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名将任标
枣庄城东有一片任姓碑林,其中一碑赫然屹立于荒坟中,据碑文记载,此为北宋抗金名将任标之墓。
任标,1070年生于承县郭里今西王庄乡东街村,夏朝车正奚仲之114代孙,官至敦武校尉、徐州兵马监押。北宋宣和七年底,金兵大举南侵,兵锋直指齐鲁、江淮地区,任标率部抗击金兵,徐州古城“屡屡失而复得之。”
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统帅完颜兀术再次攻打徐州,任标率领三万民军力战,“昼夜不得稍懈”。但由于所率民军未经训练,少事战阵,仅三天便不能支持,纷纷逃亡散去,时任知府见大事不妙也逃离地不见踪迹。任标手下将士多劝他暂时撤离,他朗声说:“我负守城责,城破我亡。有断头将军,哪有逃跑懦夫?”众人都离去,任标孤身一人,挺立城头,如狼似虎的金兵冲上来,将他押到帅帐。
任标昂然立于帅帐之中,兀术元帅很是敬服。
“将军便是任监押吗?”
“我就是任标。”
兀术慌忙走过来,搀扶任标做下,他恳切地说:“将军凛凛正气,堂堂一表,又何必保昏聩无能的宋朝皇帝?古语说良禽择木而栖,将军何不归顺我们狼主,我保你荣华富贵。”
任标慷然说:“我为宋一兵将,自知食君禄,终君事,岂能见利忘义,背叛国家!今被俘,只求一死而已。”
看相劝无用,兀术令兵士拉出处斩。当此时公虽身首异处,而犹目眦未合,其殉节报国之惨烈,足以感天地而泣鬼神。公死后,先埋于徐州城内黄河岸边,夜间,其宗亲梦公乞归,遂被族人将其遗骨起回,以金线全其躯体,葬于古峄郭里,并为之营建碑亭。文革时碑被毁坏,1993年又立碑于墓前,以纪念其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