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放飞内蒙古和五台山(二十六)

放飞内蒙古和五台山(二十六)

2013-10-23 21:18 作者:春风 阅读量:38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二十六)笑迎游人

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巨石横亘,石雕林立,蔚为大观。他们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载歌载舞,神采飞扬,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怀抱琵琶,悠然自得,笑迎游人。这些佛像、飞天、赞助者、供养人的面貌和衣饰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异域色彩。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融汇了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多少年呀?”胡老师抬头看那雄伟的大佛像,朝导游问道。

“1500多年的历史了吧,”小武脱口答道,回答还真快。

“好象很大么,”

“是啊,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你讲的慢一点啊,记不住呀,”

“王老师,怎么回去改教历史不成?”胡老师一句玩笑,使大家笑了起来。

“古时人为何要在这里开山凿壁?”一个小孩子的问题出于胡老师之口,他倒是问了个简单的问题。这个想法我也想问。

小武倒也是慢慢讲述。让我们听了倒也津津有味。

原来大同市地处晋、冀、蒙交界处,不仅是闻名全国的现代“煤都”,而且历史悠久,地势险要,为三晋北方之门户,素有古战场之称,曾为北魏京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特别是北魏王朝自道武帝天兴元年在此定都开始,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为止,共96年,前后经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6个皇帝。”

“噢,原来是皇帝多呀,”

“是的呀,此区域内还出过25个皇后、9个皇妃。”

“瓦斯!”大家没听懂,一个福建藉的老师脱口叫了起来。

“哇塞”台湾的闽南话粗口都听不懂,一阵大笑。

从此处抬眼前望,便可见到东西绵延约1公里长的横立的黄褐色山崖上,镶有许多重叠交加的洞窟。远看也许不觉得有何特别之处,穿过办公用的四合院近前一看,却见一个个洞窟内都有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一共有多少个洞窟啊?”有个女老师也提起了问题,

“云冈石窟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开凿,到正光五年完成,总计用工60余年。之后如唐朝贞观年间,又曾开凿个别石窟,辽、金、元、明几个朝代也曾多次修整彩绘。现存的53个洞窟里面,有大小窟龛1200多个,石雕造像5.1万余尊,其中最大的17米,最小的2米。这53个洞窟恰似53颗璀璨明珠,神采各异,闪烁着五光十色的艺术光辉。”

面对兀然如“横空出世”一般的云冈石窟,和窟中一尊尊一件件“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的佛与物造像,你就仿佛沉浸在天方夜谭那样不可思议的神话仙界,仿佛步入“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的羽化胜境。

真是:“一洞一窟一经书,一龛一佛一世界。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也留人。”

责任编辑:好相处

相关文章关键词

《放飞内蒙古和五台山(二十六)》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