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山楂茶

山楂茶

2013-10-14 15:35 作者:秦雨 阅读量:33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车子在平坦而蜿蜒的乡间公路上疾驰。已经是深秋,道路两边枯黄的白杨树迅疾地向后移动着陌生而高大的身子,有飘落的黄叶偶尔就触碰在车窗上,叫着疼痛旋即向远处飘逝而去。秋收后的土地呈现出寂寥荒芜的情景,大大小小、深浅不同的沟壑遍布在道路两侧的土地之间。只是一群群吃草的绵羊给大地增添了些许生机。前方渐渐地有了人家疏疏落落的房屋和袅袅的炊烟。我是特地给在这个村子里生活着的奶奶以及三个叔叔送一月前拍摄的照片的,同时也是来取奶奶亲手为我做的山楂茶——那是我在懂事以后有数可数的几次去奶奶家,奶奶每次都要拿出来招待贵客一样给我泡的茶,奶奶说山楂叶做的茶能温胃开胃,对胃不好的人管用呢。于是我每次去都会向奶奶索要她做的山楂茶。而每次回来,山楂茶甘淡的枣香味总在唇间缭绕不去,还有奶奶原本高大却在岁月的轮回和生活的艰辛里日益变得弯曲矮小的身子,满头的白发,核桃似的脸颊,矍铄的精神,热情而充满期盼和沧桑的眼神在脑海里久久萦绕着......

父亲刚出生两岁时,爷爷患了急病,一口气堵在胸中,再也没有活过来。那时奶奶刚满二十岁。父亲成了孤儿,而族里的几个爷爷经过商议后决定让年轻的奶奶改嫁,但父亲作为爷爷唯一的儿子和后人要留在爷爷家,由几位爷爷轮流抚养成人,懵懂的奶奶只是啜泣着,没有注意。毕竟那时奶奶才二十岁啊,几位爷爷不忍心奶奶守寡。而年轻的奶奶刚开始不同意改嫁,决意要抚养父亲长大成人。但此后没有依靠的奶奶动摇了,于是在勉强把父亲抚养到四岁的时侯,奶奶从山丹改嫁到了邻县民乐的一个小村庄,在那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她的新生活。

在那里,奶奶生养了三个叔叔,而三个叔叔都还没有完全成人,在奶奶四十五六岁的时候,第二个爷爷又病逝了。抚养三个孩子的任务全部落到了奶奶柔弱的肩上。我的父亲在长大后念过几年的书就辍学在家,后来和母亲结婚,自己开了一家榨油坊,家境稍有节余。有时父亲和母亲就从山丹赶过去,帮奶奶做一些农活,同时给奶奶贴补一些家用的钱。我出生以后,在四五岁的时候,我们家的榨油坊由于效益不佳关闭了,而我的父亲母亲就去新疆或是阿拉右旗打工,我便被送到奶奶家。但后来随着妹妹和弟弟的相继出生,母亲就不能和父亲一起出门打工去了,我也被接回家里,母亲一个人抚养我们姐妹三人,自那以后,我开始上学,奶奶家就很少去。只是在过年的时候,父亲母亲会带着我们一起去看望奶奶。

三个叔叔相继长大了。后来大叔叔结了婚,但在婶娘生养第一个女儿的时候因为大出血永远离开了大叔,离开了刚出生的女儿。此后大叔终身未娶,而洗衣做饭,抚养女儿的责任又落到了奶奶肩上。奶奶无怨无悔地抚养着她的小孙女。不久二叔也结婚了,一大家子挤在一个小院落里吃住全然不方便,二叔就分家迁出去另过,奶奶和大叔、三叔一起生活,顺便要照顾大叔的女儿。时光蹉跎,日月如梭。我和妹妹弟弟已然长大,由于家中经济拮据的原因,我们初中毕业后都辍学了,随后我们跟随父亲母亲前往新疆等地开始了打工生涯。而那一别就是几年。有一年,我们还在新疆,奶奶从遥远的地方打来电话,急切地说三叔下煤窑时发生了意外,三叔的腰受了伤,医生说恐怕再也不能站起来了。父亲和母亲把我们交代给一起的叔叔伯伯,赶了回去。三叔躺在医院的床上,泪流满面——他刚订婚不久,女方知道了他的情况后,决然地和三叔分手了。奶奶紧握着父亲的手失声痛哭。

虽然奶奶和大叔、二叔变卖了家产,给三叔做过几次手术,想方设法努力想让三叔重新站起来,但三叔却彻底瘫痪了。奶奶一边抚养大叔的女儿,一边开始照顾瘫痪的三叔。后来政府给三叔配发了轮椅、拐杖。但最重要的是三叔再也无法独自站立和行走了。奶奶面对的是离异的大叔,瘫痪的三叔,奶奶却并没有倒下,她也不能倒下,最重要的是三叔——离开她三叔的境况可想而知。好在大叔的女儿已经长大懂事了,有时一边上学一边就帮奶奶做一些家务,奶奶有空就会到我们家小住几日。

随后我结了婚,老公是民乐的。结婚后第一次特意去奶奶家,正是秋天。在我记忆里的小村庄似乎一点也没变,那个路口,那条曲折的小路,那座老旧的屋宅,只是后院里多了一棵婆娑的山楂树,结着浓密的果实,淡绿色的叶片,背面却泛着一层白色的光芒,底下是一片绿意盎然的草莓,还残留着几颗红黄相间的草莓,还有几垄洋芋,叶子开始枯萎,垄裂着巨大的缝隙,里面隐约地露着洋芋的面孔。那时,已经好几年不曾谋面的奶奶就紧握着我的手,左看右看,说大姑娘了,愈加变得美丽,女大十八变,快认不出来了。而在我眼中,奶奶也明显地老了:头发几乎全白了,一双手粗糙,骨节变大,脊背明显地弯着,走路却极有精神的。给我泡了一杯茶,就忙活着做饭。三叔坐在土炕上,看着电视——为了维持生计,奶奶和大叔、二叔一起给三叔开了一间小卖部,每年三叔靠着小卖部给他带去的三四千元收入看病服药,维持基本的生计——对于我的到去三叔也显出了很大的高兴。他还埋怨我也许早忘了自己的奶奶以及远在他乡的叔叔了呢!我笑笑,怎么会呢,这几年一直在外面,自己的家也很少回的。三叔让我喝茶,我端了茶杯,轻轻地喝了一口,唇间就隐隐地漾着一股淡淡的枣香味,口中却是甘甜的滋味。我就惊奇,问奶奶是什么茶?奶奶一边忙一边说:是山楂叶做的茶,农村穷,买不起好的茶叶,只是这山楂茶做好了很好喝的,还健胃呢!是奶奶您做的?我疑惑地问?奶奶笑笑,是呀,丫头,不自己做找谁做去?我就问奶奶山楂茶的做法,奶奶一边忙着做饭,一边就仔细地讲给我听:秋天,等山楂树的叶子开始落的时候,把树下面扫干净,等叶子落了一层就扫回去晾干,然后用手使劲搓山楂树的叶子,直到搓碎,起了绒,然后熬一锅大枣水,大枣水要浓,随后就淋在搓好的山楂碎叶上,拌匀,盖了毛巾捂一夜,再晾干就好了!我就佩服奶奶的耐心和能力,同时就向奶奶索要:给我一些啊,奶奶,我的胃正不好呢!行,走的时候奶奶给你装一大袋子——还是少装点,奶奶要你以后常来呢!奶奶,我笑笑,以后我会常来的,看您说的,我现在离您可不远了,有机会我还会常来吃您的好吃呢?小妮子,还是改不了嘴馋的习惯——小时候在奶奶家就你嘴馋,饭菜咸了不行,甜了也不行,带汤的饭还不吃,奶奶还得给你从锅里捞面条。有吗,奶奶?我咋记不起了呢?我这一辈子,没做多大的事,可是却亲眼看着、亲耳听着你们长大了呢。你们哪一个什么脾性我一直记着呢!你妹妹小时候贪吃,但又抢不过你和你弟弟,常常坐在院子里哭。奶奶,您可真是——我笑的愈加无忌了。走的时候奶奶果然就装了一袋山楂叶的茶:黄灿灿的,略带着一些焦色。那一袋山楂茶我喝了一年,从未间断过。而我的胃病却真的就好了。

后来每年过春节,或是八月十五、国庆节有空,我都会去奶奶家——那时山楂树的叶子刚落,奶奶就开始做山楂茶,我在看望奶奶的时候顺便就会带一些山楂茶回来。

今年国庆节放了几天假,我又去看望奶奶,临走的时候我特意带了照相机。院落依旧是那个院落,破旧,沧桑,颓废,如果不是从屋子里面传出人的话语声,如果不是屋顶上袅袅升散着的烟雾,许多人会以为是已经废弃的一座宅院。为了给三叔看病,维持三叔的疾病不再发展,原本就家境困难的奶奶和大叔没有修建新的房屋,几口人蜷缩在两间促狭的屋子里勉强生活。奶奶明显老弱了。行动已经失却了往日的灵敏,颤颤巍巍,坐着还老打瞌睡。话也不多,而且说着说着就跑了调——我觉得奶奶也许来日不多了,就拿出照相机给奶奶、三叔、二叔一家拍了照。并且说好过段时间一定把洗好的照片送回去!三叔是在这若许年里第一次拍照,显得扭捏,而且他也明显地发胖了,行动更加笨拙,拄了双拐半天挪一小步,奶奶在一旁就老是叹气。拍完了照片,大叔已经上初三的女儿就忙着加火,洗菜,切肉,奶奶取了锅煮肉,我赶紧过去帮忙。奶奶却不让,说自己还能动呢——其实奶奶已经七十六岁了,她之所以还能动,还能如此坚强地活着,总有她心中的不舍和挂念啊!但今年却没有山楂茶。我疑惑,奶奶,山楂茶呢?奶奶咳嗽了一下,说去年做得少,有几家亲戚邻居索要了一些,没剩下,今年又是闰月,现在山楂叶子还没有落,等落了我就做——哦,再一月你来,奶奶给你装一袋子去!说着奶奶又忙去了。三叔和我聊了一会,说脚上生了一个疮,老是痛,吃了许多的药总不见好,就问我有什么秘方没有?真是瘸子腿上挨棒子,雪上加霜啊,说着三叔还幽默地说了一句。我说我回去给您查查,一定给您找一个秘方。随后三叔就看电视,一时没了言语。我一时闲着,就到奶奶家的后院去。山楂树已经很粗壮了,椭圆形的树冠上结满了白色的山楂,白绿相间的叶子在秋风里飒飒作响,像是在唱着一首无言的歌。山楂树底下的草莓依然绿意盎然,只是已经没有一颗草莓。有几只鸡在一片刚翻过的洋芋地里啄食着虫子。远处什么地方传来了一首歌:白月光,每个人的心里面,都有一处暗伤......正听得忘神,奶奶在前面叫:霞,吃饭了,吃饭了!

我急匆匆地到前院去,奶奶已经端上了一盘黄灿灿的鸡肉。三叔吃的很多,奶奶就埋怨:少吃点啊,你看肚子都像怀了孩子的婆姨,还吃?三叔笑笑:不吃饿着呢!哎,奶奶又是一声叹息。我也笑笑,但看看白发苍苍的奶奶,再看看正吃得津津有味的三叔,却觉得心里被什么刺着,隐隐地痛!临走的时候,奶奶再三叮嘱,过一月了一定来取山楂茶啊!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一直忙,差点忘了。刚刚一月的时候,奶奶却打来电话:丫头,山楂茶做好了,几时过来取啊?!我才猛然间记起,于是在一个中午,我匆匆带了洗好的照片,坐了车去奶奶家,送照片,取山楂茶,同时再看看奶奶一眼......

相关文章关键词

《山楂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