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鸟巢
(一)
秋冬时节,华北平原的茫茫原野上,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参天耸立,挺拔、伟岸、高俊、庄重,让人仰望,并心生敬意。
木叶脱尽的白杨树枝杈显得冷硬刚直,而它们却是鸟儿最温暖最可靠的怀抱。
你看,一个个粗糙的球状鸟巢正躺在白杨树博大、温厚、朴质的怀抱里。这些鸟巢是民间吉祥鸟——喜鹊的窝,它们坚实、柔软、沉静、安详,就像一座座古老的乡间别墅,给越冬的鸟儿一个相对温暖、舒适的家。
这些鸟巢是没有屋顶的,它们对天空敞开心扉,对白云袒露心事,让风来聊天,让雨来做客,让露珠和雪花来参观,让白天和黑夜轮流栖息,让阳光和月光自由出入……
无论是独巢、双巢,还是芳邻多巢,都透着一种温暖的静馨感觉和微妙的灵动神气。
在北方平原的冬天,鸟巢是一道最美丽、最迷人的风景线,令人向往,让人感动。在凛冽的寒风中,给人一种平静祥和的温暖和喜悦。
(二)
鸟儿筑巢是一个艰巨而浩繁的工程。
据鸟类专家统计,一对灰喜鹊在筑巢的四五天内,至少要衔取枯枝、青叶、草根、畜毛和泥团共六百多次。如此大的工作量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它们没有松鼠那两只像人类双手一样的前爪,没有海狸那排叉一样的大牙齿,没有人类那出类拔萃的劳动智慧,只有一张鸟喙和两只脚爪。它们是用自己的整个身心甚至生命来筑巢。
在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中,看到过一种叫“缝叶莺”的小鸟的筑巢过程:它先用喙将芭蕉叶从叶缘至叶茎像裁缝裁衣一样地裁开,再在叶中一下一下地串出一排小孔,然后卷起叶片,用细线贯穿、缝合,终于缝成一个精巧玲珑的袋状巢。缝叶莺结巢的过程比我小时候自己动手缝制沙包的动作要熟练得多。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不会相信动物世界竟会有如此灵巧聪慧的鸟儿。
北极的绵凫鸟,在生育前,要忍痛拔下自己大量的羽毛来筑巢;大名鼎鼎液腺发达的金丝燕,要用唾液筑巢……
这些鸟儿筑巢的过程让人感动,筑巢的艰辛让人心痛。对它们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三)
还在电视上看到过澳大利亚热带雨林的园丁鸟,雄鸟求偶时,会选择一处靠近水源、容易觅食、幽静通明的林间空地或草地,开辟成庭园,并加以精心的装饰。院墙是短树枝搭就的篱笆,院里清理出一片跳舞场,舞场周围或篱笆墙上陈列着鲜花、浆果以及光色鲜美的羽毛……如此浪漫、美丽的庭园,让我心动得想要化作一只美丽的雌鸟去快乐入住、去轻灵欢舞。
但我也只是浪漫地幻想一下罢了。我绝不许自己成为“鸠占鹊巢”的杜鹃鸟。
据说,“布谷布谷”地婉转啼鸣的杜鹃,自己从不搭巢做窝,总是现成,把自己的卵产在宿主巢中,小杜鹃出壳之后,会把宿主的卵或雏鸟全部挤出窝外,独享义亲无私的哺育。
这虽然是自然界的物竞天择,但我总喜欢以人类的道德标准把它定性于大坏鸟。
(四)
说到鸟巢,不由得联想到首都北京那个用四万多吨钢网代替树枝编织的“鸟巢”。因为非同寻常,这个钢铁鸟巢被列入“世界十大建筑工程”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强悍的建筑”。但它却不能与自然界的小小鸟巢同日而语,相提并论,它缺少的是自然鸟巢的神奇与纯粹、鲜活与灵动。钢铁鸟巢是对自然界鸟巢的一种模仿,是对自然的一种异化,一种涂改。
无论钢铁鸟巢有多壮观,有多强悍,我还是更喜欢多姿多彩、多情多态的自然鸟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