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撞辩
《老年日报》八版头条,标题为“这个世界独缺莽撞人”,这里,“这个世界”是指哪个世界?具体是指的什么?是指中国还是指外国?是“独缺”还是太多?全世界除中国之外的恐怖分子作妖的还少吗?除此之外,“莽撞人”是你阐述的重点了。
“莽撞”一词本意属冒失、粗率;不郑重。杜甫《空囊》诗“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也指荒地野草,文选杨雄《长杨赋》有“夷坑谷,拔卤莽”,还有荒废之意。从这几层意义来看,你的“莽撞”人都很艰难,就像无头的苍蝇瞎蒙乱撞。这卤莽撞出事来,就要像野草一样被拔掉。
再从你列举的几个人物来看:鲁达、李逵、杨志、燕青、武松,连智多星吴用和小诸葛宋江等一百单八将在内,都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只知道讲哥们义气,磕头拜把子,称兄道弟;另一面是替天行道,杀富济贫,杀贪官污吏,这应该说:的确是进步的一面,但还远远不够,因为单凭这一点还是整救不了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只有我们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开天辟地,爬雪山过草地,八年抗日,三年解放全中国,那是运筹帷幄,那是艰苦卓绝,那是英勇奋斗,不是单单“莽撞人”就能成就的了的恢弘革命事业。梁山兄弟见了此情此景可作何感想?要动粗么,是砍还是杀?
你知道:“这个世界”如今是太平盛世,人人都过着美好、和平、幸福的生活,就是梁山好汉在世,恐怕也只有折服的份,他们如何还想“莽撞”?除非不想活了,梁山好汉们恐怕也都不愿意死,才跑上梁山打家劫舍,美其名曰:替天行道,不承认是造反。
你列举的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那也不能叫“莽撞”,那就是造反;贪官污吏逼得百姓活不下去了所形成的义举,那是经过不知多少次的谋划而形成的壮举;而“莽撞”之人也有大脑,但行动不经过大脑思想,一触即发,不计后果,也不可能有大作为,往往被人利用指使。
军家有句俗语:胜败乃兵家常事。况且胜败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最起码最讲究的条件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陈、吴的失败是必然的。
再说刘邦和项羽,众所周知,两人都不是善茬子,否则如何能聚集那么多的人马?所以两者都不是“莽撞”之人,只不过刘邦会利用项羽手下的叛徒,所以逃过了“鸿门宴”一劫,最后打败了项羽。
但我在这里还是要说:当今社会是个法制社会,各种法律、规章、制度保护着自由人的幸福和安全,岂容“莽撞”之人蛮干胡来?现在人们都聪明起来,有谁还肯“莽撞”行事,不加思考,而置法律于不顾,硬拿鸡蛋碰石头。
你在文章中的第六节谈了“莽撞”之人的三种表现,结句“干得不折不扣,斩绝痛快”。你的这种赞美也给了有同感的人以莫大的欣慰。不过也只能是一种欣慰而已,不敢说还有什么更大的意义。
然而文章的结尾使主题思想脱颖而出:“革了暴秦的命,为千秋万世树立了革命的传统……示范出求生之路,为……残贼贪腐,警示出他们的最终下场!”这样警示,解开读者的各种疑虑,使你的主题思想最终得到升华。
下付有原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