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为谁喝
编者按酒,“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酒是人际交往的最好的润滑剂。陌路相逢,一杯酒下肚,就算相识。三杯酒下肚,就是朋友。一场酒宴下来,就是老朋友......。
朋友们聚饮,席间闲侃,朋友说,“酒为别人喝”。细细品来,真是这个道理。
我们是个善饮酒,也是讲究饮酒,更是最爱相聚饮酒的民族。论喝酒的场合有朋友酒、同学酒、接风酒、送行酒、求人酒、答谢酒、公事酒、官场酒,林林种种。论喝酒的态度有推心置腹酒、逢场作戏酒、无可奈何酒,形形色色。无论是何种场合和心态,都是离不开喝酒,更是让人不可不喝。
俗语说,凡事要“烟酒烟酒”,可见酒在百姓心中的重要性。一如时下的流行,公事的酒叫酒会,民间的酒叫酒席,朋友的酒叫酒局。酒会也好,酒席也好,酒局也好,不管名称如何,既然酒字当头,自然都离不开酒,都是推杯换盏。于是,无论公事私事、大事小事,凡事都要到酒桌上解决,日久天长,理所当然地也成了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场合。自古以来酒席间解决的事还真是不少,大到朱元璋的杯酒释兵权,小到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小事,酒酣耳赤,老友成至交,新朋变老友,便无话不说,自然也凡事可办。
于是,喝酒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国人的最好交际方式,也就有了“全民喝酒运动”,比官方组织的各项运动都火红,啤酒、白酒、洋酒,来者不拒,有人说国人一年要喝干一个西湖。
时下,请酒的规矩也是逐年翻新。朋友沟通要请酒,有人请你,你还要回请,否则是不懂规矩。办事更得请酒,求人办事,你请人,求你办事,人请你。不管事办得怎样,事前要请,表个态度,事后要请,表个谢意。朋友请你,不去是不给面子,领导让去,不去是不想进步。一个人请不动,两个人请;两个人请不动,一群人请;都请不动了,就有领导说,还是照顾一下面子吧。真想请你喝酒,就算你有三十六计也难脱一个酒局。
只要坐在酒桌上就得喝酒,能力有大小,但态度要端正,酒风看作风吗。席间经常有人戏曰,不喝酒你来干什么?喝酒也是规矩多多,可不敢坏了规矩,否则要被罚酒,你敬别人酒,是尊重别人,别人敬你酒是看得起你,你敬领导理所当然,领导敬你那是赏脸,敬而不喝是不诚心,被敬不喝是不恭敬。
常言道,“酒是越喝越厚,赌是越赌越薄”,为了这一个“厚”字,酒局也就越来越多,让你疲于应付,直喝到“感情铁喝吐血”,甚至喝到“三高”,也还得坚持不下火线。
喝了那么多年的酒,细想起来不论是何样的酒局,只要围定圆桌一坐,便都和气一团,不管多大的事,既然能做到一桌,总得给个面子,酒也定是要喝好。
喝酒,真是都因为别人而起,也都因为别人而喝,更因为别人而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