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临翔傣族村寨与“革树”情缘

临翔傣族村寨与“革树”情缘

2013-10-13 05:19 作者:朵朵云 阅读量:33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傣族是离不开革树的,傣族人民认为革树是自然的精灵,他们把革树种在傣家寨里,让革树和他们的生命一样,一代一代繁衍生息。傣族人民对革树的情结,早己融入了他们的歌声里、舞姿里,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绿树红花.傣家容貌

在傣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阴,鲜花飘香的容貌。随意走进临翔区任何一个傣族村,不难发现,不论是在博尚镇的大勐准傣族村、腊托傣族村、勐托大寨傣族村,忙畔街道的青华村上寨傣族村,凤翔街道的忙滚傣族村,蚂蚁堆乡遮奈大寨傣族村,圈内乡昆赛傣族村,还是章驮乡勐旺大寨傣族村,平村乡田心傣族村都不难发现,在村头寨尾,缅寺路边,随处可见菩提树、大青树和大缅树这种“革树”。这些根粗叶肥,笼荫数亩,巨大的根须垂地入土又成为新树,再生出树干上前发展的古树是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高山榕树种。一辈又一辈勤劳的傣族儿女在这美丽的村寨安居乐业。

革树情缘.信仰风俗

傣家人民为何喜爱“革树”呢?我走访了临翔区傣族村。傣家有一部份老佛爷给我讲,传说菩提树与佛教渊源颇深,相传佛主释迦牟尼为了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舍去王位继承,到处寻找人生的真谛,最后在一株菩提树下静修,战胜了各种邪恶的诱惑,猛然觉悟,领悟了真谛而成佛。因此象菩提树、大青树、大缅树这些“革树”成为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为此,我专门走访了忙畔街道青华村傣家缅寺大佛爷俸传安,老人告诉我:“菩提树、大青树和大缅树的根部盘旋错综就像是佛祖盘坐的姿势,所以我们佛教的经书都把菩提树当作佛树。也许是受到释迦牟尼成佛的启示。包括菩提树在内的各种“革树”都受到了我们傣家人的崇敬。革树是自然崇拜和神灵信仰结合体,它在傣家人心中的位置都十分神圣。而“革树”代表了神圣、吉祥和高尚,象征神圣与福份,有“革树”的村寨都是大吉大利的。傣族人都认为菩提树、棕树、大青树是佛教文化的象征物和代表物。所以,在傣家村寨,到处都可以见到树干粗大、树冠宽广、枝叶茂盛的“革树”。傣家人民认为他们的灵魂和“革树”和神是一体的。他们把菩提树、大青树和大缅树视为“革树”。在傣家人民心中,菩提树和大青树是至高无上的圣树,倍受崇敬。不论这些“革树”长在哪里,都会得到人们的精心呵护。

“革树”是傣族人民敬畏的神树。这一点,我幼年就有所耳目。幼小的我居住在青华乡的碑掌村与上寨(傣族寨)为邻。在上寨傣族寨的后山,一座名叫背阴山的山上生长着一大片高大茂盛、枝多叶密的大青树。一年四季都有傣族和附近的汉族人拿着香火、芭蕉树和叶做的帆船、糯米饭去祭拜。那里的大青树成为鸟儿的乐园。鸟儿很多,我们小时候很调皮,就相约着要去背阴山上捣鸟窝,长辈们知道我们的想法,再三告诫我们可以去树下玩,但千万不能爬上树掏鸟窝。如果爬上去就对“革树”神树不敬,就会受到惩罚。最明显的惩罚就是谁爬上树后就下不来。听到这话,我们都吓住了,也没有人敢去爬,只在大青树下玩玩。从那时起,大青树保护得很好,没有人敢去爬,更没有人去砍伐。而在青华村委会对面的佛寺里的大青树,青华傣家人经常前往祭拜,放鲜花、树枝和蜡条在树根周围,以此祈求平安。

1996年我在蚂蚁堆白河完小教书。从临翔区出发,沿着南汀河“214”国道边走25公里,到达遮奈桥头。往前走就登上象鼻脸坡头,就有一棵迎客大青树,为路人遮雨挡阳。继续往上走1000米左右,在平坦的坝子中间有一棵绿油油的大缅树,这是傣家人祭祀的革树,再往前走150米,放眼就可见在坝子中间一寨绿树环绕的人家,那就是遮奈大寨,最显眼的是呈三角形状排列的三棵高大的古老缅树,一棵在寨子角下,称为花神树,一棵矗立在傣家缅寺旁的是火花树,另一棵是毗邻丫口寨的水神树,此树是三棵树中最高大最古老的一棵。每年只要看到水神树发绿了半圈叶时,雨季就来了。从而当地傣家人就可以根据水神树来进行栽种。傣家人每年的泼水节都要在这棵树下度过几天欢快的日子。绿油油的缅树和长流不息的清泉,养育了这里一辈又一辈傣家儿女。

水神树挺立在路旁。遮奈傣家人每逢初一、十五,都带上蜡条、鲜花和插在芭蕉上的小旗前往祭拜。这是表达自己虔诚心愿的主要方式。盘根错节,树姿挺拔雄伟的水神树,巨大的树冠遮天蔽日,一棵成一景,俨然一把巨大的遮阳伞,十分惹眼。在去白河完小的路上,我常在水神树下歇气和乘凉,总会看到树根四周留有焚烧过的细小香烟。据说,这棵水神树每年过春节,大寨傣家人和遮奈村民都要杀猪杀鸡献猪头供祭,茶水和酒各一盅,表达人们对神树的敬仰,并保佑遮奈这一大片土地上的所有生灵平安吉祥。这里还发生过一件怪事,九十年代末,遮奈大寨有一个开拖拉机的驾驶员,连人带车从象鼻岭坡上摔下去,照往常人早摔得断手断脚命都没有了。令人想不到的是车摔下数百米高的山崖砸烂了,驾驶员却毫无损伤地挂在山崖中的一棵大树上,遮奈傣家人都相传这奇迹就是神树的保佑呀!

由于傣家人把包括菩提树在内的“革树”当成佛主或僧侣的化身,都把砍伐“革树”当成对佛的大不敬。在傣家村寨,“革树”和佛祖一起受到老百姓的祭拜。即用蜡烛两对、茶一杯、酒一盅相祭。而被奉为“革树”的菩提树、大缅树和大青树人们不但不砍伐,还要栽于村寨中或附近,请它庇护村寨的安宁。有“革树”的保佑,任何傣家村庄都会风调雨顺,生活富足。祭拜“革树”在傣家村寨中普遍盛行。傣家人认为让他们靠得很近的“革树”,在庇护他们,而且年复一年,一代传一代地在傣族村里一直完整保留着。“革树”连着寨子家家户户,能确保傣家人的安康、平安。平时村民们遇到困难时或灾难时到青树上祭拜,念经祈福,消灾消难,几乎临翔区每个傣家村寨祭“革树”的风俗都大体相同。

革树脚下.载歌载舞

傣族人民的文化生活都与“革树”紧密相连。每年的泼水节,傣族村村寨寨敲芒锣、击象脚鼓、打铙钹、吹笛子,傣族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汇聚到“革树”下,焚香献花,燃灯礼敬完毕,就开始唱歌跳舞。傣族男子敲打着象脚鼓,随着高亢的奏击声中,柔情似水的傣族少女跳着婀娜多姿的孔雀舞,她们跳得尽兴投入,炫示着她们的青春活力和大方美丽。此时傣族男子的阳刚之气和傣族少女的柔美娇态相辅相成。傣家象脚鼓傣家孔雀舞完全是一种对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回忆和纪念,是对自己民族精神的一次绝佳展示和检阅。那宏大的场面,集体的投入和队形的缓慢变化,那激昂象脚鼓那孔雀舞更多地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气质,那就是勇敢无畏,乐观进取的团结协作精神。泼水节的第二天、第三天,太阳照样升起来,傣族人民照样在“革树”下,歌舞狂欢。在临翔区傣族人民心中,“革树”在人们的心中,“革树”下傣族人民不但展示了傣族历史文化和风俗,把傣族人民对“革树”的崇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乐趣和企盼都融入到文化生活里。“革树”下的傣族人民完全陶醉在那强烈的节奏和整齐协调的动作中,享受着巨大的感情共鸣和精神愉悦。除了歌舞,傣族人民还有龙舞狂欢的民俗活动。龙舞狂欢不但在“革树”下舞,而且还走村串寨到各家登堂表演福禄招财舞,逐户拜年,祝颂人人康乐,吉祥如意。

崇敬革树.保护生态

临翔区傣家人民把栽种“革树”当成重要的善举,认为能获得佛的庇护,来生将获得幸福或进入仙境。傣家人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态观念、树木长得好,村寨才能吉祥、动物才能繁衍,人气才旺盛。所以傣家人民有很强的生态意识,每年端午节就要在寺庙里路边栽种树木花卉,而且还特别注意保护、移植一些珍贵的观赏植物。

儿童、青年在老人的带动下,挖坑、拿苗、栽树、浇水故又叫“栽树节”。傣族老人希望自己的晚辈要象“革树”那样不畏困难,勇敢进取,扎根故土,为人类、为众生勇于献身。傣家人民对菩提树、大缅树、大青树的依赖与热爱,由此可见一斑。也可以反映了傣家人民对自然环境生态的重视,有爱护自然的观念。在章驮乡勐旺大寨的傣族俸明老人告诉我,临翔区的傣族是信奉小乘佛教的民族。寺院植物以观赏植物为主,一般都具有宗教文化的内涵和独具特色的傣家园林形式。而且都种植在寺庙的中心视野内。它们除了被栽种于佛寺庭院中外,还逐步被栽种到村寨中、竹楼庭园和村寨附近。菩提树、芒果树、槟榔树以及缅桂花、孔雀花、喇叭花等奇花异木交相掩映,使一座座神圣庄严的佛寺增添了几分秀气。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临翔傣族村寨与“革树”情缘》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