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美仙人洞
有山的地方不能没有水,没有水便少了几分变化和灵气。有水的地方也不能没有山,没有山便缺了几分厚重和沧桑。宋王观有词云:“水是眼波横,山是眉蜂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在峄城,山与水结合最为完美的要数“仙洞悬云”了。
“仙洞悬云”也是峄县八景之一,位于西王庄乡南山村南的青石山。青石山有东西两峰,仙人洞位于东峰之阳。关于仙人洞有很多故事,相传有萧道人炼丹于此,后成仙西去,还有卖鱼人洞中观棋,下山后百年已过之说。这些多为后人附会,“仙洞悬云”一景之妙处其实在于“悬云”。
过去,人们常能看到有雾气从仙人洞口飘出,如轻云出岫,仙气霭霭。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是因为洞内外温差大,洞外水蒸汽遇冷迅速凝结成微小的水滴,产生的凝结现象。但是科学往往是神话的终结者,对于赏景的人来说,我们更愿意用感性的眼睛来观看一切。如今由于气候变化,“仙洞悬云”的景观轻易是看不到了,却也不是完全不可见。只是倘若不是常住在山脚下的居民,那便一定是有缘人了。
仙人洞虽然以道得名,但洞口石壁上却有一尊佛像,解放前山上还有三座寺庙。据此推断,青石山原为道教圣地,后为佛教所取代。如此一个有着仙风禅韵的处所,即便没有“悬云”依然不失为集纳山川灵气之胜地。夏日雨后,于山路蜿蜒行至青石山脚下,不待看景,水流倾泻之声已轰然入耳。沿石磨铺点的小径前行三五步有一口天然形成的古井,为之前寺庙中的僧人取水之处。再两步,是一座小桥。站在小桥上,抬头仰望,山水美景尽收眼中。
青石山虽矮,却植被茂密且种类繁多,远看去一片葱绿,这绿不是松柏的苍翠,而是透着一种鲜嫩,仿佛幼崽的茸毛让人油然生出去抚慰的冲动。东峰山腰处有三座亭,居中最大的一个便是仙人洞之所在。洞西一面悬崖,高百余尺,怪石森然,不可攀越。雨水从山上汇流而下,于两峰之间的峭壁处形成一面瀑布,直泻入下面的人工湖中,激起水花四溅,溅到山间的石头上,那石头就变得温润了,溅到树木的枝叶上,那枝叶就变得灵动了。而澄碧的湖水却是极其安静的,好像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跃从未发生过似的,只是在飞流的激荡下瑟瑟盈盈,犹如一块温雅的翡翠玉,平和、含蓄,绿的让你心动,又好像少女的眸子,顾盼中透着娇羞纯净,一种无法遏止的怜爱顿时席卷了你的全身。山上到处都是汩汩而下的水流,沿着两峰不停地涌入湖中,湖水渐渐升高,终于满得装不下了,便只好漫过了湖堤,漾出一条小溪来。那可以被称作小溪吗?只见得绿草萋萋,流水淙淙,到底是水在草丛间游走,还是草在溪水中戏耍呢?它们欢快的流淌,流经你所站的小桥,蹦蹦跳跳的跑开了。
仙人洞如今已经并不单单指东峰之阳的一个溶洞,而是代指整个青石山的景观。人们大多只是到东峰的仙人洞,其实在西峰也有诸多景观的,比如朝阳洞、牛角洞、滴水井、会真洞、星星洞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会真洞,又名八叉洞,这个洞究竟有多深,无人知晓,曾有胆大者十几人进入洞中,只见得洞内有很多叉路,有的地方极狭窄,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而过,有的地方又非常宽阔,走了很远仍不见尽头,因担心迷路最终无功而返,有传说其能直通东海。由于西峰至今仍基本保持着天然的样貌,尚未在各个景观处修整石阶,这些洞穴并不容易被发现,只待有心人去探访。这里远离城市,山明水秀,穷尽极听也只有流水潺潺、鸟雀嘤鸣和树叶摩挲,一切自然天成,身临其境,物我两忘,实乃寻胜访古,陶冶性情,参禅悟道,领略天人合一之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