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遍地黄花迎重阳

遍地黄花迎重阳

2013-10-15 14:52 作者:舞月光 阅读量:33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今年的重阳节前夕,我们民盟老龄委在十楼民盟市委公议室开了个老年人健康课,课前,市民盟的领导都祝老盟员们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从书中我了解到:九九重阳节在唐代时正式成为民间节日,又称为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今称“敬老节”“老人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寓意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

那一天下午,我们听完医院主治大夫讲完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大家就在互相讨论,首先是预防为主,吃点B9和B6。平日常吃些核桃补脑。后来我也跟她们讲了一个故事,德国的一些医疗机构和诗人联手,挖掘出了诗歌的另一种功用,治疗老年痴呆症。德国柏林的青年诗人拉尔斯。鲁佩尔在一次公益活动中来到一家养老院,这里的老人有很多都患有老年痴呆症,他为他们朗诵了德国诗人里尔克的名篇<秋日>,伴随着他深情的朗诵,原本一直躁动不已的老人们竟然渐渐安静下来,一位老人走到台前,紧紧握住他的手,对他说,"你的朗诵让我仿佛回到少年时代,谢谢你孩子,我想起了许多往事,原来我以为它们消失了。"这一幕让养老院的医生惊喜不已,原来,他是一位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头脑一直无法清醒,没想到,一首诗歌居然起了这样的奇效。事后,经过统计,这次诗歌朗诵竟然让七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病情有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后来他与来自纽约的诗人加里。格拉茨内尔一起成立了名为"阿尔茨海默病人诗歌康复计划"的联合工作室,向照顾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者传授相关技巧及招募青年志愿者直接与病人面对面交流,他们把这个计划称为"唤醒沉睡的词句"旨在用过去很受欢迎的老歌和脍炙人口的诗篇来帮助老年痴呆病人唤起深度记忆,从而面对老年痴呆症起到有效的辅助治疗作用。当我讲这个故事时,许多的老人认真聆听,许多老人还唱起了他们爱唱的<外婆的澎湖湾>,有些老人还朗颂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声情并茂的朗诵,一些老年还打着拍子,他们被歌的旋律和诗句的韵律抓住,一些沉睡的记忆会被唤醒,乱成一团的大脑会被重新梳理成型,也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症另一种方法,不靠药物不靠食物,而是靠精神的愉悦。相聚是短暂的,后来我们一起去了酒店用餐,用餐时大家兴致还很浓,商量着坐高铁到那儿去玩。在这样相聚的日子,我更思念母亲了,她现在在上海大姐那儿,我想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吧,姐夫接得电话,说吃过到门口散步去了。是呀,所有的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呼朋唤友,都不是她的,不大喜欢热闹的母亲,喜欢寂静的天际,喜欢淡淡的情愫,一切不用太多的语言表达,只静静地沉浸在属于自己的天空。当然母亲跟我讲得最多还是,现在我办了社区医保,看病也能报60%以上了,还有你爸单位给我的抚恤金长到360了,家里马上要装天燃气了,这一切都好呀,这在过去那来这么幸福,是呀,只要母亲感到幸福我就会心安了。我偶尔闲下来的时候,恨不得自己有分身之术,将自己划为几份,一份长期陪伴母亲左右,一份忙于事业工作,一份全身心的去爱家人,一份去徜徉于久违的洒脱之中。可惜,我不能。无奈的是以上的各项又都舍弃不掉,舍弃不掉的结果便只能将自己割裂开来,一一应对。累得很。还好,经过我几年的跳广场舞,头脑身体协调,左右逢源到炉火纯青。在此重阳之际,我祝母亲健康长寿!

其实平日里我对这个节日不太重视,经过民盟市委会办公室人员办的几年活动,我也参加其中,深深感到老年人也需像小孩一样照顾。他们也需要关爱,加之近年来人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不断升温,使我更多地了解了祖国那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实在唐朝重阳节就盛行,还有许多诗歌,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还有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伟大领袖毛主席更是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写下了充满了革命英雄气概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不朽诗篇。读着这些咏菊寄怀的佳句,犹如阵阵秋风摇曳牵系着我的心灵。也如阵阵桂花的香气熏陶着我。,总有些事无法忘掉,总有些人在自己身边萦绕,此时一起涌上心头。几度风雨几度秋凉,如今我已人到中年,此时的心境是一种秋的成熟和坦然,是一种从未有的平静,我想一个人她真正的生命力,也许是从容地把自己的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一直带入自己的老境。放下过去的一切坦然而快乐地活着。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秋风徐徐,重阳九九,蒸上九重的粟糕,备好香醇的菊酒,我与你分享重阳节习俗。拥有这样一个美好、快乐的节日。

相关文章关键词

《遍地黄花迎重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