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一种快乐生活
下课了,老师们一个接一个回到办公室,有的哀叹“这节课上的真是个累,学生都睡过去了”,有的哀叹:“我好像跟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起,最简单的概念定律要重复很多次,问懂了吗,没懂,真是难过!”其实有时我跟他们一样感同身受:现在的学生真的不好教,推日子下山的有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有之,不接受管教的有之,面对这种现状,我也一度的迷茫,彷徨,苦闷过,但我始终是一个善于开导自己的人,善于苦中作乐的人,我想与其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苦闷着怨天尤人,不如在工作中改变教学思路和教学心态,学会在教学中感受快乐,学会快乐地生活。
今年三八节时,我让学生作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我布置作文的意图是:在这个全世界给予妇女关注的节日,引导我的学生感恩母亲,感谢母亲给我们生命,感谢他们对我们含心茹苦地哺育。作文交上来后,有一位家在青海的学生这样写到:“当车缓缓开出车站时,我看到了母亲,母亲!是母亲!她还站在车站外等着,等着这列车的出站,等着再多看儿子一眼,等着和儿子告别。母亲招手向我示意,严冬的寒风无情的吹打在她的脸上,吹起她的衣衫。我透过车窗看到母亲流泪了,这次她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热泪,任其在脸颊肆意的流淌。看着母亲又一次落泪,一种不知名的辛酸霎时涌上心头。我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疼痛和不舍,我哭了。久违的泪水浸湿了我的脸颊。我知道,母亲的泪是对儿子的不舍,是对儿子的不放心,是对儿子的牵挂,是对儿子深深的爱。
批阅着这样的文字,我也留下了会心的泪水,我为学生能够深刻的感知亲情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在教学中,让学生感知亲情、回味亲情、在迷失自我时唤醒亲情,这对教师来说何尝不是一份极大的快乐?
在平时,我喜欢看刘谦的魔术、易中天的《品三国》。刘谦以极具人性化的表演,时时与观众开心互动,使观众在期盼和惊讶中得到无穷的快乐;易中天喜欢用“粉丝”、“帅哥”等流行语言诠释历史人物,甚至有时还高歌一曲调节现场的气氛。他们的这些做法是一种快乐表演、一种快乐讲学。我想,我也要让我的课堂充满欢乐。我常将我的课堂变成朗诵课、表演课、故事课、谈心课,学生在这些课上谈心交流,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我也在这些课中充当各种角色,用一份自信高歌,用一份诙谐言谈,用一份睿智化解课堂的尴尬,引导着学生,完善着自己,沉醉在属于教师特有的快乐里。
细数教学的点滴,属于我的快乐还很多:当课堂上我神采飞扬地讲解引来学生欣赏的目光时,我感到快乐;当解答了学生的心灵困惑得到学生的一句谢谢时,我感到快乐;当我苦口婆心地教育后进学生,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时,我感到快乐;当自己所教的学生金榜题名时,当闲暇与同事们一起去放松心情时,当参加学校组织的登山活动时,……我都沉浸在快乐之中。
对我来说,教学是我的工作,是我的饭碗,更是我的一种生活,一种能将知识以快乐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的生活,一种融入亲情、厚重、希望的生活。我愿在这种生活中不断的求索做一个阳光、向上、善良、有责任心的老师,带给学生快乐,带给自己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