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军训日记(09):记一次野外射击

军训日记(09):记一次野外射击

2013-10-15 15:28 作者:南屯游子 阅读量:40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2000年8月8日(阴转晴)星期二

军训领队给每个人领了一套迷彩服,一阵忙乱和兴奋之后换装完毕。相互打量彼此欣赏得意自豪写满脸庞。一声号令,四个年级学生迅速整队、等候出发。教官发表简短讲话后,排列成行的“军人”依序开拔。阎维文演唱的《一二三四歌》的旋律回荡在军营上空。跨过军营大门,一阵百米的急行跑后,队伍进入林间小道。刚才还隐隐约约的枪声,由沉闷渐渐变得清脆,连耳鼓都难以适应。再往前走已不太可能,一位手持绿色小旗的迷彩服挡住了去路。同时,他大声请示射击场,得到的回答是:不许过去!大约捱到10分钟,颇有规律的枪声才趋于静寂。这时,传来了射击场指示:可以走,但脚步要快。快跑几十米后,一处简易的射击场就闪现在眼前。场上人员较多,既有发放子弹的人武部的代表,也有负责军训的领导和教官,更多的是参加此次射击的QSY子校的四个班级中学生。

用于射击的枪支齐整地摆放在地面上,每支枪跟前站着一名教官,教官负责射击要领的落实、子弹的检查以及学生的人身安全。人武部同志专门在后边安装子弹,北池头小学的一名男教师帮忙传递。五人一组的射击演习随着杨参谋的一声命令开始。射击演练非同小可,容不得出一星半点差错。往常温文尔雅和蔼可亲不笑不说话的杨参谋俨然换了个人,黑青着脸,不时对不守规矩或动作不到位的学生严加呵斥,连教官的偶尔失误也毫不饶恕。陈书记说,杨参谋站的地方最危险,流弹飞来如撞在石头上折回,对人的打击是致命的。我想,更主要的是杨参谋要对所有在场的师生和别的人员的安全高度负责。几个小时后,学生射击演习全部结束。临时抽调担任警戒的三名学生回来了。教官特增加子弹两颗奖励他们。最后一个环节是有关领队及教师进行射击。每人五枪。随着“开始”的口令,五发子弹砰砰地射向远方的靶子。毕竟在兴奋和紧张的气氛里过了平生头一把射击瘾。靶子就设在前方不远的山脚下。因人多老天爷突然降雨,最终没有读靶。成绩不是主要的,参与才是硬道理。总体推测看,上靶率不高,高靶中的九环十环更是稀罕。

打靶结束后,那些退出的子弹壳一时成为紧俏物。打靶时,个别学生趁机捡拾子弹壳,受到了杨参谋的严肃批评。杨参谋说,打靶结束,老师拾些,给每位学生发两颗留作纪念。于是,教师忙碌起来。道路内外,草丛里,树林下,甚至干水渠中都踩上了教师的脚印。附近村庄的农民和孩子也加入进来,捡拾着心仪的子弹壳。各班主任或当时将子弹壳就分配到学生手中,或返校后再兑现此事。

队伍回军营,歌声漫山坡。一曲《打靶归来》歌此时合唱便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心声和感受需要倾吐。恰好教官布置每名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这一下子就有了“发泄”的目标。

当天,新增了两位成员:一位是校长,另一位是负责摄影。来时正赶上射击,自然不会错过,即刻身着迷彩现身靶场。

为感谢军训基地所付出的劳动与辛苦,学校特意赠送锦旗一面,锦旗上镌刻着如下文字:赠翠华山军训基地学军习武共筑长城(署名之后的时间为八月十日)。

相关文章关键词

《军训日记(09):记一次野外射击》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