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为文,落字入心
秋月渐凉,夜色下便少了几许喧嚣中的浮躁,让心藉于暗夜的微茫,静静梳理时光抹捻过的痕迹,思绪犹如一粒粒浮动的荧光,一点一滴将世事纷扰由远及近拉至眼前,或悲喜,或孤凉,或长河落日,或天涯羁绊,路经一世山水,放不下的多是前尘擦肩的情缘,今生难舍的眷恋。
梨花似雨悲且悯,一生痴情一世劫。走过九月清浅静寂的温暖,随缘,我有幸结识一位由皖南来疆独立创业的弱小女子。很偶然的机会,一个清淡的话题牵扯出一段辛酸的流年往事,闻听之下不胜唏嘘。
但凡人与人之间的某些经历或多或少总有相似之处,尤其是涉及到情感方面,虽然不可一概而论之,但内容与结局却脱不开情变、屈辱、忍耐到最终无可奈何的离散。曾经山盟海誓的诺言就像经不起风吹的烟雨,一朝无情念头起,瞬间便可成萎落成一帘薄雾,挥挥手,千万般情意刹时化为乌有。这样的情节看的多了,对所谓痴情女子薄情汉的叹息与谴责似乎也流落成一种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习惯了。
此女经历不外乎如此,历经重重困苦陪伴爱人白手起家后,爱人经不起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不惜抛妻弃子也要甘做一枝墙外探花的多情郎。这位把丈夫视为天地的娇柔女子,在友情被无情背叛,饱受鹊巢鸠占倍尝百般凌辱后再也忍无可忍,终于痛下决心将并蒂连理挥泪斩断。
离婚后,她怀抱一腔幽怨远离亲人开始了异乡漂泊的孤零生涯,而这一漂就是七年。这七年,她也在孤单与寂寞,希望与坚守中为自己书写了一部完美的童话故事。
我不想过多点墨去写她独身在外的艰辛与坎坷,只记得她说,离家之初,自己仿佛灵魂脱壳,混混沌沌竟然遁入一座深山的寺庙,无论庙中僧尼怎样苦劝,她始终不肯离开。在寺庙一待就是将近一年,每天听晨钟暮鼓悠悠声响,看善男信女顶礼膜拜来去匆忙,而自己竟渺渺然不似尘中一物,仿佛一切皆与自己无关,那时的心、神都是空灵明静的,没有愁怨,没有凄苦,没有悲欢。
一个人从天堂沦落入地狱时,心理的戟痛外人是根本体会不出来的,那是一种无法倾吐的悲伤和绝望,犹如身患重疾的躯壳,连呼吸都满布痛不欲生的战栗与疼痛。她说,时间是一剂疗伤的良药,而山野深处的呐喊,壁仞丘壑的千丈回声也为她涅?再生重塑了希望。再度红尘,她更在情牵儿女成长的路上学会了坚强。
秋夜如水,缠绵了多少愁思与哀伤,此时提笔,却温暖相依。不为指尖下散落的某些记忆,不为心绪百结之中解不开的过往惆怅,此刻,仅为一个相识不久的女子,为她走出阴霾之后满目清欢的容颜,落此一笔书写温暖。
岁月无伤,往往,放不下的多为心底郁结的情盅,而一旦云山拨雾,便是天地洞开,往事,就是渡过沧桑之后坚强的成长。
春来迎花开,秋去送花落,一地枯叶一地凉,岁岁月月自难忘。有些事,无需过多计较,看开了,就是春暖花开,看不开,就是青天恨海。落日长河之寥廓令人神往,可是,谁又能说孤烟一柱便尽显苍凉?
荏苒时光,孤灯幽窗,散乱的情缘是一帧帧不依次序闪现的画面,层起叠落,翻过之后纷扬成一堆飘离的书笺,随风,在秋事渐好的月色中越走越远。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哭过之后,便是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