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童年
吃过早饭,背起草绿色的军挎,迈着轻盈的脚步向学校奔去。军挎和现在的书包相比,除了样式和颜色千篇一律外,还有就是它的容量很小,装不下如今沉甸甸的课本。放学回家,轻而易举地将作业做完,就飞一样地跑去找小伙伴玩了。
想起当年玩的游戏,都是经济、低碳、无公害的项目。说经济,是因为玩具的成本很低,大多是废物再利用自加工而成,即便是需要花钱买的,也不足几毛钱,就算是物价再翻番,也比现在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的游戏成本划算多了。说低碳,是因为我童年玩的游戏,没有一项是有辐射的,十分的环保。说无公害,是因为那些游戏都是户外运动,不会因长时间瞅屏幕而刺伤眼睛,对锻炼身体特别有益。
丢手绢、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木头人、丢沙包、弹玻璃球、堆雪人……虽然我是个内向的男孩,但这些经典的童年游戏还是如影随行地伴我度过了无邪稚年。在我的老家山西阳泉,七八十年代男孩子们最盛行的游戏就是“扇盖”。把纸或纸壳叠成正方形或三角形的“盖”,放在地上,轮流用自己的“盖”去扇另一个人的“盖”,将对方的“盖”扇到另一面便获胜,胜者也将把此“盖”作为战利品据为己有。谁要是一场战役下来,手来拿一撂厚厚的“盖”,就象是前线打了胜仗一般,定将得意地炫耀上一番。如果小伙伴们来到家里玩,三四个人就围坐在一起打扑克,两个人就拉开架式杀上几盘,天黑了就兴兴然地各自回家去。
现在的孩子,书包越来越漂亮,不过体积也大了不少,压在小孩子肩上真够份量。业余时间总是写不完的作业,补不完的辅导课程,除了在校园和补习班能看到小伙伴,做完作业找朋友玩成了永久的断代史。电子产品已经完全取代了我们童年时的游戏,第一成本高,第二不环保,第三危害青少年健康,但孩子们却乐此不疲,疯狂迷恋。
我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她的班主任老师通过校园的家校联系网给我们家长发了条短信:现在的孩子不会玩游戏,下课时间到操场玩只会疯跑疯闹,既危险又不利于孩子成长,请家长平时多教孩子一些有益的游戏。
(此文完成于2012-10-16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