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有路,何为径
我用两种方法来练习文作。一种是用笔和纸的方式,一种是用电脑的方式。用笔在稿纸上习作的时候,大都是环境安静,心情舒适的时候,这时候,身边没有干扰,没有噪杂,只有自己的心绪在纸上沙沙划过,宁静而又美好,是一个写作者最富状态的时候,这样的时候一般是在夜深人静的晚上,或在风清气爽的午后,记得有那么一两个星期,我上夜班,晚上两三点的时候,真的是清静之极,窗外没有一点喧哗的声响,只有远处高速公路上偶尔经过的机动车辆传来轻轻的彻鸣,而我的思路也达到了一天里最清晰最灵动的时刻。于是,在那样的夜晚,我写下了许多的文字。那些得到了文友朋友表扬的文字。在电脑上练习的时候,大都是身边环境噪杂,耳边不时传来各种各样异响的时候,这时候,甚至有人在楼下大声吵架,有人在窗户边打手机,但是没办法,城市的打工区就是这样的繁杂,一天到晚夜以继日的有人在走动在说话,想静下心来很投入地写作一篇文章,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好几次,我都十分努力地想要改变这一环境,但是很多次都失败了,上班之外,时间和精力真的很有限。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每当我在噪杂的星期六或是礼拜天,坐在电脑前开始一篇习作的时候,我就想起一位老外著名作家的趣事来,那位作家还单单喜欢在比较喧哗的环境写作,比如经常在咖啡馆。想不起了作家的名字,但似乎真有那么一回事。
我常常想着自己是否也可以专业用来写作,把写作当成是自己一门职业。按照普通话意味的一点说法就是,能不能让自己的爱好走职业化的道路。这样想着,也不禁嘲然失笑了。按当前的现实情况,如果不考虑自己的吃饭和生活的问题,这个想法说不定还可以实现。但是吃饭和生活是我无法更改的事情,我不能违反自然的规律,必须每天坚持那么做。所以,这样顾虑下来,以写作为职业就只能算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梦想了!前不久看到报上一篇报道,是关于表演艺术家朗朗的介绍。朗朗是80后,现在已经是一位世界级的著名钢琴家了。但读文章的时候看到,朗朗的成功走的正是一条职业化的道路,这其中,朗朗的父亲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朗朗的父亲是一位严父,在对朗朗的教导上,可谓用心良苦,用功良多,是一位好父亲,在对社会的赞叹和征问里,他说:其实,朗朗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我的读后感是,一个人在艺术方面的成功,是可以走职业化的道路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朗朗虽然从小得到父亲的培养和教诲。但自己在勤学苦练方面的付出也非常的杰出。面对记者,在谈到朗朗从小就具有钢琴方面的天资时,朗朗的父亲还借用一句国外的名言说道:艺术是1%的天才加99%的汗水等于成功的。可谓真切之言。
我想,一个人的成功,无论走那一条职业的路,努力都是不可少的。对于爱好写作的人来说,成功就意味着要成为作家,而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也是一条辛苦而又漫长的路,我们没有象朗朗的父亲那样的严父或良师,每个人的环境都是不同的。尤其写作,一般都是成熟较晚的艺术,而现今的我们本身也多已成了良师和父亲。想想自己曾经的诸多的梦想和努力,未来我们靠什么呢?除了我们自己的辛勤,我们也许已经一无所依。回过头来看看业已跨过而立之年已久的自己,只有狠狠地摔一句:为梦想做最后的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