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览宏村
要想触摸宏村,不能是“看”和“参观”,就像宏村的空?、沥淅的雨不能用“下”和“飘”一样。“下”太凝重,失去了宏村雨的灵动与清妙;“飘”字太虚化,虚化得带有玄机与禅意了,使人难以领悟。宏村的雨终究是怎样的姿态?你不必刻意地思索、寻求答案——丹青高手往往会在疏密之间留下一片空白,每一位读画者驰骋想象,调动心智,以自己的积淀、修养、情趣补白,那画注定斑斓纷呈,风格迥异。浮光掠影、急功近利地“看”和“参观”,宛如急火煲汤,触及不到宏村的魂韵,更无法入心、入脑、入髓,记忆绵长。“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新鲜的初步印记,耐不住时光打磨,暗淡地封存在人生历程的每个角落浮尘落埃。奢华了宏村的景致,大方了自己的行程。
到宏村要“览”,尤其要慢慢腾腾、心无旁骛、漫不经心地“慵览”。远离喧嚣,散落山间的宏村,图得就是一个“静”、回的就是个“避”字。读宏村,你一定要用静穆、太和的心态,让心摆脱浮华的拘泥,荡涤庞杂,平心静气地行走,慢条斯理地品咋、揣摩,你就会感觉到一股浓郁、古朴气息穿越厚重的时空,徐徐向你曼妙过来,令你周身一紧。究竟是怎样感觉?困顿学浅才疏,实在言语难明——跟浅微醉酒,脚下松软,懵懵中一切皆空,恍然间身心轻松些许。
生意人讲究一个“和”字。宏村,漂泊徽商的港湾,自然与“和”丝丝连连,难以割舍。和和气气,平平安安,以此,“和”又与“静”相互兼容,别无二致。那水、那村、那山,单独地看,无不给人萌动感——冽澈湖水灵秀地动,白墙黛瓦妩媚地动,雄浑的山蓄势地动。这与徽商的信条悖离。其实,你要是站在村口远眺:你会发现山、水、村落浑然一体时,端庄、娟秀中不见那种萌动,多了几份安详和静谧,安详、静谧得让你不敢发出一声轻叹。不必惊羡愁肠百结的水渠,无需仰止沧桑的房舍,淡然曲折的幽巷,就跟不要去斟酌宏村的雨是用“下”还是“飘”那样,你只管不紧不慢地走,耐着性子看,仔细咀嚼便是。
即便是在宏村赶上下雨,你千万不可惊慌,撒奔寻找避雨挡风之处,相反,你还应该一如平常,漫步雨中。否则,你会错过走近宏村的又一次机遇。宏村与雨两者相悦,雨给宏村神秘,宏村馈赠雨一鲜亮。那如雾如幔的细雨,把你推进痴迷梦幻的境地,迷迷??的,想不陶醉想不忘我,难。我那次留宿宏村摊上了雨天,在店家小酌几杯后,独自走进宏村的夜色。雨,缠缠绵绵,浇灭了白昼的热闹,搓揉青石板尘埃。路,泛着冷峻的青光,宏村,安静地沉思。青灯下,细雨中,我孤魂野鬼般游弋。一会儿,我恍惚为仕途待举的书生,在雨中占卜在命运;一会儿,我就幻成了落魄寂寥、客居他乡的墨客骚人,一步三叹命运多桀,借雨淋湿净化郁闷。在僻静幽巷深处,路过绣楼跟前,我没有止步,没有举目,更没有越墙而过念想,真的。我只是匆匆告别雨幕,“吱呀”推开那堵厚重的木门,在室友诧异的目光里,宽衣枕笑而睡。
离去宏村三载,关于宏村的记忆,依旧鲜亮、绵长,恍惚就在昨日。现在闲煮以上文字,仍觉两腮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