿还是媳妇?”“女儿媳妇都一样好!”婆婆很会说话。只要都把对方装在自己的心里,事事为对方考虑,没有处不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